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维护规程讲课资料
2020/11/24
12
地市分公司电源维护的主要职责(4)
7.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及考核工作, 不断完善本地网内的技术维护质量管理;定期检查规章 制度的执行情况、系统和设备运行质量、技术维护服务 质量。
8.在保证通信畅通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措施降低能耗, 节约运行维护费用,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整流器
▪ DC—DC变换器
. UPS
▪ 逆变器
.蓄电池
▪ 电源监控设备
.发电机组
▪ 防雷接地设备
2020/11/24
31
设备的管理原则
所有电源系统设备在规定使用期限内都要 经常保持完好。其标准是: ▪ 各项性能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 电气指标符合标准。 ▪ 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 技术资料、原始记录齐全。
22
运行质量、故障分析及报告制度
1. 各地应根据本规程有关质量管理的章节的要求,结合实际 情况,制定完善的运行质量、故障分析及报告制度和细则。
2. 电源维护部门应按照维护规程的要求,定期举行运行质量、 故障及事故分析会;遇突发、重大或普遍性质量问题,应 立即妥善处理,并召开专题质量分析会。
3. 遇重大故障或事故,应立即上报各级主管部门;对涉及电 源专业的重大通信事故,不论相关专业是否已经上报,电 源专业均应及时上报。
3.电源维护人员有权检查专业通信机房的第一 级熔断器(开关)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020/11/24
14
设备维护分界
直流馈电线的维护分界规定如下: ▪ 电源机房至专业通信机房的馈电线,以引入专业通
信机房的进线第一端子(含进线第一端子)或主干 汇流母排末端分界; ▪ 馈电线进入(或通过)专业通信机房,其清扫、整 理工作由相关专业通信机房负责。
2. 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 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其内容至少包括应急事件的划分 及相应的处理流程、各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完整 的应急预案。
3. 各地应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预案的 演练。
4. 各地还应针对网络和机构的变化而不断优化和完善 应急预案的内容。
2020/11/24
4. 与电源维护部门责任点直接连接的用电负荷和下级
线路(包括开关或熔断器)的调整,需经电源维护部门同意, 并负责监督或指导实施。
2020/11/24
18
等级维护及保障制度
1. 等级维护及保障是指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 电源维护部门应提供不同等级水平的维护服务。
2. 故障等级应按照对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大小进行划分,用户的等级划分应参照市场部门 的划分依据,并以此作为维护等级划分的基本依 据。
3. 电源维护部门应制定相应市场应急流程,以便更好 协助相关部门满足市场急需。
4. 电源维护部门应积极响应各专业部门提出的有关生
产用电方面的技术支持需求。
2020/11/24
24
仪表工具和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1)
1. 专用工具、仪表及器材应认真管理和合理使并做到: ▪ 集中管理。 ▪ 分级专人保管,物品放置整齐,帐、卡、物一致。 ▪ 定期校验仪表、工具,不合格的工具、仪表不得使用。 ▪ 工具、仪表借出时应办理相关手续,禁止私自领取做他用。
2020/11/24
28
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2)
2.设备运行资料部分: 1)设备维修记录、障碍分析记录等技术档案。 2)设备运行记录。 3)作业计划、设备测试记录。 4)蓄电池(含UPS电池)测试记录。 5)变、配电室停电、供电记录和高压操作记录。 6)地阻测试记录。
2020/11/24
29
5
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2)
5.根据市场和网络需要,制定并落实等级维护和保 障制度。
6.建立有效的快速响应机制,以满足市场和网络的 急需。
7.在保证通信畅通的前提下,降低能耗,节约
运行维护费用,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8.建立完善可行的通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 实施。
9. 做好电源系统资源管理相关工作。
9.参加辖区内电源系统相关工程的设计会审、工程验收, 发挥技术把关作用。
10.组织技术维护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考核,严格执行持证 上岗制度。
2020/11/24
13
维护责任的划分
1.电源机房必须按照供电质量标准向各专业通 信机房供电。专业通信机房若有特殊要求,应 由维护中心协调解决。
2.各专业通信机房应合理地使用电能,不得敷 设临时电源线,需要增加负载时,必须经电源 维护中心审核和调度批准,并通知电源机房。
2020/11/24
15
▪ 交流供电引入线路的维护分界规定如下:
▪ 1.低压引入:
▪ 当采用明线引入时,以终端线担分界。线担以外由供电单位 负责维护;线担至室内引入部分:当建筑物产权单位设有专 用的交流配电屏时,以配电屏出线端子分界,出线端子以上 由产权单位负责维护;当建筑物产权单位未设专用配电屏时, 分界点移至电源机房交流配电屏的进线第一端子。
对于上述各项制度,各分公司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制 度的具体内容,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落实执行。
2020/11/24
17
通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 动力维护部门是通信用电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部
门,负责通信用电安全的归口管理。
2. 用电安全管理应逐级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 完善通信用电申报审批流程,属电源维护部门责任范围 内的所有生产用电、可能影响整体或局部生产用电安全的 负荷和线路(包括开关或熔断器)的调整,应经电源维护部 门审核。
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
3.规章制度部分:
1)有关的文件、规章制度、协议、守则等。 2)紧急故障处理流程图。
启用、停用、大修、故障及重要测试数据应认真及时 填人设备技术档案。
2020/11/24
30
电源系统设备的分类
电源系统设备主要包括:
▪ 交流高低压变配电设备 .直流配电设备
▪ 交流稳压器
▪ 当采用电缆引入时,以室内电缆终端盒分界,电缆终端盒以 外由供电单位负责。
▪ 2.高压引入,应符合当地供电单位有关规定。
2020/11/24
16
维护工作的基本制度
维护工作的基本制度应包括 ▪ 《通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 《等级维护及保障制度》 ▪ 《故障管理制度》 ▪ 《日常维护管理制度》 ▪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 《运行质量、故障分析及报告制度》 ▪ 《仪表工具和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 《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 加强备品备件和材料的质量检查,故障板件应及时送修, 不合格产品不出库。
▪ 备品备件管理,应由人工管理过渡到计算机管理。
2020/11/24
26
仪表工具和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3)
1. 若运行中的设备发生故障,且已查明故障部位时, 可用备用件代替。在未查明设备故障原因时,不得 插入备件试验。故障备件应作明显标志并及时送修。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电源系统设备运行维护 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技术维护规程和生产安 全措施,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2.做好对电源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⑴制定维护作业计划,并根据计划做好例行测试 和维护工作。
⑵定期巡视,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保证动力系 统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2020/11/24
3. 在故障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如出现资源不 足的情况,应遵循优先处理高等级故障和重点保 障高级别用户的原则。
2020/11/24
19
故障管理制度
各地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发现故障、确认 故障、派单、处理、回单、确认修复和销障等流程, 形成闭环管理过程,避免因管理流程不严谨或不顺 畅所引起的不良影响。
2020/11/24
25
仪表工具和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2)
2. 备品备件和材料,应实行集中管理,以存放地为职责划 分界限,实行专人保管。应建立备品备件统一调度、综合 利用的机制。
▪ 加强备品备件的计划管理,应建立备品备件管理档案。每 年按时汇总,并办理申报手续。
▪ 贮备一定数量的易损备品备件,并根据消耗情况及时补充, 为防止备品备件变质和性能的劣化,存放环境应与机房环 境要求相同。
2020/11/24
,充分满足客户需求是全方 位的工作,是一环扣一环,各环节紧密配合的复杂过 程。而电源维护部门的直接用户应为交换、传输、数 据等相关生产用电部门。
2. 电源维护部门应主动向相关部门提供现有资源状况, 以便及时掌握资源动态,为上层网络资源的调整提供 参考数据。
10
地市分公司电源维护的主要职责(2)
⑶严格执行本地网故障管理制度。发生重大障碍和突发事故, 要迅速处理并上报。事后积极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制 定防范措施,并切实落实。
⑷定期收集汇总电源系统各类相关运行数据,分析系统及设备 运行状况,提出改善系统及设备运行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3.电源维护部门是本地网内通信用电安全的第一责任部门, 必须严格执行通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2020/11/24
7
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1)
通信电源的维护管理原则是集中统一领导和 分级负责管理,以本地网(地市分公司)为单位,实 现集中管理、集中监控和集中维护。
省公司网运部设技术支持中心,专人专职负 责本省通信电源系统的技术管理、设备运行维护 管理和质量管理。由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 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
4
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1)
1.确保通信电源系统的性能、技术指标符合标准 要求,系统设备在有效使用期内稳定可靠运行。
2.提升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手段。 3.合理调整系统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
挥效能。 4.检测、分析动力系统及设备运行状况,主动维
护,预防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