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设备评级管理办法

电气设备评级管理办法

电气设备评级管理办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办法规定了义煤综能公司电气设备评级原则、评级分类、评级时间、评级程序、评级标准等管理工作内容与方法;1.2本办法适用于义煤综能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标准义煤综能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3 管理的内容及方法3.1 凡属在用的(包括备用的)主要生产电气设备、电气辅助设备等均应参加评级。

正在检修的设备应视为完好设备,停用一年以上的设备,可不参加检查评级。

3.2 设备的检查评级工作,必须定期进行。

3.2.1 各分厂每月20日前,组织操作人员、检修人员、技术人员,对所属生产设备电气系统按评级制度检查评级,并做好检查评级记录。

工艺分厂仅对电气系统的使用性能、完整性进行评定。

电仪分厂对所属设备进行专业性评定。

3.2.2 机电设备部结合全公司设备评级情况,对全厂评级设备进行全面分析、综合、总结。

3.2.3 查出的设备缺陷,分厂按计划分专业完成整改。

不停车可以解决的,分厂及时组织消缺;需停车解决的,由分厂登记到机会检修台账内,并按时上报检修计划,实施计划检修;对严重的设备缺陷,分厂应编制紧急处理预案,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制定对策,尽快检修。

3.2.4 设备的等级评定,分为优级(一级)、良级(二级)、差级(三级)设备。

单台设备得分高于90分(含90分)为“优”,80-90分之间为“良”,80分以下为“差”。

在全厂设备评级中,对设备完好率高的分厂将给予奖励,对差的给予批评考核。

等。

4.评级时间4.1设备大修后一个月内;4.2设备技术状况有明显变化时(如检修后消除了重大缺陷,运行中发生事故异常引起设备技术状况改变)。

4.3新设备投入运行二个月后。

4.4主要设备每季度末五天内,其它设备每年年底前五天评定一次。

设备的检查评级工作,必须定期进行。

5.评级程序5.1机动设备部组织主要电气设备的评级、审核工作。

5.1.1由设备所属部门、班组依据设备当前健康水平,按照评级标准提出设备级别评级申请。

5.1.2经机动设备部专责工程师签署评级意见(级别),再送生产技术部有关专业会审,然后报经机动设备部主任审核批准;5.1.3。

电气辅助设备的评级工作由设备所属部门组织(电仪分厂)。

班组提出设备评级申请,分厂专责技术员审查、设备专责工程师审核会签,分厂主任批准,评级结果报送机动设备部备案。

5.2《电气设备评级审批表》一式三份,班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部各留存一份.5.3专业人员应经常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并及时按规定和要求组织设备评级工作。

6.评级标准6.1一、二类设备(优级、良级)为完好设备6.1.1设备完好率=(一、二类设备总数/设备总数)×100(%)6.1.2一类设备率=(一类设备台数/设备总数)×100(%)6.2三类设备(差级)为不合格设备。

6.3一类设备:经过运行考验、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安全、经济稳发、满发的设备。

6.3.1 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

6.3.2 效率能达到能持续达到铭设计水平或国内同类型设备的一般平均先进水平。

6.3.3 各种主要运行指标及参数符合设计或有关规程的规定。

6.3.4 设备本体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部件的另件完整齐全,腐蚀、磨损轻微。

6.3.5 附属设备技术状况及运行情况良好,能保证主要设备安全运行和出力、效率。

6.3.6 保护装置、信号及主要的测量仪表、记录仪表等完整良好、指示正确、动作正常。

6.3.7 主要的自动装置能经常投入使用。

6.3.8 主要的标记、编号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6.4二类设备:是基本完好的设备,虽个别部件有一般性的缺陷,但能保证安全、稳发、满发,效率也能保持在一般性水平。

6.5三类设备:是有重大缺陷的设备,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出力降低、效率很差、“七漏”严重。

主要电气设备的评级参考标准见附录A;辅助电气设备的评级参考标准见附录B。

各专业在评级时应严格对照“评级标准”,逐条进行检查比较,认真评定设备级别。

7.评级原则7.1 设备评级必须从实际出发,以运行考验为主要依据,全面反映设备的技术状况,评级时应全面考虑主设备本身和所属辅机(系统)的技术状况,运行情况及其对机组安全运行和出力的影响。

机组的个别仪表或自动装置的准确程度或可靠程度较差,可以不作为评三类的条件。

7.2 有下列情况时,可以考虑修改设备的铭牌出力。

7.2.1 经过鉴定或验证,设备确实不能达到铭牌出力运行,如改变周波运行,改变参数运行的机组等。

7.2.2 由于设备陈旧、部件老化以及设计上、制造质量上有重大问题、不能达到铭牌出力、同时恢复铭牌出力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

7.2.3 参数不配合、或由于期它条件的限制(如煤种与设计不符)达不到铭牌出力、而且改变运行条件的可能性不大,必须长期降低出力运行的。

7.2.4 修改设备的铭牌出力,须由设备所属班组技术员、专业专工提出报告,经部门主任核准后、报生产部审核、副总工程师或生产副厂长批准,修改主要设备铭牌出力时,须报公司等上级部门批准。

7.2.5 在正式修改铭牌前,不能达到铭牌出力的设备一般应评为三类,批准修改铭牌出力后,可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重新评级。

7.2.6 由于填平补齐工作未完、或设备运行条件与设计不同、某些设备暂不能达到铭牌出力后,可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重新评级。

7.3 各部门和专业都应发动和依靠员工,狠抓设备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对评为“三类”的设备,制定相应措施,监视设备运行,并及时安排检修,消除设备缺陷,尽早使设备“摘帽”升级。

各专业在进行设备评级的同时,应制订出三类设备升级规划,全厂每年制订设备整治滚动计划时应将设备升级列为整治的重要内容。

7.4 在提高设备完好率的工作中,要坚持多快好省的原则,贯彻勤俭企业的方针,对设备要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要积极提高检修工艺质量和运行操作水平,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科技活动,努力消除重大缺陷和各种隐患,防止和杜绝追求外观,不惜工本,不加分析地盲目拆换部件。

8.设备评级报表内容8.1 设备名称、上期和本期评级的结果。

8.2 各类设备的总数(台数),设备完好率和一类设备率。

8.3 三类设备的名称、原因和升级打算。

8.4对主要辅助设备和辅助设备因故障不能投用时,检修人员在一周内不能解决,运行部、燃料部有权将此设备改为三类设备,直到缺陷彻底消除,设备投入运行后,恢复原来的评级。

附录A(补充件)电气主设备评级标准1.变压器、GIS组合电气1.1一类设备1.1.1.持续地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数值或上层油温不超过85℃。

1.1.2.线圈、套管和绝缘油等的试验均符合部颁“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定。

1.1.3.部件和零件完整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和卡涩现象。

1.1.4.冷却装置正常,散热器及风扇齐全。

1.1.5.电压、电流、温度表等主要表计完好准确,差动、过流保护、瓦斯继电器、防爆装置等主要保护及信号装置完好,动作可靠。

1.1.6.一、二次次回路设备绝缘及运行情况良好。

1.1.7.变压器本身及周围环境整洁,照明良好,必要的标志、编号齐全。

1.1.8.不漏油或稍有轻微渗油,但外壳及套管无明显油迹。

1.1.9 SF6气体密闭性及其它指标均达到生产厂家规定指标要求1.2二类设备1.2.1.经常能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数值或上层油温不超过95℃。

1.2.2.线圈套管试验符合“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定,绝缘油的介损比规程规定的稍有增大或呈微酸反应。

1.2.3.部件和零件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接触电阻稍有变化,不影响安全生产。

1.2.4.冷却装置运行正常,不影响变压器出力。

电压、电流、温度表等主要表计完好准确,差动、过流保护,防爆装置等保护和信号装置完好,动作可靠,瓦斯继电器未投入跳闸。

4.2.5.一、二次回路设备运行正常。

4.3三类设备达不到二类设备的标准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4.3.1.达不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

4.3.2.线圈或套管绝缘不良,需降低预防性耐压试验标准的。

4.3.3.漏油严重。

4.3.4.部件、零件不全,影响出力或安全运行。

4.3.5.分接头开关的电气或机械性能不良,接触电阻不合格或卡涩。

4.3.6.差动保护或电压保护不可靠。

4.3.7 SF6气体密闭性及其它指标有两项级以上未达到生产厂家规定指标要求4.3.8.有其他威胁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

附录B(补充件)电气辅助设备评级标准1.电机设备(包括各式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1.1一类设备1.1.1.设备持续地达到铭牌出力,能随时投入运行。

1.1.2.设备性能良好,温升不超过规定,振动达到优良好标准,直流电机电刷不跳动,无过热,整流子无火花。

1.1.3.设备零件部件完整齐全,装配良好,冷却系统完整,冷却效果良好。

1.1.4.绝缘良好,各项试验符合试验规程规定。

1.1.5.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指示准确;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好,动作可靠,二次回路图纸与实际相符。

1.1.6.设备及线圈端部无油垢,轴承和密封瓦运行正常不漏油。

1.1.7.标志及编号清晰齐全。

1.2二类设备1.2.1.设备能达到铭牌出力,并能随时投入运行。

1.2.2.温度、振动合格。

1.2.3.部件、零件完整;装配良好或有个别轻微振动,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1.2.4.电气绝缘基本良好,定期预防性试验中个别项目不完全符合规定,但数值较稳定,不降低耐压试验标准。

1.2.5.主要表计完好准确好用,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完好,动作可靠,二次回路图纸基本齐全,与实际相符。

1.3三类设备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或定子线圈绝缘不良,因而降低耐压试验标准或转子有缺陷,要求监督使用的设备。

2.电气设备(除变压器、GIS组合电器)包括高/低压柜、交直流系统、UPS、照明、防雷接地、电动机、电表计量装置、综合保护系统、蓄电池等电气设备)。

2.1一类设备2.1.1.设备达到额定出力,满足实际需要,技术性能良好。

各种参数符合设计要法语。

2.1.2.设备部件、零件完整齐全,工艺装配及机械性能良好,动作可靠,无卡涩现象。

2.1.3.绝缘良好,线圈、套管、瓷件和绝缘油等各项试验均符合规程规定。

2.1.4.各触头、接点接触良好,温度正常。

2.1.5.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良好,动作可靠,二次回路图纸齐全与实际相符。

2.1.6.注油设备不漏油,充气设备不漏气。

2.1.7.设备整洁,油漆完好,标志编号齐全正确。

2.2二类设备2.2.1.设备达到额定出力,满足实际需要,技术性能良好,各种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2.2.2.设备部件零件基本完整齐全,工艺装配及机械性能合格,动作可靠,无卡涩现象。

2.2.3.绝缘合格,各部件主要试验符合规程要求,或个别试验项目达不到要求,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