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鞅南门立木说课稿

商鞅南门立木说课稿

6、《商鞅南门立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商鞅南门立木》,下面我将围绕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三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一课选自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本单元的主题是“人间天平”,在这个单元的课文中,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商鞅南门立木》作为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里面给我们讲的是战国时期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诚信守法的社会风气,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赞扬了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赏罚分明的品质和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平白直叙。

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去修饰,但是层次清晰,结构紧凑,捉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描写,强调了人们对变法从不信任到信任的转变过程,揭示文章主题。

而以诚信守法的课文为开头,充分体现出诚信守法对国家、对个人的关键作用,也突出了单元的引领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为了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我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语。

因为文章篇幅较小,且对话内容多的特点,我会借此机会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下主要呈现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检查字词,了解学生掌握相关的生字词语和理解词语的情况。

2、了解商鞅立木取信的过程及影响,学习人物描写,直、间接描写在文中体现的妙处,并动笔练练。

3、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习商鞅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树立遵守诺言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

教学重点:品析文章关键语句,体会人们的心理变化,了解商鞅立木取信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心理和商鞅的品质,在品读语句中把握人物描写,直、间接描写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的背景资料和一张白纸。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文短小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知识储备,围绕课程目标和知识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紧扣新目标阅读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答为主线的。

本节课,我在“查”、“问”、“导”、“练”四字教学法的基础上采取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读结合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

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气魄和决心,在领悟中体会文章写作方法的妙处,然后迁移到自己的练写当中去。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本课通过“查”四字教学法展开教学,四字教学法体现出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
一、查:(5分钟)
1、烽火戏诸侯:通过“烽火戏诸侯”让学生明白,君王诚实守信对国家的重
要作用。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商鞅。

(设计意图:检查旧知,然后
让学生说说有关商鞅的背景知识,为课堂做铺垫。


2、查字音字词和重点词语理解。

(设计意图:查旧知,检查学生把握情况,
加深学生的印象。


3、查对课文内容的大致了解。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为
下文分析课文打下基础。


师:商鞅在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论军功。

他使得秦国从七雄之弱变成了七雄之强。

这得益于他实行的商鞅变法,在商鞅变法实行之前,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的这个故事还被司马迁载入史册,就是——立木取信。

二、问(7分钟)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文)(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体裁)
写了谁做了什么事?(记叙了商鞅为了在秦国实现变法图强的目的,想出了立木取信的办法,最后效果显著,赞扬了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高贵品质,也为变法的成功实施打下了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六要素,让把握文章内容不是一件难事。


2、商鞅立木取信的原因、过程以及作用如何?(课本P26 原因有两点1、旧贵族反对。

2、人们不相信朝廷真的变法。

)(设计意图:这是文章分析的重点内容,先让学生和同桌找,用笔画,品读、交流。

重点品析人物描写和直接、间接描写方法在文中体现的好处。


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出有关立木取信的过程。

告示一: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朝廷就赏他十两黄金。

告示二: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黄金。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两个告示的内容,分析两次围观百姓的反应,从而分析商鞅的品质。


三、导(15分钟)
请同学们思考商鞅具备什么优秀的品质?并找出相关证据。

1、在新的法令颁布之前,冥思苦想
....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运用了什么描写?一个“苦”字,说明了商鞅什么?
(说明了商鞅想的时间久,也暗含了商鞅变法的决心。

板书:机智聪明)(设计意图:和学生精读句子,在心理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意志。


2、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语言描写)体现了商鞅什么精神?(板书:言出必行)(设计意图: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反应的人物思维敏捷和作为改革家的庄重和气魄。


3、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

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

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证据是?体现了商鞅什么精神品质?(板书:郑重庄严、取信于民)这三句话都是属于对商鞅的什么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直接描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精读品味句子中挖掘句子传递给人的品质。


4.那告示贴出来以后,围观的群众有什么反应?请同学找一找。

老师归纳。

这个消息立刻在全城引起了轰动。

人们纷纷涌向南门,拥在大木柱的四周。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嘿,这倒是稀奇事,扛一根木头就赏金十两。


六、回顾小结。

(3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商鞅南门立木取信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重点分析了立木取信的曲折的过程。

中华传统美德教会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回顾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君王失信,丢失的不仅是生命,还葬送了一个国家;而商鞅的一个“立木取信”不仅使自己流芳千古,还使秦国走向了富强。

我们作为学生也要诚实守信,说话算数,不可失信于人啊!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历史故事的对比,讴歌商鞅“立木取信”给后人传递的美好品质追求,也就是中华传统美德——诚实守信。


七、板书 6、商鞅南门立木取信
聪明机智
商鞅言出必行直接描写
取信于民
群众怀疑间接描写
(不信任)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结构清晰,让人明白文章结构脉络和主题思想,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