司法局依法治县工作意见一、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法律七进”工作由宣教股负责统筹,每一进落实责任部门,相关股、室、处、所、中心负责配合。
(一)法律进乡村(社区)(责任部门:人民调解中心、社区矫正股)1.协调县民政局牵头制定XX年全县“法律进乡村(社区)”工作实施方案,检查方案执行情况。
(完成时限:XX年4月)2.联合县级相关部门在车站、广场等地集中组织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法治宣传专项活动。
(完成时限:XX年3月)3.督促指导各司法所组织法律顾问进村(社区)开展法治讲座和法律咨询服务,建立“学法中心户”,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
(完成时限:XX年12月)4.督促指导各司法所开展以“法治宣传、现场法律咨询”为主要形式的“法律赶场”活动。
(完成时限:XX年12月)(二)法律进学校(责任部门:宣教股、办公室)1.协调县教育科技体育局牵头制定XX年全县“法律进学校”工作实施方案,检查方案执行情况。
(完成时限:XX年4月)2.协调县教育科技体育局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职责,全面落实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分年级为学生讲授法治课。
(完成时限:XX年12月)3.协助教育部门在学校开展“三带三进”等法治活动。
(完成时限:XX年12月)(三)法律进机关(单位)(责任部门:人教股、监察室)1.协调县直工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制定XX年全县“法律进机关、进单位”工作实施方案,检查方案执行情况。
(完成时限:XX年4月)2.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在门户网站开设法治宣传专栏。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结合部门职能,通过编印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等方式,面向社会积极开展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
(完成时限:XX年12月)3.协调政务服务、信访等部门加强政务服务大厅、信访接待中心等窗口工作人员法治培训教育,提高依法服务能力。
(完成时限:XX年12月)4.协助县委组织部、县直工委、县人社局建立完善同级党政机关和单位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制度。
(完成时限:XX年12月)5.组织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完成时限:XX年12月)(四)法律进企业(责任部门:法律服务管理股、公证处)1.协调县经信局、县工商局牵头制定XX年全市“法律进企业”工作实施方案,检查方案执行情况。
(完成时限:XX年4月)2.协助县经信局、县工商局牵头指导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完善经营管理人员定期学法制度。
(完成时限:XX年12月)3.协调县经信局、县工商局指导企业在厂区公众场所醒目位置设立固定法治宣传栏,悬挂“12348”法律维权服务热线提示牌。
(完成时限:XX年12月)(五)法律进寺观庙堂(责任股室:基层股)1.协调县民宗办牵头制定XX年“法律进寺庙”工作实施方案。
(完成时限:XX年4月)2.协助民宗办积极开展“送法进寺观庙堂”活动,开展法制讲座和集中法制宣传。
(完成时限:XX年12月)二、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一)协助县级新闻媒体办好“以案说法”类栏目,协调“法律七进”责任单位在其门户网站创办“以案说法”专栏。
(责任部门:宣教股、办公室;完成时限:XX年12月)(二)协调县级有关部门根据本系统和本行业实际,编印普法读物。
(责任部门:宣教股;完成时限:XX年12月)(三)协助县级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以案说法、现身说法、讲堂说法”活动。
(责任部门:宣教股、办公室;完成时限:XX年12月)三、开展“一优十佳”示范创建按照全市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工作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全面开展“一优十佳”示范创建活动。
(责任部门:宣教股,完成时限:XX年5月)四、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建立党内法规实施效果评估制度,强化对党内法规实施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建立完善党组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法律支持、合法性审核、决策评估、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纠错机制和党组法律顾问制度。
(责任部门:监察室、法律服务管理股;完成时限:XX年12月)五、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一)建立机关内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和决策调整、停止执行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
(责任部门:法律服务管理股、监察室;完成时限:XX年12月)(二)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
整合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资源,为全县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提供人才保障,为党委、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供法律咨询,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提供法律服务。
(责任部门:法律服务管理股;完成时限:XX年12月)六、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务公开查询系统,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在法治网站上公开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部门职能,法律依据、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性文件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规范管理和限期答复制度。
(责任部门:法律服务管理股、法律援助中心、监察室;完成时限:XX年12月)七、完善社区矫正机制督促指导各司法所深入推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改进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的管理服务方式,加大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力度,促进特殊人群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
(责任部门:社区矫正股;完成时限:XX年12月)八、强化司法为民完善便民法律援助措施,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责任部门:法律援助中心;完成时限:XX年12月)九、推进律师行业管理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律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引导律师依法、规范、诚信执业。
加强律师队伍教育管理和服务加大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力度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
(责任部门:法律服务管理股;完成时限:XX年12月)十、构建特殊人群管理体制督促指导各司法所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构建特殊人群监测、预警、救治、帮扶、服务、管理制度。
(责任部门:社区矫正股;完成时限:XX年12月)十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责任部门:法律服务管理股、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一)督促指导各司法所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网络,推进城乡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和村居联络点建设,在籍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普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看守所建立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站。
(完成时限:XX年12月)(二)指导、构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托县级法律援助中心,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乡镇司法所建立乡村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村(居)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村(居)法律服务联络点,初步形成县、乡、村、户四级联动服务网络。
(完成时限:XX年12月)(三)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督管理,建立法律服务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开展法律服务市场专项检查活动。
(完成时限:XX年12月)十二、健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一)指导各司法所构建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责任部门:人民调解中心;完成时限:XX年12月)(二)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
推进诉调对接和检调对接,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
(责任部门:人民调解中心;完成时限:XX年12月)十三、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一)对律师事务所和执业律师实行星级管理,并将评星情况在法治网站上公开。
引导律师事务所、律师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责任部门:法律服务管理股;完成时限:XX年12月)(二)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
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中大力发展党员,扩大党的工作在法律服务队伍中的覆盖面。
(责任部门:党总支、法律服务管理股;完成时限:XX年12月)(三)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司法助理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和律师作用,建立基层法治服务志愿队。
(责任部门:法律服务管理股、基层股;完成时限:XX年12月)司法局依法治县工作要点二、丰富普法宣传载体。
会同宣传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开辟“法治”宣传专栏,在县司法局网站开辟“依法治县”宣传专栏。
在县电视台开办“法治”专题节目。
与移动通讯公司联合举办“6-12348”法律知识短消息平台,每周向全县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发放两条法律知识知信,增强可读性、实效性,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
开通“司法”新浪微博,及时向群众传达最新普法信息和案例。
三、推动法制文化阵地建设。
启动建设1个法治文化景点,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法制文化特色亮点工程。
四、启动法治创建工作。
建立健全法治创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
继续推进法治示范县、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示范创建活动,以创促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进程。
五、推进依法治村(社区)工作。
组织开展法律进万村(社区)活动,组织10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宣传。
向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选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助理员担任法律顾问。
六、加强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培训。
开展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开展执法纪律和规范执法行为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司法行政干警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执法水平。
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机关干部依法办事、规范执法的能力。
七、配合做好建立法律顾问团制度的相关工作。
整合司法行政系统资源,推荐优秀律师,为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团制度提供人才保障。
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县级各部门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在作出重要决策和出台重要政策等方面发挥好法律顾问的重要作用。
八、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
成立县司法局贯彻落实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司法行政系统贯彻落实依法治县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宣教股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