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职业行为规范概述》绪论:总体上来说在法学界,这是属于相对来说比较边缘的这样一门课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相对而言,我们对这样的一门课,国内的法学界了解的不是非常的多,甚至说在法学界有一定地位的一些教授,对这样一门课程还有一些偏见。
比如说在几年前的时候,清华大学的法学院的院长王晨光、北大法学院的院长朱苏力,还有其他几个在法学界很有地位的几个教授,在法制办上的一场座谈,谈到法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当时,王晨光提出来,这门课是必须要开的,朱苏力老师对开这样的一门课是持否则的态度,他是这样说的,原话差不多是这样的:有些课我是不主张开的,比如说律师职业道德,因为这门课,凭他在美国的经验来看,开这样的一门课,对法科生不但没什么好处,而且有一些坏处。
它可以让法科生学会打擦边球。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美国的法学院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其他的课程不管是民法、刑法、刑诉法、民诉法这些课程,都是给你的当事人学的,但是只有一门课,就是律师职业道德这门课是给你自己学的。
我们国内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律师职业道德这门课,道德,都是一些非常虚的规范,要诚实、公正,实际上律师职业道德这门课,是一些具体的规则。
这门课的核心,是让律师知道在面临一些道德选择的时候,应该去如何选择。
它不是虚的,不是非常空泛的,是一些比较实的规则。
就是在国家权力非常集中的时候,律师的作用空间就不大,律师和民主政治是相关的。
岳成律师事务所的前主任岳成,他说这样一句话,他说的很有道理,他说律师是民主的象征,律师是法治的象征。
江平说,国家兴、法治兴,则律师兴,是有道理的。
现在世界经济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当然说次贷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美国的经济有问题,但是有一点不要忘记,美国的法学教育,美国的法律服务是世界最好的。
恐怕这样的一个判断没有任何的问题。
另外就是美国所不但在美国,我们现在按照WTO的规定,我们对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还有一个保护期。
当然,将来一旦放开以后,美国所可以动用它很大的力量,在中国很多律师事务所挖人,现在不但我们中国的所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香港、包括欧洲,包括我们近邻日本、韩国,这些律师所都面临着美国所强大的压力。
在法律服务方面,法律副市场方面,美国做的最好,在法学教育上,美国也是最好的。
它的法律服务是最好的,当然它离不开第一流的法学教育。
美国的法学教育是前世界最好的。
首先,美国律师协会ABA,对整个的美国法院是有一个评估的,当然美国由于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它不但对美国的法学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力,它甚至说对美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组成都有一些影响。
为什么职业价值非常重要呢?这样就说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总体说来说,美国的强调职业道德也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在最初的时候,当然它在一开始的话,不说没有发展。
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美国的ABA推出一个律师执业行为示范规则,美国律师职业道德的范本,尽管说对美国各个的州在法律上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美国的各个州,按照美国律师协会这样一个范本,制定的一些职业道德和规则。
比如说我们清除了一些害群之马,就是吊销营业执照,还有其他的一些惩戒,其实这些惩戒本身对律师行业是有利的,但是商业上讲也是有利的。
因为你给整个律师行业,给整个社会是一种非常廉洁、公正的形象。
这对提高它的商业性都是有帮助的。
是有好处的。
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他们就说,所有的其他课程都是给你当事人看的,但是这门课是给你自己开的。
其实美国的这样的一个观念,当然他的法治人数量是最多的,美国的法律有多少人?当然它这个律师是广义的,包括执业律师、也包括法官、也包括检察官,当然它的检察官就我们讲的是政府律师,法官出身都是从律师开始的。
当然也包括大学教法律的老师,这有多少人?100万。
美国广义的律师,法律人有100万人,它的执业律师有80万。
像希拉里当选过美国的百佳律师之一,就是100个最好的律师之一。
当然说,大家也要思考,现在中国的律师有多少人?有13、14万人,其中在北京就占了十分之一。
当然我们感觉整体的竞争,在美国这个地方已经非常激烈了,但是大家想一想,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这个法律服务开发的不够,还是有问题的。
所以100万人,大家不要看数量,中国13、14万律师,大家觉得已经挺多的了,这就相当于牙医一样,你没有这样的一种需求,你没有创造这个需求,80万人。
在美国的纽约一个地方的律师,就超过了中国全国的律师。
但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特别强调这样的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呢?就是我们想的是,在美国第一流年轻人读什么样的专业呢?读的是法律,读的是商业。
它确实是一个精英阶层,但是经营阶层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责任,要对社会承担责任。
美国的法学院有这样的一个规则,如果你毕业之后做老师,或者做法律援助,他就把你的学费给免掉了,高昂的学费。
就是为什么说美国的法科生毕业以后,第一件事是想着去律所,找好的律所去赚钱啊,他要还债。
在总体上来讲,它的法学教育要强调一种精英意识。
另外,它背后还有这样的一个逻辑,大家看一看,就是说美国实现民主要靠法治,法治要运作,需要人民对它抱有信心,人民要对法治有信心,必须首先对法律人有信心,要让人民信赖法律人,法律人必须在实际和表面上都没有违反伦理之事。
这就是法律伦理的重要性。
有这样的一个逻辑。
中心一句话,就是法律职业行为规范,法律职业道德,研究最发达的,理论最发达的是美国,这是一个现实。
这是整个,大家说了,我们可以不情愿,现在整体上美国队整个全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法学教育存在这样的一个影响。
这个很正常。
在法学教育上,所有的国家,都受美国的影响,包括欧洲。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的法学教育都有问题,包括美国也有问题,但是其他国家的问题更大,中国的问题最大。
像韩国和日本,他们现在引进了美国法学院的模式,它是通过缩小法科生,它想培养一个有特权的阶层,人数少了以后,大家都有饭吃,像中国这样,在有40万法科生,这恐怕是举世罕见的。
另外,我们的法学教育有很大问题。
第一,不强调职业技能,第二,也不强调职业价值。
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没有搞清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在哪里。
80万的律师,整体上的法律服务市场已经非常细致了,细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在纽约,在美国很多地方,有专门给宠物案件做诉讼的这样的律师。
甚至说做离婚案件,像我们中国没有,我们律师可能都知道,什么都可以接。
我们的专业性不强,什么都可以做。
实际上它是两个法学教育目标有两个,又红又专。
专是什么?是职业技能,这个技能是基础的技能。
红是职业道德的。
在法学院要教这样的一门课,主要是培养法科生的善根。
这是第一。
第二点,在面临一些道德困境的时候,你要学会选择。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要学会去处理。
第一节律师是维护权利的职业一、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三、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第二节律师的职业角色一、社会律师1. 诉讼代理人2. 仲裁代理人3. 法律咨询人4. 法律见证人5. 争议调处人二、军队律师三、政府律师四、公司律师第三节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和渊源一、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1.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2.律师与第三人的关系3.律师与司法人员的关系4.律师与同行之间的关系5.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的关系6.律师与管理机构的关系规范8.律师在公共事务方面的规范9.律师职业责任规范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渊源1.法律2.司法解释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行业规范6.国际公约7.道德规范第四节国外和我国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制定情况一、国外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制定情况1.美国律师职业行为规范在世界各国中具有代表性2.欧洲各国的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立法在总体上起步比美国晚3.国外的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制定情况的主要特点二、我国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制定与发展1.我国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制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立法层次较多,权限不清(2)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立法缺乏整体规划,互相重叠(3)律师职业行为规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2.未来我国律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发展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1)在律师的行为规范中强化律师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2)健全律师职业行为规范体系,协调相关内容(3)在律师职业行为规范中突出律师事务所的组织行为的规则(4)完善律师职业责任制度《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第一节委托人和律师的关系一、法律能力我们在执业当种,一定不要忘记律师执业的一条红线,就是要以委托人为中心。
就是我们获得委托人信赖的一个基础,为我们职业价值辩护的一个基础。
其实,委托人为中心,在美国有这样一个本书,就是律师和委托人谁说了算的问题。
说到底,在这个关系当中,还是委托人说了算,但是说了算归说了算,律师业不是抢手,为什么?还是对律师执业的定位,就是有三条:第一条,律师是委托人的代理人,第二条,是法庭的一员,第三条是对社会正义负有责任的公民。
如果你把律师看成一种商业,这是对律师执业的一种贬低,律师是一种职业,不是一种商业。
委托人中心的原则,是美国法律职业当中的一项重要的原则。
美国法教育当中,教给学生的一项原则,它要求律师给委托人服务的过程当中,从始至终以委托人的利益和诉求为目标,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你说以当当事人的目标为宗旨,但是你不要忘记,人是易变的,他变的时候,你同样要给他一起去变就可以了,这个委托人中心的原则。
委托人中心的原则,起码要做到以下的几点,第一点,承认委托人的诉求是属于委托人的,并且来源以委托人所处的环境。
比如说这个环境,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个问题,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同样一个问题,一个民工和一个教授能一样吗?另外,你要理解委托人诉求所包含的动机,这个动机也比较麻烦,有时候人口是心非。
他这样说,但他的内心是另外一种状态。
第三,要注意倾听。
要学会听及和委托人一起确立解决问题的思路。
当然,在中国有的时候,我们在案子也比较多,也没有时间,只要签了合同以后,很多律师觉得,有什么可听的,交给我给你办了就完了。
在国外这个倾听有什么好处?按小时收费。
听的时间越长,可能收费就越多,但是我开玩笑。
但是不管怎么说,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功夫。
第四要充分理解,承认委托人是律师和委托人关系的最终的决定者。
要理解他,要设身处地为他想。
另外在确定要求的时候,要注意有一个逐步的过程,就是洞察人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
去慢慢分析确定这样的一个信任关系。
当然我们律师在讲话的时候可能非常有层次,有逻辑。
当时他可能说话的时候,没有逻辑。
前言不搭后语,但是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要学会分辨,你要分清他的要求。
委托人中心说比较简单。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很麻烦的。
要配合他,要去了解它,去完成它。
而不是说一种技艺的展示。
所以,我们也要提倡一种以委托人为中心的理念。
这个理念决定了委托关系的关键所在,律师工作围绕着委托人及其目标的实现,以委托人为中心,意味着委托人享有自治权,有他来决定代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