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 中学生晨读美文 岩石的性格素材(通用)

初中语文 中学生晨读美文 岩石的性格素材(通用)

岩石的性格
胡芳娜
刚学绘画的时候,带了几件习作去拜访一位老画家。

老画家说:“你画上的岩石只是一件装饰品,没有性格,缺乏思想,是死的。

”说罢,拿出一本画册,让我看一些名家画的岩石:吴昌硕的《桃》,桃树下的几方岩石果然苍劲有力;徐熙的《雪竹图》里也有几块顽石,更显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节;郑板桥的《秋山草堂图》,竹子一岁一枯荣,那岩石却是“万古不移之石”。

我迷惑了,岩石真的有性格吗?老画家肯定地说:“岩石比人的性格更坚定,比人的思想更丰富!”
之后,我便经常站在江边,向对岸的一座小山眺望,捉摸它的性格、思想何在。

这座山叫做磨儿山。

磨儿山虽不甚高大,但山的一侧都是由裸露的岩石构成。

教科书上说,岩石是构成地球外壳最坚硬的部分。

岩石确实是坚硬的。

奔腾不息的江水,夜以继日地从磨儿山脚下流过,年复一年,也不觉得岩石有什么变化。

在临江的一爿岩石上,凿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南无阿弥陀佛”。

那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吞噬舟船的洪水束手无策,祈求菩
萨保佑而刻下的佛语。

当初,这几个字是怎样凿上去的呢?上面是陡峭的绝壁,下面是咆哮的江水。

想来,为了凿上这几个字,古代的石匠不知担当了多么大的风险。

想象终归是想象,终于目睹了在绝壁上凿字的场面。

一天,我又去捉摸岩石的性格。

只见一个人系一根绳子悬在绝壁上,像一个吐丝的蜘蛛,一叮一当,正在往岩石上凿字。

他要凿什么字?他什么字也没有凿,他在凿炮眼!随着几声巨响,那几个鲜红的大字便不复存在。

滚滚的浓烟像惊叹号一样在山巅拔地而起,磨儿山陷入长久的沉思,它知道,地球的运动形成了山峰,却不知道现代人类的科技手段,足以撼动山峰。

终于,绝壁上的岩石日渐颓势,没有阻挡住山洪的爆发,泥石流阻断了江水,险些淹没了山下的村庄。

人们终于醒悟了,在山顶种草植树,岩石又重新挺起脊梁,脚踏着水,支撑起山。

啊,这不正是岩石的性格吗?我终于明白了。

提起笔,在宣纸上画了一堵绝壁。

顶上是苍翠的草木,下面是奔腾的江水。

也写上了几个字:中流砥柱。

(选自2020年3月13日《广州日报》)
【我思我悟】
本文开头引用老画家的话引题,让人产生阅读兴趣。

接着,作者讲述了一个磨儿山的故事。

年复一年,也不觉得磨儿山有什么变化。

但是,那一次爆破把它的性格显示出来了。

爆破造成的后果让人们醒悟了,终于认识到磨儿山绝壁上的岩石的巨大作用。

最后点题。

岩石的性格,其实就是人的精神的象征。

我们也应该像岩石一样,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中流砥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