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放射医疗风险培训
像的发展已经进入数字化影像时代,放射影像设 备的性能不断提高,防护条件日益改善,建立一 套数字化影像时代的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管理标 准是当前放射诊疗工作的迫切要求,原则是使医 学影像质量既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要使受检 者受照射剂量为最低值,这才是放射诊治疗工作 的最优化
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
1、 建章立制,从制度上保证放射诊疗工作规 范化。 各级医疗机构拥有的放射诊疗设备大同
小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疗过程中难免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规范行为,因此,必须建立 一套统一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设备操作规程; 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放 射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才能规范放射诊疗工作,规避医疗辐射风险。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 用人单位必须成立辐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放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包括 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响应处置及解除。
二 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当发生人为失误
或放射诊疗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 剂量限值的照射或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 染;诊断、治疗实际用量、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 量范围;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等情形时, 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接报 后应立即报告组长,由组长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 相关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2、
加。 放射诊疗工作
规范化关健因素是人,只有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
素质才能保障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加强放射诊
疗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加强各级放射工作人员的
职业培训,做到实践中,严格遵照设备操作规程,
控制照射野与患者检查、治疗部位相适应,同时,
婴幼儿、少年儿童慎检;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
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
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尽可能采 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三 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检查时,每次只允许 一人进入机房,并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 织进行屏蔽防护。确实因患者病情需要必须其他 人员陪同检查者,应给予陪检者采取必要的防护 措施,陪检者应尽量远离X线球管。
四 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的解除:当发生辐射事件
的射线装置修复后,必须经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 术服务机构进行状态检查合格并报环保部门、卫 生行政部门批准方可解除应急预案,对事件有关 资料及时收集,认真分析事件原因,并采取妥善 的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对有关负责人作出 处理。
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制度
放射科如何防范医疗风 险培训(2017)
1 窗口的服务态度; 2 各类检查的误诊漏诊、前后不一,误照
3 未能按时限出结果和报告 4造影的过敏反应;
5 患者防护
1895年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发现X 射线,至今已一百多年,放射线对人体有损害已 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人们在就医过程中,从检 查到治疗必不可少地要接触到各种医疗器械,其 中的X线机、CT机、ECT、直线加速器等都是对 人体有电离辐射损伤的医疗器械。人们对电离辐 射损伤的认识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提升, 医疗实践中由于部分从业人员对器械的不规范操 作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放射照射的事情亦时有发 生,导致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此,加强医疗过 程中放射医疗设备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当前 的迫切要求
必须配备必要的辐射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对非照
射部位尤其是对射线敏感部位的辐射安全防护,
更要加强对危重患者陪人的辐射防护。因此,只
要人人提高认识,落实规章制度,掌握规律,从
把握方法入手,才能规范放射诊疗行为,做到放
射诊疗正当化。
3、 建立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管理标准,确保 诊疗过程中患者受 照射剂量最优化。 医学影
案例:2009年3月,一少妇状告我省某三级医院,
原因是她刚生产了一个患先天性巨结肠的男婴,
而她在妊娠早期曾因腰痛在该医院做过腰椎正侧 位X线照片检查,因此怀疑畸形的男婴是受到X 线辐射导致,要求医院赔偿损失并索赔60万元人 民币,在广州市海珠区法院提起诉讼。结果》》》
一直以来,对育龄妇女进行放射检查时,在X线 机房门上都有提示标志,要求孕妇主动告知医务 人员孕情,确实是医学需要进行X线检查,也有 适当的防护措施,而该产妇怀孕早期到医院就诊
时没有主动将怀孕信息告知医务人员,也没有确 切的证据说明生产的畸形婴儿与当次X线照片检 查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类似的事件最近时期在
各级医疗机构时有发生,构成了当前医患关系矛 盾的原因之一。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有必要使放 射诊疗过程做到规范化,正当化和最优化。 因 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四 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 避免重复照射。
受检者的防护
1. 受检者医疗照射剂量指导水平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2. 贯彻正当化原则 3. 减少受检者受照剂量 4. 妇女和儿童X射线检查的防护 5. 加强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和质量控制
三 放射事件应急响应处置:一)当射线装置发
生人员超剂量照射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封锁事 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查室,并迅速报告 当地环保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涉及同位素丢失 被盗的还应当报告公安部门,配合上述部门进行 应急调查处理。二)立即转移受照射人员,送至 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三)配合相关 部门查明原因,通知设备生产厂家对设备故障进 行检修。
一 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 须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放射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
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诊疗场所必 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个人防护用品。
二 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
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 孕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 否受;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15周的孕龄妇女, 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其他孕期的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