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试题

外国文学试题

模考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说起源于()A民间滑稽戏B祖先崇拜C酒神祭祀D狂欢歌舞剧2.中世纪欧洲流传最广的骑士叙事诗是()A《特里斯丹和依瑟》B《亚历山大传奇》C《特洛伊传奇》D《埃涅阿斯传奇》3.薄伽丘的《十日谈》采用的结构是()A连环结构B套式结构C环形结构D框架结构4.《乌托邦》的作者是()A罗伯特•格林B马丁•路德C杰弗利•乔叟D托马斯•莫尔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人物是()A 弥尔顿B贡哥拉C卡尔德隆D马里诺6.拉辛的代表作是()A 《安德洛玛克》B《熙德》C《费德尔》D《失乐园》7.席勒的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是()A 《海盗》B《阴谋与爱情》C《少年维特的烦恼》D《威廉·退尔》8.霍桑的代表作是()A 《红字》B《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C 《福谷传奇》D《玉石雕像》9.梅里美以中短篇小说最为著名,代表作是()A 《高龙巴》B《卡门》C《茶花女》D《包法利夫人》10.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是()A《名利场》B《简·爱》C《呼啸山庄》D《玛丽·巴顿》11.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是()A奥涅金B毕巧林C罗亭D奥勃洛摩夫12.被誉为俄国戏剧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的剧作是()A《密尔格拉得》B《狂人日记》C《外套》D《钦差大臣》13.瓦西里耶夫开掘军事文学的“人学”深度的作品是()A《这里黎明静悄悄》B《方尖碑》C《热的雪》D《战争》14.《恰特莱夫人的情人》的作者是()A毛姆B康拉德C福斯特D劳伦斯15.德莱塞的代表作是()A《嘉莉妹妹》B《珍妮姑娘》C《美国的悲剧》D《金融家》16.《尤利西斯》的作者是()A普鲁斯特B乔伊斯C福克纳D沃尔夫17.瓦莱里被公认为后期象征主义的经典作品是()。

A《驶向拜占庭》B《海滨墓园》C《旧诗集存》D《幻美集》18.被尊为“现代文学之父”的作家是()。

A艾略特B卡夫卡C萨特D贝克特19.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完整的英雄史诗是()A《吉尔伽美什》B《亡灵书》C《旧约》D《伊利昂纪》20.古希伯来民族文学和历史的文化总集是()A 《旧约》B《亡灵书》C 《吉尔伽美什》D《五卷书》21.俳句的重要代表作家是()A井原西鹤B近松门左卫门C松尾巴蕉D柿本人麻吕22.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著是()A《古兰经》B《卡里莱和笛木乃》C《玛卡梅韵文故事》D《一千零一夜》23.李箕永是朝鲜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是()A《失败》B《故乡》C《不可接触的贱民》D《先知》24.塔哈·侯赛因的自传体小说是()A《先知》B《日子》C《故乡》D《不可接触的贱民》25纪伯伦的代表作是一部散文诗集,这部诗集是()A《先知》B《沙与沫》C《人子耶稣》D《先知园》26.被推崇为“埃及的歌德”的作家是()A乌斯曼B索因卡C戈迪默D马哈福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神曲》全诗分三部,它们是()A《新生》B《飨宴》C《地狱》D《炼狱》E《天堂》28.莎士比亚四大喜剧有()A 《威尼斯商人》B《无事生非》C《皆大欢喜》D《第十二夜》E《罗密欧与朱丽叶》29.莫里哀的主要剧作有()A. 《妇人学堂》B.《可笑的女才子》C. 《伪君子》D. 《吝啬鬼》E. 《史嘉本的诡计》30.《双城记》中体现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人物有()A. 梅尼特医生B. 卡尔登C. 厄弗里蒙地侯爵D. 得伐石太太E. 女仆普洛斯31.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主要有()A. 《《绿荫下》B. 《远离尘嚣》C. 《还乡》D. 《德伯家的苔丝》E. 《无名的裘德》32.大江健三郎的主要作品有()A. 《灰色的月亮》B. 《舞女》C. 《细雪》D. 《个人的体验》E. 《万延年的足球队》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3.“七星诗社”34.美丑对照原则35.“社会问题剧”36.荒诞派戏剧37.物语文学四、理解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8.《浮士德》的思想意义39.《双城记》的艺术成就40.简析圣地亚哥形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1.《红与黑》的艺术成就42.分析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形象及其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D 5A 6A 7B 8A 9B 10D 11A 12D 13A 14D 15C 16B 17B 18B 19A 20A 21C 22A 23B 24B 25A 26D二、多项选择题27CDE 28ABCD 29ABCDE 30AB 31ABCDE 32DE三、名词解释题33.“七星诗社”指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由七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

诗社成员强调向古希腊学习,轻视民众语言和民间创作形式,表现出脱离普通大众的贵族倾向。

“七星诗社”的代表诗人是龙沙。

34.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美学原则。

他根据现实社会中“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的实际,提出了艺术上丑恶滑稽和典雅高尚相结合的美学原则。

35.“社会问题剧”是易卜生开创的戏剧类型。

它们触及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法律、宗教、道德,婚姻、家庭,乃至政党和国家体制。

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层层揭开,使矛盾突出,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引导人们起来改革社会弊端。

著名的“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等。

36.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它在内容上表现世界不可理喻,人生荒诞不经,艺术手法上打破传统的戏剧结构,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形象、机械重复的戏剧动作和枯燥乏味的语言表现世界荒诞的根本主题。

50年代后期流行到英、美等国,逐渐发展成为二战之后西方最有影响的戏剧流派。

代表人物有尤金·尤奈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奈、品特和阿尔比。

37.物语文学即虚构的文学作品。

日本的物语文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伊势物语》为代表的围绕和歌为中心的“歌物语”,另一类是以《竹取物语》为代表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传奇物语”。

两者都是用假名文字写成,其中《竹取物语》明显受到唐传奇的影响。

11世纪初产生的《源氏物语》是这一时期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

四、简答题38.《浮士德》的思想意义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不断探索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概括了处在上升时期的欧洲资产阶级优秀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努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过程,也是对自文艺复兴以来至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历史的概括。

39.《双城记》的艺术特色首先,小说采用典型的多元整一结构,严谨有序。

小说由五个叙事单元组成,它们既紧密联系又互相独立、平行发展,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还有自己独立的意义。

其次,体现了狄更斯侧重描写“感受世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作者通过带有褒贬的描写、议论、抒情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再次,成功地运用了悬念的手法。

小说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悬念,随着主要悬念的逐渐解开,过去的事也一件件被翻起,情节一步步向前发展。

另外,采用了象征手法。

如象征性的标题“复活”、“金线”等;不少细节描写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暗示某种意象或预兆,渲染气氛。

40.简析圣地亚哥形象圣地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代表。

作家写出了他在对待失败时观念上的胜利和作为“硬汉”的寓意深刻的悲剧性格。

在他所生活的世界里,结局注定是要走向衰亡。

无论他曾经多么强壮,身体却依然无情地老去。

但他坚持奋斗与抗争,他骄傲地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正是基于这种悲壮感,他体现出了硬了硬汉的价值,维持了人的尊严和意义。

五、论述题41.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典型意义拉斯蒂涅是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

他是外省贵族子弟,不愿埋头读书,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而是想尽快过上挥金如土的生活。

他在鲍赛昂子爵夫人那里接受了社会教育的第一课:“你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

你得不留情地打击人家,叫人家怕你。

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

”她还指点他怎样隐藏真实感情,把贵妇作为踏入上流社会的钥匙。

伏脱冷给他上了第二课:“要弄大钱,就要大刀阔斧地干,要不就完事大吉。

”并且预谋了一个通过杀人和追求银行家小姐获得钱财的计划,伏脱冷的邪恶说教使拉斯蒂涅往社会这个名利场的泥坑深陷了一步。

鲍赛昂夫人退出上流社会,伏脱冷的被抓,使他看到上流社会根本不讲什么感情,只讲金钱和个人利益。

高老头之死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

他看到两对女儿女婿的无情无义和这个社会寡廉鲜耻的真实面貌。

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他也埋葬了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勇猛地投入社会的深渊。

作为被资产阶级腐化的贵族子弟,拉斯蒂涅一步步堕落为野心家的过程和心理变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人们灵魂的巨大腐蚀作用,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

42.《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首先,这是一部气势雄浑的史诗性作品,作家的笔触伸向了广阔的空间,将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与丰富深邃的人物命运水乳交融。

小说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画面极为生动,关于哥萨克习俗细节的描写和民歌民谣的运用,又使得作品充满了顿河乡土气息。

其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极其成功。

关于葛利高里的形象,作家明确表示要通过展示这个形象的“心灵的运动”来体现“人的魅力”。

葛利高里是一个典型的哥萨克青年,他的悲剧首先是和历史因袭的重负联系在一起的。

他一方面具有哥萨克中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战、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于同情心,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哥萨克落后的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盲目崇拜军人荣誉,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治权看得高于一切。

正因为这样,造成了他接受革命的艰难。

他寻找中间道路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一再碰壁。

第三,肖洛霍夫不仅描写人物感情,而且描绘其复杂而细微的心理变化。

如达丽娅生自杀前的心理描写;娜塔莉亚对葛利高里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另外,肖洛霍夫描写人物,始终把他们置于社会生活之中,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

作品中人、社会、自然和谐地构成一个统一体。

人物心灵的变化,反映着历史事件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而自然景物又随着人物心灵的变化而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