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云南昭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模拟练习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3.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原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作用B.量变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引起质变C.客观事物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D.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明了: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无限性C.时间的绝对性D.时间的一维性6.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问存在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7. 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8. 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得到了科学论证。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主要表明: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的思维9. 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懂,“不懂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这说明:A.稳和进是对立的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C.任何事物的联系都具有条件性的多样性D.求稳是保守主义,求进是盲动主义10. 下列文句中,与“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C.抱残守缺,因循守旧D.方中方睨,方生方死11. “目前全球已进入地震多发期,尽管地震工作者根据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地震预报体系,但仍然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世人还在为地震所困扰。
”这句话说明:A.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人类认识运动是无止境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人类不能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12. 说:“旋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B.日方中方脱,物方生方死C.人不能两次进同一条河流D.飞矢不动13.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表达动静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14. 京剧的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谱造型,这些脸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的艺术加工。
从哲学角度可以理解为: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B.艺术是对社会意识的正确反映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意识是艺术产生的重要物质基础15. 心理学上的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人们都会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如果它与我们自身具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这说明意识具有:A.自主选择性B.客观现实性C.社会历史性D.主体策划性16.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成为2018年流行语。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流行语来自于: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B.人们的想象,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7. 3岁半的旅美双胞胎大熊猫“美轮”和“美奂”刚回到成都基地,饲养员说四川话它们反应不大,说英文口令反而反应明显。
经过一个月训练它们开始能听懂基础四川话指令,饲养员笑称:“全靠吃,勾引。
它们最先有反应的指令,就是窝窝头,苹果。
”这说明:A.动物和人类一样具有意识B.动物可以基于概念,判断,推理形成认识C.动物有生物反应但不可能有意识D.动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人类18. 把思维活动归结为只是人脑生理活动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19. 作家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应是主动的、有选择的20. 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是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
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或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或失败”。
这启示我们:A.想问题办事情的态度决定成败B.要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C.联系是普遍的、主观的、有条件的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1. 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钉钉子精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之间可以根据情况建立新的具体联系B.事物发生质变后才能成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C.树立全局观念是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的条件D.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22.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这首《苔》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A.树立正确价值观就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B.拥有幸福人生需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C.人们的价值观念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改变D.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23. 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是:A.饥不择食B.三思而后行C.趋利避害D.舐犊情深24. 古语说:“画为心迹,境由心生。
”艺术创作是一种心灵历程,是艺术家内心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体验,它最亲近自然而又最超越自然。
这说明:A.艺术创作来自艺术家的灵感B.艺术作品是人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C.艺术创作是主观意识的产物D.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都具有主观性25. 未来的25年,最为重要的技术变化就是这个世界将更加智能化。
在很多领域,人工智能正在取代传统的人力,比如让人工智能来控制车辆——人工智能控制的汽车不会分心,也不会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
在很多领域,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大脑功能,比如网络搜索引擎,它有无限的存储量,有极快的运算速度,它的能力让人类望尘莫及。
这说明:A.人工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B.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的思维,建立积极能动的人为联系C.人工智能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D.由于人工智能的设计是一种智力活动,一台超智能机器可以设计出更好的机器26. 英国有句著名的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说明了:A.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27. 沈括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蕴涵的哲理是:A.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D.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28.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类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它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主要想表明:A.动物的活动与人类的活动性质并不一样B.蜜蜂活动体现的动物的本能C.建筑师体现了主体活动的能动性D.人类比动物高级的地方在于想象力29. 温家宝总理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要重要。
”这句话表明: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巨大的②精神状态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③信心、信念、意志是成功的必备要素④有了信心就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战胜困难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30.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1.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下列选项中反映出相同哲理的是: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D.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32.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草枯天荒。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33. 下列俗语与其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C.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是物质的反映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体与精神相统34.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A.物质决定意识B.事物绝对运动C.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35. 当前,有的地方不顾当地实际,照抄照搬其他地方经验、做法,盲目搞产业扶贫,什么产业“大”“火”就搞什么产业;有的地方制定扶贫政策文件就有一大摞,但落实起来“雷声大,雨点小”,迟迟不见效果。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A.要重视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B.要充分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C.要善于创造新的经济规律D.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36.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北部,占地9.3万公顷。
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曾经茂密的林场变成了荒漠。
1962年起,三代塞罕坝林场人艰苦奋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获得了2017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这说明:A.人们不仅能认识规律,还能创新和发展规律B.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C.只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就没有不成功的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着事情的成败37.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B.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C.要重视内外因的作用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38.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