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成本费用审计工作指南

企业成本费用审计工作指南

企业成本费用审计工作指南第一条为了规范成本费用核算的审计监督,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集团《内部审计办法》,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补偿性耗费,包括产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及其他相关损失、支出等。

第三条本指南所称成本费用审计,是指审计中心对集团各部门、各下属企业、控股公司和联营公司等各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费用中心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的审计监督。

第四条成本费用审计的目的是:(一)监督检查各中心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遵守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执行有关成本管理规定,维护财经纪律;(二)检查各项费用开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监督各中心增收节支,严格执行费用预算(计划),为合理考核各中心经营管理业绩打下基础;(三)监督各中心按规定核算成本和费用,正确计算商品成本,降低消耗,防止和纠正铺张浪费行为和各种错弊,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第五条成本费用的审计目标是:(一)确定成本费用的记录是否完整;(二)确定成本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科学;(三)确定成本与收入是否配比;(四)评价成本费用的发生是否遵循增收节支原则;(五)确定成本费用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第六条成本费用开支的审计应依据审计的具体任务、具体目标,并结合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测试,选择适当程序搜集证据,进行实质性检查、核实、评价与监督。

第七条商品销售成本的主要实质性测试程序(一)获取或编制商品销售收入成本毛利明细表,与相关明细帐和总帐核对相符;(二)分析比较本期间与上年度同期间商品销售成本总额,以及本期间各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金额,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三)结合存货的审计,核对除企业自用商品等外的商品发出数额是否与销售成本基本一致,并检查其是否与销售收入配比;(四)检查销售成本帐户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委托代销商品)是否有其充分理由;(五)分析销售成本、毛利等实绩与预算差异情况,评价预算(计划)执行情况;(六)验明商品销售成本是否已在损益表上恰当披露,是否作了适当分析与说明以满足内部管理需要;(七)审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其他必要之审计程序。

第八条经营费用(销售费用)的主要实质性测试程序(一)获取或编制经营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并与明细帐和总帐核对相符;(二)将本期间经营费用(销售费用)与上年度同期间的经营费用(销售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间各个月份的经营费用(销售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三)分析经营费用(销售费用)各项明细支出与预算差异情况,评价预算(计划)执行情况;(四) 选择重要或异常的经营费用(销售费用)项目,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 理是否正确,必要时,对经营费用(销售费用)实施截止日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 帐的现象,对于重大跨期项目,应作必要调整;(五) 验明经营费用(销售费用)是否已在会计报表上适当披露,是否作了适当分析与说 内部独立审计工作规范手册 ? 121 ?明以满足内部管理需要;(六) 审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其他必要之审计程序。

第九条 管理费用的主要实质性测试程序(一) 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 围,并与明细帐和总帐核对相符;(二) 将本期间管理费用与上年度同期间的管理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间各个月份的管 理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三) 分析管理费用各项明细支出与预算差异情况,评价预算(计划)执行情况;(四) 选择重要或异常的管理费用项目,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必要时,对管理费用实施截止日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帐的现象,对于重大跨期项 目,应作必要调整; 验明管理费用是否已在损益表上恰当披露,是否作了适当分析与说明以满足内部管 理需要; 审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其他必要之审计程序。

财务费用的主要实质性测试程序 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 围,并与明细帐和总帐核对相符;(二) 将本期间财务费用与上年度同期间的财务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间各个月份的财 务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三) 分析财务费用各项明细支出与预算差异情况,评价预算(计划)执行情况;(四) 选择重要或异常的利息费用等项目, 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 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必要时,对财务费用实施截止日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帐的现象,对于重大跨期项 目,应作必要调整;(五) 审查汇兑损益项目,检查汇兑损益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核对所用汇率是否正确,对 于从筹建期间汇兑损益转入的,应查明其摊销方法在前后期是否保持一致,摊销金 额是否正确;(六) 验明财务费用是否已在损益表上恰当披露;(七) 审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其他必要之审计程序。

第十一条 成本费用审计的重点内容(十二) 成本费用界限审计10. 审查划清筹建期间的费用与投产后支出的界限 法人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包 括基建工程支出) ,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另一类是筹建期间人员工资、办公费、 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财务费用等开办费,应从企 业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和部分营业)的次月起,按照不超过 5 年的期限平 均摊入管理费用,投产后的支出应分别列作各类资产价值或期间费用。

11. 审查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凡是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是支出的收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12. 审查划清本期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 各中心一般应按月结算成本费用,以满足管理阶层对成本费用控制的需要。

应 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正确地核算成本费用,应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负担的费 用。

凡是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都应计入本期成本费用;不应由本期成本负 担的费用,应计入以后各期成本费用。

对于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应按受益期的 长短,分期进行摊配和预提,如实地反映成本费用水平,以正确计算利润。

五) 六) 第十条13.审查划清商品成本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应按受益原则,审查各中心是否分清应由商品负担的费用与应由当期收入扣除的期间费用之间的界限。

14.审查划清成本费用与实行基金制的负债性支出的界限凡应在应付福利费中支付的消耗性的福利支出等,不能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否则,就会重记、虚增成本费用,虚减利润。

15.审查划清成本费用支出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应计入成本费用支出,与企业经营管理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应计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不得列入成本费用。

16.审查划清各种商品成本的界限商品品种规格往往不是单一的,为了反映和监督成本计算情况,保持不同商品成本的真实性,必须分别计算每一品种商品的成本。

因此,对应由本期商品成本负担的生产费用,凡是能够直接确定应由某种商品负担的费用,要直接计入该种商品的成本;凡是与几种商品有关的费用,必须采用科学的分配方法,合理地分配计入各种商品成本。

(十三)商品销售成本审计的主要内容 1.商品销售成本与商品销售收入计算口径一致性的审查。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商品品种、规格、批别、数量必须与计算商品销售收入的商品品种、规格、批别、数量应完全一致。

审查时,通过将“商品销售成本”明细帐与“商品销售收入”明细帐核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对已销售商品不记成本,只记收入,或只记成本,不记收入,违反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2)把某些与销售业务无关的业务支出,随同商品销售成本一同结转,虚增销售成本;(3)将其他业务成本误列为商品销售成本等。

2.销售成本计算结转真实性、正确性、科学性、合法性的审查。

主要应查明:(1)所用的成本结转方法是否适合经营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是否保持前后一致,有无违反一致性原则,人为地调节成本现象;(2)采用估计成本计算已销商品成本的,是否按照规定的成本计算期及时调节为实际成本,有无以估计成本代替实际成本,多计或少计销售成本的情况;(3)采用分期收款支出方式销售商品的,其成本结转是否及时、正确。

应注意检查按商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结转已实现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销售成本是否正确。

(十四)运输费的审查1.审查商品运输的合理性和效益性,采购商品的地点和运输路线是否恰当,有无为了照顾关系、接受好处而舍近求远、迂回运输等情况,运输工具和装载方式是否合理,有无损失浪费的情况。

是否合理,有无损失浪费的情况。

2.审查运输费计算是否正确,可采用抽查方法,找某项有代表性的运杂费进行审查,以测试其计算是否正确,并注意有无将代垫运输费等列入经营费用的情况。

(十五)保险费的审查1.根据保单,检查有无虚列保险费支出问题,或保险机构有无多计保险费问题;2.调查保险业同一标的的保险费率,检查有无保险机构和企业有关人员勾结,多开保险费,然后返还给个人的问题。

(十六)广告费的审查1.对于广告费不能单纯地从支出绝对数来评价,要着重审查其真实性和合理性,防止以广告费的名义掩盖不正当的开支,如将赞助费、捐助费、请客送礼、馈赠行贿等开支列为广告费;2.应查明当年列支的广告费是否确属当年费用,有无将上年度或下年度的广告费列入当年费用。

(十七)专设销售机构(办事处)经费的审查1.审查其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并得到切实执行,注意审查内部手续制度是否符合内控制度要求,应重点审查有关现金收付、商品管理以及与各内部单位的往来结算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发现问题,应深入追查;2.审查专设销售机构(办事处)的经费开支是否真实、合规、合理。

注意有无虚报冒领和损失浪费现象;3.审查是否划清与其它费用的界限,有无把专设销售机构(办事处)的经费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或把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的开支以及其他各种不正当的开支,转移到专设销售机构(办事处)经费中开支的情况等。

(十八)仓储费的审查1.审查自有仓库的管理费用是否真实、正确、合规,有无将基本建设、超标准发放的劳保用品等不符合规定范围的支出列入仓储费报销;2.审查委托其他单位仓储商品的仓储费用有无因计划不周而支付空仓费和超储费的情况;3.审查租赁仓库费用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合同规定执行。

(十九)业务招待费的审查1.检查是否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比例计算列支业务招待费,有无多列支的情况,如有超过,应查明原因;2.检查当期所列的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标准和范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超过规定标准和范围的情况;3.审查所列业务招待费支出是否与业务经营有关,如发现存在与业务经营无关的支出,应查明具体用途,并作出记录;4.对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应查明其是否确实发生,有无预提的现象,如发现有预提现象,应予冲回;5.查明全年正常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总额,并审查其是否超过预算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