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申请材料篇一:贸易融资审查要点信银沪字?XX?41号签发人:郎小青关于下发《贸易融资授信业务放款审核流程及要点》的通知各支行、分行营业部、公司业务部、国际业务部、信审部:随着我行贸易融资授信业务中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使用趋于全面和充分,为提高贸易融资授信业务放款审核的时效性,促进我行国际业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现就各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具体使用中所涉及的主要合同文本、审查要点、操作流程加以明确和规范:一、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具体品种、适用文本和审查机构:—1—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除签署主协议或主要合同文本以外(原则上要使用标准合同格式文本),根据各项融资产品的操作流程需另行签署其他附属文件的,附属文件须提交国际业务部审核;在主协议以外,根据授信批复要求需签署各类担保合同的,担保合同须提交信审部审核。
获贸易融资综合授信额度的授信客户就各项具体产品的使用与我行签署相关协议时,额度的分割或调剂须经信审部核准。
二、部分国际贸易融资授信产品的审查要点:1.出口打包贷款:凭以申请打包贷款的出口信用证,由国际业务部对信用证开证行的资信以及信用证条款进行审核,并出具——2审查意见。
如信用证中有软条款或单据中未包含全套货权凭证(如2/3提单、空运单等)的,原则上不得办理打包贷款。
如该笔信用证项下的出口业务是申请人的成熟业务,进口商资信良好,出口产品市场需求稳定,价格无异常波动,引起收汇风险的条款在以往业务中已常见,对出口收汇的影响有限,营销机构经调查核实后能作出相关说明的,可考虑给予出口打包贷款融资。
申请人须提供与信用证相关的采购合同,由各营销机构负责对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以及融资需求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并监管资金用途和资金走向,出口打包贷款只能用于信用证项下备货出运,不得用于其他经营周转。
2.进口押汇:申请进口押汇的进口信用证项下单据须经国际业务部审核,明确单证相符或申请人接受不符点,同意承担付款责任。
申请人须提供进口信用证项下的代理进口协议或销售合同,由营销机构负责审核进口押汇需求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了解货款回笼周期,确定合理的押汇期限。
押汇金额须扣除进口开证时已缴纳的保证金和/或下游客户已支付的预付款。
3.出口非信用证打包贷款:申请人凭以打包贷款的出口合同由营销机构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客户经理应验看合同正本,上报审批时应提供出口合同正本或由经办客户经理签注“与原件核对相符”字样并加盖申请人公章的合同正本复印件,同时提供与上游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副本以及必要的出口批文或许可证。
—3—各业务机构应严格按照我行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相关产品的操作流程办理业务,严防操作风险。
营销机构应加强与信审部和国际业务部的沟通,保证上报审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以利于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的正常、安全、有序开展,提高融资效率和收益。
特此通知。
二○○七年二月十四日主题词:货币信贷贸易融资授信审核流程及要点通知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办公室 XX年2月14日印发承办单位:信用审查部承办人:徐蕴倩电话:23029063 ——4篇二:贸易融资信用业务方案送审报告编号:贸易融资信用业务方案送审报告申请人:百利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业务种类:融资租赁保理授信金额: 3亿元国标行业分类:上报分行:天津分行发起机构:广开业务部XX 年 06 月 22 日目录Ⅰ.尽职调查报告 (XX)Ⅱ.金融服务方案 (XX)Ⅲ.风险评审意见及结论 ........................................ XX Ⅳ.审批意见 ................................................ .. XX附:贸易融资信用业务基本资料清单一、调查实施背景描述·现场调查参与人员、客户接待人员、时间、地点·调查主要内容·客户调查、资料收集采用的方式、方法。
二、申请人(含直接授信申请人及贸易融资专项额度申请人,以下统称申请人)与本行合作情况 1. 贸易融资信用业务开展情况申请人在我行尚无授信业务。
2. 与我行其它信贷业务合作情况申请人在我行无信贷业务合作,本笔业务属首笔。
3. 风险分类情况申请人在我行风险分类为正常1。
4. 其他需要说明的业务或综合收益无5.关联公司与我行往来情况无三、申请人及其关联方基本情况(一)申请人基本情况 1. 基本资料卡篇三:贸易融资授信授信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简单来说,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
授信不能等同于贷款。
授信是一种风险控制的总的概念。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借款人所作的借款,须在一定期限内归还,并支付利息。
客户对银行的需求不仅包括贷款,还有票据、信用证等。
授信包括了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开信用证也要授信。
贸易融资贸易融资,是银行的业务之一。
是指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
境外贸易融资业务,是指在办理进口开证业务时,利用国外代理行提供的融资额度和融资条件,延长信用证项下付款期限的融资方式。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
贸易融资中的借款人,除了商品销售收入可作为还款来源外,没有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实质的资产,没有独立的还款能力。
贸易融资保理商提供无追索权的贸易融资,手续方便,简单易行,基本上解决了出口商信用销售和在途占用的短期资金问题。
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一类服务,旨在促进国与国、企业与企业间的进口和出口业务。
出口减去进口的余额为一个国家的贸易盈余。
1、表现方式(一)进口押汇。
是指开证行在收到信用证项下单据,审单无误后,根据其与开证申请人签订的《进口押汇协议》和开证申请人提交的信托收据,先行对外付款并放单。
开证申请人凭单提货并在市场销售后,将押汇本息归还给开证行。
(二)限额内透支。
是指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和抵(质)押、担保情况,为客户在其银行往来帐户上核定一个透支额度,允许客户根据资金需求在限额内透支,并可以用正常经营中的销售收入自动冲减透支余额。
(三)进口代付。
是指开证行根据与国外银行(多为其海外分支机构)签订的融资协议,在开立信用证前与开证申请人签订《进口信用证项下代付协议》,到单位凭开证申请人提交的《信托收据》放单,电告国外银行付款。
开证申请人在代付到期日支付代付的本息。
(四)假远期信用证。
是指开证行开立的规定汇票为远期,开证/付款行即期付款,且贴现费用由开证申请人负担的融资方式。
(五)出口托收押汇。
是指采用托收结算方式的出口商在提交单据后,委托银行代向进口商收取款项的同时,要求托收行先预支部分或全部货款,待托收款项收妥后归还银行垫款的融资方式。
(六)出口保理押汇。
是指出口商在获得进口保理商信用额度后,发货并将发票及相关单据提交出口保理商(银行)代其收款时,银行以预付款方式为其提供不超过80%发票金额的融资方式。
(七)进口托收押汇。
是指代收行在收到出口商通过托收行寄来的全套托收单据后,根据进口商提交的押汇申请、信托收据以及代收行与进口商签订的《进口托收押汇协议》,先行对外支付并放单,进口商凭单提货,用销售后的货款归还给代收行押汇本息。
2、服务方式授信开证是指银行为客户在授信额度内减免保证金对外开立信用证。
进口押汇是指开证行在收到信用证项下全套相符单据时,向开证申请人提供的,用以支付该信用证款项的短期资金融通。
进口押汇通常与信托收据配套使用。
开证行凭开证申请人签发给银行的信托收据释放信用证项下单据给申请人,申请人在未付款的情况下先行办理提货﹑报关﹑存仓﹑保险和销售,并以货物销售后回笼的资金支付银行为其垫付的信用证金额和相关利息。
提货担保是指在信用证结算的进口贸易中,货物先于货运单据到达目的地,开证行应进口商的申请,为其向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具的承担由于先行放货引起的赔偿责任的保证性文件。
出口押汇业务是指信用证的受益人在货物装运后,将全套货运单据质押给所在地银行,该行扣除利息及有关费用后,将货款预先支付给受益人,而后向开证行索偿以收回货款的一种贸易融资业务。
打包放款是指出口商收到进口商所在地银行开立的未议付的有效信用证后,以信用证正本向银行申请,从而取得信用证项下出口商品生产﹑采购﹑装运所需的短期人民币周转资金融通。
外汇票据贴现是指银行在外汇票据到期前,从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外汇票据持票人。
国际保理是指在国际贸易承兑交单﹑赊销方式下,银行或出口保理商通过代理行或进口保理商以有条件放弃追索权的方式对出口商的应收帐款进行核准和购买,从而使出口商获得出口后收回货款的保证。
福费廷也称票据包买或票据买断,是指银行或包买人对国际贸易延期付款方式中出口商持有的远期承兑汇票或本票进行无追索权的贴现(即买断)。
出口买方信贷是指向国外借款人发放中长期信贷,用于进口商支付中国出口商货款,促进中国货物和技术服务的出口。
出口买方信贷中,贷款对象必须是中国工商银行认可的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进口方银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进口商。
商贷款支持的出口设备应该以我国制造的设备为主。
各银行对贸易融资的做法大体相同,但仍有细微的区别。
在选择贸易融资银行时,应该详细操作操作方法。
3发展状况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数量及范围迅速扩大,对外贸易的主体将向多层次扩展,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将呈现出多样化且新业务不断推出,与之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亦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复杂性和专业化,其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长和变化。
对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把握机遇,扩大国际贸易融资、揽收国际结算业务,最大限度地获取融资效益和中间业务,同时,又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融资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操作管理较粗放,还没贸易融资书籍有完全建立各种融资业务的严格标准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减免保证金开证、出口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基本形式为主,而像国际保理等较复杂的业务所占比重较少,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与市场提供的空间相比很不协调。
因此必须借鉴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分析融资风险的成因。
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要性和风险认识不够首先,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缺乏了解,也无经验,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普遍认识较为肤浅,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不需要动用实际资金,只需出借单据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客户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是零风险业务,这直接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信用证垫款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二是当出现问题后,又认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很大,采取的措施又导致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比一般贷款难,审批时间长,制约了该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