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动因及分类

成本动因及分类


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 (2)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 •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指因直接人工实际 工资率偏离其预定的标准工资率而形成的直 接人工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AP×AQ) (SP×AQ) =(AP - SP) ×AQ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指因变动制造 费用实际分配率偏离其标准分配率而形成 的变动制造费用差异部分。 •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 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8-40
作业成本模型
两阶段模型
多阶段模型
8-41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主要优点
1)先进的成 本计方法 2)作业成本 计算法可以实 现成本计算与 成本管理的结 合。
8-4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主要不足
• 设计作业成本计算系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 ,而一旦投入使用后,企业必须定期的收集和更 新作业成本计量单位的信息,由此而产生的巨额 维护成本 • 通过作业成本计算法所计算出来的成本数据,与 管理当局所习惯的传统成本计算法所计算出来的 数据,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可能得不到管 理当局的理解和支持 • 按照作业成本计算法编制的成本信息,不一定能 为外部报告所接受。
标准成本计算系统的作用
• • • • 1)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2)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3)提供产品定价基础。 4)帮助企业进行业绩评价。
标准的确定
• 有三种类型的标准可供考虑:基本的标准 ,正常的标准和理想的标准。 • 标准成本由两个部分构成:生产单位产品 所需要的投入数量和投入的价格。这两方 面的资料的确定,需要成本会计人员、采 购员、工业工程师、生产作业人员及其他 管理人员等共同配合。 • 基本计算公式是:标准成本=数量标准× 价格标准。
8-29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作用
• 1、有助于短期经营决策。 • 2、有助于准确计量部门业绩。 • 3、有助于促进企业重视销售,避免盲目生 产,操纵利润。
8-30
学习目标5
• 理解和掌握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8-31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
• 作业成本计算法,指的是,通过 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动态地追踪反 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 、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 的方法。它根据资源耗用的因果 关系进行成本分配,根据作业消 耗资源的情况,将资源分配给作 业,再根据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 情况,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 象(如产品)。
8-28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利润的影响
• 1、生产量>销售量 法的税前收益 • 2、生产量<销售量 法的税前收益 • 3、生产量=销售量 法的税前收益 完全成本法的税前收益>变动成本 完全成本法的税前收益<变动成本 完全成本法的税前收益=变动成本
• 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额
• =完全成本计算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成本-完全成本 计算法下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成本 • =完全成本计算法下期末存货中的单位固定制造成本×期末 存货量 • -完全成本计算法下期初存货中的单位固定制造成本×期初 存货量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指因生产单位 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偏离预定的 工时而形成的变动制造费用差异部分。 •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 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 变动成本法 • 把实际的固定制造费用同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相比较 ,揭示固定制造费用的支出差异。 • 完全成本法 • (1)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 也称为预算差异,是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与其预 算额之间的差额。
新制造环境对标准成本法的影响
• 4)成本差异Biblioteka 析可以区分责任。对标准成本法的改进
• • • • • • • 1)避免过分突出人工标准和差异的重要性。 2)强调材料和间接费用成本。 3)更加关注成本动因。 4)不断调整标准。 5)建立实时信息系统。 6)经营控制的非财务指标。 7)应用标杆法。
学习目标4
8-43
作业成本计算系统的应用
•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 变化: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企 业组织结构扁平化,重视员工授权,关注流程和作 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以顾客为核心,为顾客进行设 计,以提升顾客价值,强调质量、成本和时间的持 续改进等 • 结果是:产品差异化、顾客差异化、流程差异化、 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服务成本的比重大大增加,间接 成本的比重上升,边际利润下降,成本计算的微小 失误,可能导致企业竞争地位的改变。与此同时, 会计信息的处理成本大大下降,会计逐渐向管理者 的商业伙伴身份转化,为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创 造了条件。 8-44
了解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概念
概念
• 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得当前或未来的利益而做出 的以财务资源为表现的牺牲. • 成本对象,指的是进行成本计量和分配的客体 ,可以是产品、顾客、项目、部门和作业等等 。 • 成本计算是为了确定成本对象所消耗的资源而 进行的计量和分配过程。包括:成本归集和成 本分配。 • 成本归集是按照资源的天然形态(如材料、工 资、运费等)系统地汇集资源成本的过程。
机器调整次数 质量检验次数 生产订单数 其 他 ( 直接工 时计 算) 合计 生产量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
92000 60000 54000 323200 529200 20000 26.46
50000 8.08
A产品成本=25+10+69.16=104.16元 B产品成本=15+10+26.46=51.46元
8-34
ABC的计算结果
表:2-8 成本动因
AB 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分配 可追踪 成本 230000 160000 81000 404000 成本动因数 A 耗用 3000 5000 200 10000 B 耗用 2000 3000 400 40000 合计 5000 8000 600 单 位 成 A 分配 本动因 分配率 46 20 135 138000 100000 27000 80800 345800 5000 69.16 B 分配
直接材料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指因直接材料实际价格偏 离其标准价格形成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部分。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AP×AQ) - (SP×AQ) • =(AP - SP) ×AQ
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 (1)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因生产单位产品实 际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偏离其预定的标准工 时所形成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SP×AQ) - (SP×SQ) • =(AQ - SQ) ×SP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 (2)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 指因生产能力的实际利用程度偏离在确定费用分配基 础时选定的标准总生产能力所形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 异。 • (3)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指因生产单位产品实际耗用工时偏离其标准工时所形 成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部分
• 1)标准成本的核心在于事前制定标准,将执行 结果与标准比较进而揭示差异,追踪差异,分析 原因,改进工作。这种观念完全可以用于现代成 本管理 • 2)新制造环境下人工成本大幅度下降,相对处 于次要地位,但可以把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重点 放到制造费用上。 • 3)现代管理重视产品质量,可以将差异分析用 于产品质量评价,如分析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 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等。
8-32
作业成本计算法对传统成本计算方 法的改进
• 1)改进分配间接制造费用的标准 • 2)将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服务成本合理地归 属于成本对象 • 3)成本分配只包括资源成本中实际利用的 部分,而不包括闲置资源的成本。
8-33
【例2-8】某企业的甲部门共生产A、B两种产品,每年 能提供总工时50000小时,其中A产品耗用10000(5000 小时×2),B产品耗用40000小时(20000×2)。以下是该 车间2003年的制造成本资料: 产品A 产品B 直接材料 25 15 直接人工(5/H) 10 10 年制造费用总数 875000 按照完全成本计算法,首先要计算单位工时制造费用分 配率:875000/50000=17.5 A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为2×17.5=35元 B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为2×17.5=35元 二者一致。 所以:A产品制造成本=25+10+35=70元, B产品制造成本=15+10+35=60元。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 2、变动成本计算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 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制造成本区 分为变动制造成本和固定制造成本,只有 变动制造成本才作为产品成本分配到产品 ,而把固定制造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 2)以贡献毛益表来确定企业的利润。
变动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的区 别
• 产品构成不同 • 期末存货计价不同 • 损益计算不同
• 理解和掌握变动成本计算法及其对企业的 作用
变动成本计算系统的原理
• 变动成本计算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 含固定制造成本,即产品制造过程直接消 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 用,而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有的固 定性制造费用,都和非制造费用一起,归 入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额从当期收 入中扣除。
8-35
实务应用2-1平安交强险风波背后的成本分配问题
• 服务业的应用问题
分级盈利报告
8-37
作业成本计算系统的设计
• • • • • 1)确定作业和产出。 2)归集和分析相关的成本和成本动因。 3)建立成本库。 4)建立作业成本计算模型。 5)汇总成本信息,维护作业成本计算模型 。
8-38
作业及分类
第二章
成本计算系统
学习目标
• • • • 1、了解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概念; 2、理解成本计算系统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3、理解和掌握标准成本系统控制成本的方法 4、理解和掌握变动成本计算法及其对企业的作 用 • 5、理解和掌握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 6、了解不同成本计算系统的对比和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