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鼎立》PPT课件下载【优质课件】

《三国鼎立》PPT课件下载【优质课件】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尽的 灾难和痛苦。出现了“白骨露于骨, 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 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利历史的潮流, 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
这幅图反映 了一个什么成语 故事?
三顾茅庐
刘备请诸葛亮出 山助他打天下。
曹操 二十万 刘

刘刘
赤壁之战 208年
以少胜多

曹军
赤壁 之战
孙孙、刘
联军
五万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
曹操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结果 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成败原因 曹操骄傲轻敌,孙刘联军采用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三国鼎立的形成
答:东汉末年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难,经济凋 敝的景象。
原因:州郡(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 2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 又是什么?
“壮心”: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最终曹操 没有实现这一愿望。
原因:刘备和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 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阅读77页第二段]
国家 经济发展情况
曹魏 修建 水利工程,北方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汉 蜀国 发展经济,改善 民族关系。
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 孙吴 发展。
230年孙权派 卫温 到 夷洲,加强 了内地和 台湾 的联系。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 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 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
实力不断增强。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结果 曹胜袁败。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袁绍骄傲轻敌,曹操重用人才,
胜败原因 善于听取意见,使用正确的战术。
阅读“官渡之战”一目,思考:
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 倒退?为什么?
因为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魏、蜀、吴统治者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 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 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 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 皇,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220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pī)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假如你是魏蜀吴 三国的国务院发言 人,能否介绍本国 的经济发展状况?
在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人物)
前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 3、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台湾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 —— 鲁迅
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我们说这 是历史的进步。
图示小结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战年

刘备
胜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利 就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交战双方的战略战 术,指挥者的心态等。
在没找到重新开始的理由前,别给自己太多退却的借口。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因为穷人很多,并且穷人没有钱,所以,他们才会在网络上聊 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只好成了最 只有站在足够的高度才有资格被仰望。渐渐淡忘那些过去,不要把自己弄的那么压抑。往往原谅的人比道歉的人还需要勇气。因为爱,割舍爱,这种静默才是最深情的告 时光已成过往,是我再也回不去的远方。不要把自己的伤口揭开给别人看,世界上多的不是医师,多的是撒盐的人。这世界,比你不幸的人远远多过比你幸运的人,路要 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但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没有这些脚步,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你终归是无法迎来最后的'那些激动人心。一个人害怕的事,往往 都会有乐观的心态,每个人也会有悲观的现状,可事实往往我们只能看到乐观的一面,却又无视于悲观的真实。从来没有人喜欢过悲观,也没有人能够忍受悲观,这就是 就会缅怀过去,无论是幸福或是悲伤,苍白或是绚烂,都会咀嚼出新的滋味。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当日子成为照片当 背对背行走的路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固执的一步步远离,再也没有回去的路。想要别人尊重你,首先就要学会尊重别人。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 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生命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感谢上天我所拥有的,感谢上天 千万条,成功的人生也有千万种,选对适合自己的那条路,走好自己的每段人生路,你一定会是下一个幸福宠儿。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每一次轻易的 笔。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越是险恶的环境越要燃起希望的意志。现实会告诉你,没有比记忆中更好的风景,所以最好的不要故地重游。有些记忆就算是忘不掉,也 满,现实很骨感。我落日般的忧伤就像惆怅的飞鸟,惆怅的飞鸟飞成我落日般的忧伤。舞台上要尽情表演,赛场上要尽力拼搏,工作中要任劳任怨,事业上要尽职尽责。 乐,今天的抗争为了明天的收获!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爱情永远比婚姻圣洁,婚姻永远比爱情实惠。爱有两种,一种是抓住,你紧张��
正确的战略战术。
影响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影响:赤壁为之战三国鼎立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
刘备 孙权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到76页]”
为什么 呢?
1、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 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2、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 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76页]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曹袁争, 官渡之战定输赢, 声东击西各击破, 统一北方打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傲, 草船借箭借东风, 以少胜多孙刘胜, 三国鼎立定基础。 曹魏孙吴和蜀汉, 各显其能在各地, 孙吴卫温到夷洲, 台湾中国不可分。
一、自主预习
简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 结果、作用。
1、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官渡, 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赤壁,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用: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一、 东汉末年的形势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 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你认为鲁迅这段话是否正确?请
用史实证明你的看法。
评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价 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

步的一面。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 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
操 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
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 1 )诗中所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状况?
曹操取胜的原因:
经济上:
(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兵士耕田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
袁绍失败的原因: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力和战争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分析
请思考: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
统一北方啊?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
赤壁之战
图中的人物 都是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