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实施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术语及定义 (4)第三章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 (7)第四章新(改)建工程管理 (10)第一节设计阶段 (10)第二节施工和验收阶段 (11)第三节生产准备工作 (11)第四节工程资料移交 (12)第五章运行管理 (12)第一节工作目标 (12)第二节维护分界 (13)第三节设备巡视 (14)第四节检测工作 (16)第五节特殊区段管理 (16)第六节输电设施保护 (17)第七节运行维护专项工作 (18)第八节改造、报废和停役线路管理 (24)第六章缺陷管理 (25)第七章检修管理 (26)第一节一般规定 (26)第三节技术改造管理 (28)第四节带电作业管理 (29)第五节应急预案管理 (29)第八章标准化作业 (30)第一节组织管理 (30)第二节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审批 (30)第三节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执行 (31)第四节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管理与标准化作业工作的考核 (32)第九章安全管理 (33)第一节安全管理目标 (33)第二节事故(故障)调查与管理 (33)第三节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管理 (34)第四节安全活动 (34)第五节工作票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34)第六节安全设施、标志管理 (35)第七节安全工器具及施工机具管理 (35)第八节爆炸物品及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36)第十章技术监督 (36)第十一章评级与评价管理 (38)第一节线路评级 (38)第二节线路评价 (38)第三节安全性评价 (39)第四节可靠性评价 (39)第一节技术档案管理 (41)第二节设备评估 (41)第三节运行分析和信息上报 (42)第十三章人员培训 (42)附录一、引用和参照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 (44)附录二、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竣工验收检查记录表 (50)附录三、影响线路安全运行告知书(样本) (53)附录四、架空输电线路设备评级管理办法 (5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试行)》,规我省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提高输电线路管理水平,特制定《省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依据国家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颁发的有关规程、标准、制度,结合线路专业的特点和我省的实际情况而编制,如执行中与国家或行业、省公司最新相关规程、规和文件相抵触,则按上级最新有关规程、规和文件执行。
(参见:附录一)。
第三条本细则和其他有关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运行规、检修规、技术监督规定、评价标准、技术改造指导意见以及预防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等共同组成架空输电线路管理制度体系。
第四条本细则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原则性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包括工作标准、容、方法等。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省电力公司系统110kV及以上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生产运行管理,省电力公司所属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
35kV架空线路参照执行。
第六条下列重复使用或引用的标准名称、专业用语,在重复处采用简称:1、架空输电线路简称“输电线路”或“线路”;2、特殊区段线路简称“特殊区段”;3、输电线路非计划停运简称“非停”;4、省电力公司简称“省公司”;5、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简称“省试研院”;6、省公司所属电业局、送变电建设公司和电力安装工程公司称“运行主管单位”;7、线路管理所、运检分开的运行所和检修(电建)公司、送变电建设公司和电力安装公司的运检分公司、各相关县电力局统称“运行维护单位”;8、各级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股称“生产技术部门”;9、《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简称“线路运规”1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简称“线路安规”;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简称“电建安规”。
第二章术语及定义第七条本细则采用了如下名词术语及定义:1、线路本体按设计建造组成线路实体的所有构件及材料,包括杆塔(含拉线装置、爬梯)、基础、导地线(含OPGW)、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
2、附属设施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相位牌、警示牌及各种技术监测或有特殊用途的装置,如线路避雷器、避雷针、防鸟装置、ADSS通信光缆和防冲撞、防拆卸、防洪水、防舞动、防覆冰、防风偏、防坠落及防攀爬装置等。
3、外部隐患由于线路外部自然环境变化或人为因素影响造成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各种情况,如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的树木、建(构)筑物、机械施工以及线路周边的污秽、洪水等。
4、线路的回数与条数以两端挂线起止点杆塔(或电缆引出线杆塔)为终端组成完整回路的三相交流或两相正负两极直流线路为1回线路,如果线路为单回路也可称作是1条线路;如果是同塔并架多回路,则它们共同组成1条线路。
5、线路长度(条长与回长)起止于两侧变电所构架(或电缆引出线杆塔)的线路全长即为该线路长度,计量单位为m 或 km。
如果线路为单回路其长度称为回长或条长;如果是同塔并架多回路且起止点相同,则其长度为条长(也是每回线路的回长),而线路的总回长则为每回线路回长之和。
运行线路的长度,统计时应以回长累计计算。
6、线路跳闸线路在运行中,因其两端分界点线路发生故障引起开关由接通状态变为开断状态的动作(包括重合成功之前的开断动作)。
7、线路跳闸率每百千米输电线路一年中发生跳闸的次数(包括重合成功的情况),计算单位为次/100km·a 或次/百公里·年。
8、状态检修根据线路本体各组件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开展的检修工作。
9、状态量表征线路技术、性能参数的物理量以及线路通道的环境变量。
10、大跨越段线路线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海峡或峡谷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杆塔等设计须特殊考虑的耐段。
11、特殊区段线路指线路经过地段的地形或特殊气象条件,超出常规设计建设的线路,如多雷区、重污区、重冰区和强风区等区段。
特殊区段线路分两种,即设计特殊区段和运行确定特殊区段。
运行确定特殊区段是指周边环境特殊或与其变化不相适应,运行中易发生或重复发生某种特定的故障,经运行主管单位组织技术鉴定,将其定为特殊区段管理的线路(或其中一段)。
12、重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地区。
13、重污区绝缘子表面附着污秽物质(包括盐密和灰密)严重,污秽等级达到Ⅲ级及以上的地区。
14、多雷区雷电活动频繁,年平均雷暴日超过 40 天以上的地区。
15、微气象区因地形地貌特殊,受气候或天气变化影响容易造成线路覆冰、舞动、风偏等故障的局部区域。
16、不良地质区杆塔及基础受周围岩土运动影响易发生塌陷、倾斜和倒塌等地区,如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多发地区。
17、线路可用线路处于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分为运行状态和备用状态。
18、线路可用系数在统计时段线路的可用小时数与统计时段小时数之比的百分数。
若统计时段为1年(365天),则可用系数= 〔8760-(线路非计划停运小时数+计划停运小时数)〕/8760×100%。
19、线路不可用线路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
20、线路计划停运线路由于大修、维修、试验、清扫和改造施工的需要而有计划安排的停运状态。
21、线路非计划停运(非停)线路处于不可用但又不是计划停运的状态。
非计划停运分为四类:第一类指必须立即从可用状态改变到不可用状态;第二类指线路虽不需立即停运,但不能延至24小时以后停运者(从向调度申请开始计时);第三类指线路可以延至24小时以后停运者(从向调度申请开始计时);第四类指计划停运的线路如不能按期恢复可用状态,则超过计划停运规定时间的部分属第四类非计划停运。
另外,处于备用状态的线路,经调度批准进行检修工作,且检修工作时间在调度批准时间的停运,记为第四类非停,若此项工作不能在调度批准时间完成,则超过规定时间的停运部分,记为第一类非停。
22、维修为保证线路本体、附属设施和线路保护区安全所进行的修理、保护工作,如调整拉线、基础培土、砍伐或修剪树木等,其周期不定或按计划实施。
状态检修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维修。
23、大修为保持线路原有机械、电气性能,改善其运行特性、延长使用寿命,对线路缺陷、异常情况所进行的修复、处理工作。
如改善接地装置、铁塔防腐和导地线修复等工作。
线路经大修后不增加其固定资产额。
24、技术改造为提高线路的安全运行性能、输电容量或改善系统运行特性所进行的更换、增容等工作。
如迁改路径、整体性更换线路区段、升压改造、增大导线截面、增建(延长)线路等工作。
线路经技术改造后其固定资产额应重新确定。
25、事故抢修为使事故停运线路尽快恢复运行所进行的抢救性修复工作。
第三章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第八条省公司系统分级设立线路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管理岗位,确保线路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第九条线路管理组织机构设置1、省公司生产技术部门设置线路专业技术管理机构。
2、省试研院设置线路专业技术监督机构。
3、运行主管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生产技术部门设置线路运行、检修管理岗位。
4、运行维护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情况,生产技术部门设置线路运行专责、检修专责和带电作业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
第十条各级线路专业管理岗位(专责工程师)职责1、省公司线路专责人职责(1)组织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与线路专业有关的法规、标准、规程、规和制度。
(2)组织编制和发布省公司与线路专业有关的标准、规程、规和制度,并负责宣贯工作。
(3)掌握220kV及以上线路的运行状况和设备状态,组织处理运行中的重大设备问题,督促、指导运行主管和维护单位解决线路运行和管理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4)检查各运行主管单位线路专业的大修技改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
(5)定期组织制定和发布线路专业的标准化作业本,负责对省公司所属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6)组织或参加线路专业的科学研究、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审查和推广工作。
(7)组织编制本单位线路专业的年度总结或提出专题报告等。
(8)负责全省带电作业的组织管理,开发新项目,开展经验交流,推广带电作业新工具、新技术。
(9)参加电网规划、重要工程的设计审查;参加省公司线路专业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和技改大修项目计划的制定、审查;参加重要线路的验收、启动和投运工作。
(10)定期做好220kV及以上线路故障统计、分析工作,参加特、重大事故的调查。
(11)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2、省试研院线路技术监督专责人职责(1)负责省公司所属线路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组织开展省公司线路专业技术监督网的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