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景树:多作为园中布景的中心植物景观,具有赏花果、观形色、以单株栽培形式配置的各类树木,单株观赏要求高。
园林树木的栽培:园林树木的栽培“不是简单的种植”,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操作过程,更多的表现为“移植”,包括起挖、装运和定值三个环节。
再度开花:每年开花一次的树木种类,如一年出现第二次开花的现象称为再度开花、二度开花,我国古代称为“重花”。
整形:通过一定的修剪措施来形成栽培所需的树体结构形态,表达树体自然生长所难以完成的不同栽培功能。
枝条的顶端优势:树木同一枝条上顶芽或位置高的芽比其下部芽饱满、充实,萌芽力、成枝力强,抽生出的新枝生长旺盛,这种现象就是树木枝条的顶端优势。
追肥:又称补肥,基肥肥效发挥平稳缓慢,当树木需肥急迫时就必须及时补充肥料,才能满足树木生长发育需要。
追肥一般多为速效性无机肥,并根据园林树木一年中各物候期特点来施用。
大树:一般指胸径在15—20厘米以上,或树高在4—6米以上,或树龄在20年以上的树木,在园林工程上均可称为“大树”。
单轴分枝:树木的顶端优势明显,主干由顶芽不断向上伸长形成,侧枝由各级侧芽形成的分支形式。
9.短截:又称短剪,是对一年生枝条的剪截处理。
10.古树名木: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种,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或社会总义的木本植物。
11.合轴分枝:主干的顶芽在生长季节中生长迟暖或死亡,或顶芽是花芽,花后由紧接顶芽下面的腋芽生长代替原有的顶芽生长,如此每年交替进行使主干继续生长。
12.花木:指在花期、花色、花易、化形、花香等方面具特色的树种。
13.花芽分化:树木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
14.花芽形成:即从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陷开始,到逐渐分化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
15.化学肥料:由化学物理工业方法制成,具养分形态为无机盐或化合物的肥料。
16.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是在较长时期段内供给树木多种养分的基础性肥料,如腐植酸类肥料,堆肥、圈肥、粪肥、鱼肥、骨肥、血肥、复合肥,长效肥及植物枯枝败叶等。
17.乔木:树体高大,有直立发达的主干,主侧枝发布鲜明的树木。
适地适树:使栽植树种的生态系特性与栽植第立地条件和适应。
18.疏剪:从分支基部把枝条剪掉的修剪方法。
19.树木的被迫休眠:是指落叶树种在自然休眠后,如果外界缺少生长所需的条件,仍不能生长而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开始生长。
20.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熟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更新甚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
21.树木的相关性:树木各部位器官之间,各生长发育的速度和节律上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关系。
22.树木的引种驯化:是通过人工栽培,使野生树成为栽培树,外地树成为本地树的技术经济活动。
23.树木的自然休眠: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或由树木遗传性所决定的,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结束,在休眠结束后,即使给予适合树体生长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
24.树木定植:按规范要求将树体载入目的地树穴内的操作,叫定植。
25.树木年周期: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年中随着时间和季节变化而变化所经历的生活周期。
26.土壤施肥:是将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中,然后通过树木根系进行吸收的施肥,它是园林树木主要的施肥方法。
土壤施肥的方法通常有环状沟施肥法、放射状沟施肥法、穴施法、全面撒施。
保护地栽培花卉通常用的施肥方法是叶面喷施、混施、撒施、穴施、条施、液施。
15cm 以下安全施肥量:170-350g/cm,1.7-3.5kg,15cm以上安全施肥量:350-700g/cm,7-14kg。
肥料配方依次表示:N-P2O5-K2O。
27.行道树:绿荫树木种植于道路两侧,树木通直,姿型优美,枝叶浓郁,生长迅速,耐修剪适应性广,抵抗力强的树木。
28.修剪:修剪则是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部分枝、叶器官,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
29.芽的异质性:在芽形成过程中,由于内部营养状况,外界环境条件不同,会使处在同一枝不同部位的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别上产生较大差异的现象。
芽的早熟性:不经过冬季低温休眠,能够当年萌发的特性。
芽的晚熟性:必须经过冬季低温休眠,翌年才能萌发的特性。
30.芽序:芽在枝条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芽序。
31.叶面施肥:是用机械的方法,将按一定浓度要求配制好的肥料溶液,直接喷雾到树木的叶面上,养分通过叶面气孔和角质层吸收后,转移运输到树体各个器官。
32.叶幕:是指树冠为叶片集中分布的区域。
33.有机肥料:是指含有土壤有机质,既能提供植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土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就地取材自行机制的。
22.春、夏、秋三季树木的适时适栽主要考虑什么环境因素与树木生长相适应,保证成活率?答:(1)春季栽植,从植物生理活动来讲,春季是树体结束休眠开始生长发育的时期,且多数地区土壤水分较充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植树季节;(2)秋季栽植,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南方地区,以秋季栽植更相适宜,此期,树木落叶后进入生理休眠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减少,而外界的气温还未显著下降,地温也比较高,树体的根部尚未完全休眠,移植时被切断的根系能够尽早愈合,并可有新根长出;(3)夏季栽植,掌握当地雨季的降雨规律和当年降雨情况,抓住连阴雨的有利时机进行,江南地区,亦有利用6-7月“梅雨”,期连续阴雨的气候特点进行夏季栽植的经验,只要注意防涝排水的措施,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环境中温度因素有哪些变化?答:温度的空间变化,纬度与海拔的变化造成气温变化;温度的时间变化,昼夜变化和季节性变化。
简述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答: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蕴含这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名胜古迹增添佳景;是研究古气候、古地理的宝贵资料;是研究树木生理的特殊材料;对于树种规划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简述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概念,他们之间有何不同?答:树木的年周期:树木生长发育过程在一年中随着实践和季节的变化所经历的生活周期。
反映多年生植物每年周期性生长发育的过程。
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
是指多年生植物从生到死生长发育的过程。
简述树木根系的分类?答:根据根系的发生及水源,园林树木的根可分为 1.(1)实生根,通过实生繁殖的园林树木,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成为实生根;(2)茎源根,由植物枝蔓通过扦插、压条等繁殖方式形成新的个体,其根系来源于茎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3)有些园林树木能从根上发生不定芽进而形成根檗苗,与母株分离后形成独立个体,其根系称为根檗根;2.园林树木根系的组成结构分为主根、侧根、须根和根毛。
须根又分为生长根或轴根、吸收根或营养根、过度根和输导根四个基本类型。
27.简述园林树木的水分管理意义技术及树木的需水特性。
答:(1)确保树木健康生长,及园林功能正常发挥。
(2)改善园林数目的生长环境。
(3)节约用水,降低成本。
需水特性:1树木种类需水2生长发育阶段与需水3园林树木栽植年限与需水4园林树木用途与需水5树木立地条件与需水6管理技术措施与需水28.简述园林树木栽培具有的特点。
答:1树木因生长发育而发生个体的变化,2树木养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树木的养护是以树木健康为原则4树木养护应该慎重的态度5选择合适的树木29..简述园林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和需要的条件答:1目的性原则2适应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
需要的条件:管护成本,树体尺度,根系特性,观赏特点,树木的功能30.具有危险的树体结构主要出现那些异常表现。
答:1枝干缺损,腐朽,溃烂,树干折裂,折断2树根浅损伤,腐朽。
3树冠偏斜,弯曲。
树干过度弯曲。
31..容器栽植在应用,栽培上都有生么特点。
答:1应用特点;可移动性和临时性,树种选择多样。
2栽培特点:容器种类各异,容器大小不同,基质种类a有机质b无机质c有机质与无机质混合,土壤营养与水分不足,可人工调节。
32..什么叫适地适树,都有那几条途径答:使(栽植)树种(的生态)特性与(栽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
选树立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
应用乡土树种。
33.实生树生命周期与年周期有何不同。
答:实生树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两个阶段,幼年极端何成年阶段。
幼年阶段指的是从种子萌发期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间,多数都要经过一定的幼年阶段才能开花。
在此阶段,树木不接受成花诱导而开花,任何人为措施都不能使树木开花。
但合理的措施可以使此阶段缩短。
成年阶段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后,就获得了形成花芽的能力,从而达到性成熟阶段。
此阶段树木能接受成花诱导并形成花芽。
营养繁殖树的树木其繁殖体已度过了幼年阶段,因此没有性成熟的过程,只要生长正常,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可以开花结果。
34.简述园林树木美的一般特性和体现景观应用的几个方面。
答:1园林树木美的自然特性2园林树木美的时空特性3园林树木美的延伸特性。
景观应用:1组织造景主要有构成景物,配合景物,联系景物。
2调节空间3显现季节4改造地形。
35.简述树木地上部,地下部的相关性。
答: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枝叶衰弱,孤根难长。
充分体现了二者之间联系又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
实际上,地上部与地下部关系的实质是树体生长交互促进的动态平衡。
是存在于树木体内相互依靠,相互促进和反馈控制机制决定的整体过程。
枝叶是树木为生长发育制造营养物质,固定太阳能提供营养给其他器官,在生理过程中,需要供给水分和营养元素,借助根系的强大吸收功能,生理活动旺盛有效促进地上部枝叶的发育。
以提供营养给其他器官。
根系是树木吸收水分与营养元素的主要器官,依靠叶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营养与能量。
才能实现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其生理功能。
繁茂的叶片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根系吸收功能。
36.根据什么标准判定园林树木管理的质量,不同季节采取哪些保护性养护技术?答:1。
根据树木生长势情况,根据叶片生长状况和绿地树木特殊情况判定园林树木管理的质量,北京园林局制定的园林树木管理标准根据这四方面的情况划分为四类标准。
2.a.冬天:树木处于休眠状态,主要进行整形修剪,深施基肥,涂白防寒,防治病虫害,降雪时,堆雪时防寒,补充水分; b.春天:气温回升,解除休眠,树木萌芽生长,春花次第开放,此时,逐渐撤除防寒设施,灌溉施肥,进行绿篱和花后修剪,病虫害防治; c.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降水量大,蒸腾量大,是树木生长旺盛时期,也是需水需肥重要时期,再进行中耕除草,有利保墒,干旱时浇灌要及时,加强排水防涝工作;修剪:对花木要及时花后修剪,促进多次开花及成花开放,针对乔木,加强修剪,抽稀树冠,防风,防台防暴雨,并及时解除与架空电线及建筑物的矛盾; 3.秋季气温下降,雨量减少,树体生长逐渐向休眠过渡,此时肥水管理应及时停止,防止秋稍生长,整理园容,消除枯枝,死树,对花灌木,绿篱整形修剪,封冬前,做防寒保护,灌冻水,秋施基肥,落叶后进行冬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