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你能用你手中的纸片再表示几个分数吗?
左侧b≠0,那么右侧的b是否可以是0?为什么?
三、自主练习
课本16页自主练习2: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全课,说说学会了什么,自我总结,教师作补充。
教学反思:
课题
校园艺术节-信息窗2分数与除法
教材
版本
青岛版
年 级
五年级
册数
10
页码
15-18
撰写人
袭庆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课题
校园艺术节-信息窗1分数的意义
教材
版本
青岛版
年 级
五年级
册数
10
页码
9-11
撰写人
袭庆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纸条
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件,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①平均每幅画用多少米毛线?②平均每幅画用多少个圆片?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解决问题一:
师:平均每幅画用多少米毛线?怎么求?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课题
校园艺术节-信息窗2分数与除法
教材
版本
青岛版
年 级
五年级
册数
10
页码
14-15
撰写人
袭庆
教学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生:分子与分母相同时,就是整体1可以写成1,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可以直接写成整数2。
师:谁能再表示出 ?你为什么这样表示?
师:当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作带分数。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看到 这个假分数,可以看成是2和 组成的。我们可以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板书),这个由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读作:二又三分之一。同学们,你能找到 改写成带分数形式吗?并读出。
小结:想一想怎样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应用知识。
1.自主练习6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下面,请大家注意观察这些假分数,哪些能化成整数?哪些能化成带分数?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尤其是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2.自主练习8。
师:请同学们按要求填在书上。并想一想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
(1)每人分得红色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把一块橡皮泥平均分成4份, 1份是它的。
(2)每人分得这些黑色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把四块黑橡皮泥看作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4份, 1块占这样的 1份,是整体的。
(3)思考:橡皮泥大小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
想一想:2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3份呢?4份呢?
(4)把4张黄色纸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这些纸的几分之几? 把6张绿纸平均分给3人怎么表示呢?
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分组讨论,指几名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总结:被除数÷除数=
师:如果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师板书:a÷b=
师:大家考虑:这里的a和b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么?
2 .在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的基础上,能熟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
课前准备:课件和自主练习中有关情境图
课时安排: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出示课件,你能通过涂色的方法画出 吗?
学生列出算式:1÷4=
师:怎么想的?
生: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4。
师:1 ÷4得多少?
学生可能用小数表示,还有可能说得四分之一。
师:用 表示,是怎样想的?谁能说一说。
下面我们用手中的纸条表示1米来研究一下。学生操作后交流。
师:两数相除,商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1÷4= 。
1
2
每份都是2张,为什么一个用 表示,另一个用表示
三、试一试
4、 自主练习
教学反思:
课题
校园艺术节-信息窗1分数的意义
教材
版本
青岛版
年 级
五年级
册数
10
页码
11-13
撰写人
袭庆
教学目标: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课前准备:教学情境图和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二、合作探索
生:我发现有的分数分子小于分母,有的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
师:数学上把符合分数分子小于分母这类特征的分数叫真分数;把符合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特征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师:你能举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例子吗?
2.练一练:下面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为什么?
3.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师:谁能用其它方式表示出和 。你的根据是什么?
师:把1米长的毛线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米。
2、解决问题二:平均每幅画用多少个圆片?列出算式:3÷4= ,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借助手中的纸条来研究。
实验后请几名学生交流各种分法,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观察刚才所得结果:1÷4=3÷4=
师: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3.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2、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难点: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出示课件课本11页涂一涂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师:通过涂色,你有什么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