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指导(1)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五、毕业设计(论文)具体要求
六、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形式
七、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内容
八、参考资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和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期间,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和作用
1.毕业设计的特点
毕业设计应以工程设计为主。

工程设计是依据开发、研制方案的要求,以科学技术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构思,使开发、研制方案物化的过程。

因此,工程设计是将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实体的桥梁。

科学可行的设计是科技发明及其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前提,设计是工程的本质与核心。

工程设计要具有:设计内容的科学性;设计思想的新颖性;设计表述的规范性;设计条件的约束性;设计过程的综合性;设计结果实用性。

毕业设计任务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教学要求,同时兼顾社会需求,毕业设计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2.毕业设计的作用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设计科学教育,强化工程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强化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毕业设计成果可直接或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生产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

3.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或称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中的一种类型。

它应具有学术性,是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研究,是对发明或创见的科学表述。

要具有创造性、突出创新特点。

要具有科学性,是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而获得的成果。

毕业论文课题要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兼顾科研的实际需要,要具有时间性,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4.毕业论文的作用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价值的学术论文。

是学生从事系统的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取得科研成果的综合表述。

它可以培养学生探求未知、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优良的科学品质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通过毕业论文,可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解决科技领域有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工程设计类课题
工程设计是工程设计人员,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实现工程预定功能,进行构思、规划及表达。

机械产品设计类型依据特点分为开发型、改进型、技术引进等三种类型。

机械产品设计要求具有有效性、经济性、工艺性和外观质量。

2.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
包含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其中,以应用研究为主,应用研究是以技术为目标,探讨知识应用的可能性,并运用基础研究成果,探索应用的新途径,它着重研究如何将自然科学的理论与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使自然科学理论与社会相衔接。

开发研究是运用研究及经验性的知识,为开发新产品、新装置和新方法,或对现有产品、装置、流程、方法进行重大改进而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3. 软件工程类课题
软件开发项目由计算机软件的筹划、研制及运行三部分组成。

在开发工作每一阶段都需要编制一定的文件。

这些文件与计算机程序及数据构成计算机软件。

软件生存周期分为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及运行维护等六个阶段。

并产生多种文件。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因时间限制通常只进行小规模软件开发。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毕业设计工作应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指导教师在方案确定、关键技术和设计图样、程序内容的审核以及毕业论文的内容和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

毕业设计的过程主要包括:查阅资料、设计计算、绘图、程序编制、上机、实验、撰写毕业论文。

五、毕业设计(论文)具体要求
1.主要任务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对于两人共同完成同一课题的,每人应有独立完成的内容。

设计工作完成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完成软件编制、绘制有关图表,撰写毕业论文。

2.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

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

3.能力培养要求
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调研、资料收集、加工与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使学生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程序编制、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综合素质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与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与全局观点。

六、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形式
1.工程设计类
侧重于设计、计算与绘图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基本训练。

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万字;工程绘图量不少于折合成图幅为A0号图纸2张;查阅资料5篇以上;引导学生尽量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与绘图。

2.工程技术研究类
侧重于实验、测试能力的培养和科研方法的基本训练。

实验、测试报告或生产、模拟性试验报告及论文正文的撰写字数不少于2万字;查阅文献5篇以上;工程绘图量一般不少于折合成图幅A0号图纸1张;并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分析。

3.软件工程类
侧重于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

设计说明书字数在2万字以上。

软件工程文档应包括:有效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使用说明书;软件测试分析报告;项目开发总结。

学生答辩前,专业教研室应组织软件验收。

要求查阅文献5篇以上,工程绘图量一般不少于折合成图幅A0号图纸1张。

七、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内容
1.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标题、摘要(中、英文)、目录、前言、正文(方案论证、计算、结构设计、实验及测试、方案检验)、结论、谢辞、参考文献与附录。

2.毕业论文的内容
毕业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中、英文)、目录、引言、正文(理论分析、研究方法与手段、结果与讨论)、结论、谢辞、参考文献与附录。

八、有关参考资料
按工程设计类课题、软件工程类课题和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需要,由指导教师选定5种以上参考资料。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学生还应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