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同步练习1.给加粗的字注音。
攫()取馈()赠厌倦()停滞()2.根据拼音写汉字。
zhān()望yì()测陷 jǐnɡ()liáo()望领 yù()赏心 yuè()目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1)失败和胜利,以及梦想、臆测、幻想,无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益处。
臆测:。
(2)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
馈赠:。
5.文学常识填空。
《人生》作者是,他是(国家)的文学、家。
●课内语段阅读。
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人都必须去攀登的。
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
这座高塔是中空的。
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
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肯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
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
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
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
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
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
而且,还有一些人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
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地方。
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忘记了现时的各种事件。
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
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在人们眼前,还有一个无穷无尽地延伸开去的广阔领域,就像撒旦在高山上向救世主所显示的那些王国。
对于那些在一生中永远感到饥渴的人,渴望着征服的人,人生就是这样:专注于攫取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更充分的经验,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
军事远征诱惑着他们,而权力就是他们的乐趣。
他们永恒的愿望就是使他们能更多地占据男人的头脑和女人的心。
他们是不知足的,不可测的,强有力的。
他们利用岁月,因而岁月并不使他们厌倦。
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
好像鲑鱼迎着激流,他们天赋的本性就是迎向岁月的激流。
然而还有这样一种工场──劳动者在这个工场中是如此自在,终其一生,他们就在那里工作,每天都能得到增益。
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变老了。
的确,对于他们,只需。
要不多的知识和经验就够了。
然而还是有许多他们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他们了解最深、见得最多的。
在这个工场里生活变了形,变得美好,过得舒适。
因而那开始工作的人知道他们是否能成为熟练的大师只能依靠自己。
一个大师知道,经过若干年之后,在钻研和精通技艺上停滞不前是最愚蠢的。
他们告诉自己:一种经验(无论那可能是多么痛苦的经验),一个微不足道的观察,一次彻底的调查,欢乐和忧伤,失败和胜利,以及梦想、臆测、幻想,无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益处。
因而随着年事渐长,他们的工作也更重要更丰富。
他们依靠天赋的才能,用冷静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路,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他们相信在工场中,他们能够做出有益的事情。
他们的工场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已够大了。
它的空间已足以使他们在其中创造形象和表达思想。
他们是够忙碌的,因而没有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沙子总是在那儿向下漏着。
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5.请你试着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6.“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什么?7.第2段中“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这里“上”具体指什么?8.第3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请你用两个成语概括这句话的含义。
●课外语段阅读。
人生是立体的①人不仅能创造工具,而且能创造自己。
比如:人生之长、宽、高这三个尺寸,便是我们自己建造起来的。
②人生的长度或曰寿命,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人生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而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健康的主人。
他们是以无节制的行为违反健康的行事,这就是以自己的情欲背叛了健康。
”真不愧为古希腊首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话与现代健康观何其相似!他的话令人想起当今世界卫生组织的警告:疾病,60%是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即来自不良的生活方式。
你欲得到健康、享有长寿吗?请按巴尔扎克的“秘诀”:“有规律地生活”,自己去创造它们吧。
③人生的宽度或曰视野,是自己创造的。
见多识广能够以往知来,以古知今,以见知隐,以微知著,以近知远,以一知万。
博学广涉之士翱翔于何其广阔的时空!人生宽度太窄,就成了狭缝——烦恼,也是人自己制造的。
心理学家指出,烦恼有60%是因无知(或无才、无识)引起的。
人生的深度或曰成就,是自己创造的。
拿破仑一世说:“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世上绝无这样的人”。
教育家、心理学家大体上认同:对于一个人的成就智力因素的贡献只有20%,而非智力因素的比重即占80%。
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一代又一代伟大科学家,集人类优秀综合素质于一身,生发令人惊异的想象力,推动科学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④成功与幸福人生的极致,具有令人向往的长度、叹为观止的宽度,以及惊世骇俗的深度,意大利有句谚语:“应当以事业而不应当以寿命来衡量人的一生。
”人生之成功与幸福是可以度量的,它等于人生长度、宽度与深度三者的乘积,或可将它称为“人生容积”。
人生容积越大,里面盛装的成功与幸福就越丰富,越醇厚、越甜蜜。
⑤伽利略的人生宽度让人惊讶。
他不仅在天文学、哲学、数学。
物理学诸领域均有建树,而且深爱音乐,还曾创作滑稽戏,并在剧中扮演角色。
伽利略于1642年离开人世,但他的人生长度仍在延续:即使当年将他判为罪人的教会,也不得不于1979、1980年两次认错,纠正那个不公正的审判。
这是一个拥有巨大容量的人生,容纳着银河与太阳,容纳着木星和月亮,容纳着许多运动学定律,容纳着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⑥在谈论人生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将目光聚焦于“想象力”。
人生还与想象力有关吗?人生深度的不同,源于想象力的差异。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认为,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的确,人们至今知道他、记得他,不是因为他曾享有82岁的长寿,而是因为他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那》《复活》那样的深刻作品。
法国作家雨果比托尔斯泰年长26岁,也活到83岁,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想象就是深度。
成功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拥有丰富生动、深刻奔放的想象力。
⑦人生多种多样:欢乐幽默或愁苦抑郁,成功充实或平淡无奇,丰富多彩或音调乏味。
拥有怎样的人生,拥有多大的人生容积,不是父母所遗传,也不是他人所赠与。
立体的人生,全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懂得了这一点,人人都能争取更大的人生容积,人人都能创造一个充满欢乐、拥有成功、丰富多彩的人生。
9.文中“人生的容积”指的是什么?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1.“它等于人生长度、宽度与深度三者的乘积”这句话阐述的思想内容是什么?12.请就“人生深度的不同,源于想象力的差异”这句话写下你的批注。
答案1.juékuìjuàn zhì2.瞻臆阱嘹域悦3.⑴主观的无根据的推测。
⑵赠送礼品4.勃兰兑斯丹麦评论5.作者以登高和人地作比喻,讲述他对于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只要专注于从事有益的劳动,就会感到生活的意义。
6.人在不断走向死亡,一般人很难活到百岁。
这里“粉身碎骨”是委婉的说法,不含贬义。
文中的意思是生命匆促而短暂,人应该努力奋斗。
7.人生的更高境界。
8.骄傲自满;盲目乐观。
“忘记了留在他身后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即指骄傲自满,“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即指盲目乐观。
9.人生之成功与幸福。
(成功与幸福人生的极致)10.立体的人生,全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11.人生容积越大,里面盛装的成功与幸福就越丰富,越醇厚、越甜蜜。
(意似或意同即可)12.(可就理解赏析、阅读感悟、主题把握、修辞运用等方面去写批注。
如:这句话形象的写出了想象力越丰富,成就就越大;想象力越贫乏,成就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