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共5面(P281--P286) 单元作业:共4题 (一,题69、70、71。 二,题24)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更 年 期 的 含 义
在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 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 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年龄在50 岁左右,女性早于男性。又称“第二个 青春期”。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共13面(P258--P271) 单元作业:共12题 (一,题6、11、45、50、74、 97、99。 二,题17、19、20、21、 29、32)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生长发育的第二加速期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被称 为人生的第二生长高峰,或第二加速期。 这个时期儿童的身体外型(如身高、体重、 肩宽、胸围及头面部)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生理机能(如肌肉、脑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 统)有所增强,性器官发育与性机能成熟。
获得亲密感 克服孤独感
• 成年中期(25~50岁)
• 成年后期 (50岁后 )
获得繁衍感 克服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 克服厌恶感
关心品质
贤明品质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把握家庭教育的特点 1. 家庭教育关系的特殊性
2. 家庭教育感受的早期性
3. 家庭教育影响的长期性
4. 家庭教育的社会联系性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共7面(P287--P295) 单元作业:共5题 (一,题26、60、67。 二,25、26)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长寿老人的心理特征
• 心平气和 和者长寿
• 适度用脑 延缓衰老
• 乐观豁达 益寿延年
老人的良好心态 •操心,不烦心。 •劳神,不伤神。 •生气,不怄气。 •自信,不自傲。
青春期教育
要求男孩子
⒈理解女同学的生理、心理特点;
⒉主动关心帮助女同学; ⒊有保护女同学的责任感; ⒋有道德规范的自制能力。
青春期教育
要求女孩子
⒈举止端庄、持重、得体、大方;
⒉避免流露对异性过分热情、亲近;
⒊理智地谢绝异性的爱慕、追求;
⒋敢于反击异性的挑逗和侵害。
第五节 青春期发育的心理发展
高分中学生的共同特点
2、整洁的仪表
4、流利的语言 6、愉快的表情
8、端庄的姿态
站立有相 落座有姿
行走有态 举手有礼 下蹲有度
(四)西装
男士在重要、正式场合着西装。 着装时注意: (1)摘去袖口上的商标。 (2)内衣领的高度不能超出衬衫领口。 (3)打领带。 (4)上衣钮扣的结法有讲究。 (5)口袋不要装得鼓鼓囊囊。 (6)“三色原则”。在正式场合,着装颜色总体 控 制在三种之内。 (7)穿皮鞋。除穿白皮鞋外,不宜穿白色袜子。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库伯勒-罗丝对死亡过程的阶段划分
否认 愤怒 讨价还价
抑郁
接受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频死体验”
【美】雷蒙德 ·穆廸博士
1.明知死讯 5.灵魂脱体 9.孤独无助
2.体验愉悦 6.语言受限 10. 他人陪伴
3.奇怪声音 7.时间消失 11.出现亮光
4.进入黑洞 8.感官灵敏 12.回望人生
8.
9.
对孩子要表扬为主;
对孩子要同样的爱,不要偏爱;
10. 情绪要稳定。
父母对子女态度与子女未来性格的相关 支配型~消极、顺从、依赖性、缺乏主动精神 娇宠型~幼稚、任性、神经质、温和
漠视型~攻击、不安、冷酷、能自立
专制型~反抗、依赖性、顺从、不安 民主型~合作、独立、直爽、敢说实话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 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 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 本的教育方法。
交友:和衷共济
国际:和平共处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尊重上级是天职 尊重同级是本分 尊重下级是美德
尊重客人是常识
尊重对手是风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 • 国家:富强 • 社会:自由 • 公民:爱国 民主 平等 敬业 文明 公正 诚信 和谐 法治 友善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13.边界阻隔 14.生命归来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人格的概念
完整的人格,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 人格倾向性两个方面。 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 性格。 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中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
人格特质相对保持稳定,人格变得 较为成熟,其特点:
☆内省日趋明显 ☆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苏】马卡连柯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身教重于言教家族:一 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 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 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 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 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 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 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 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 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
君若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若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若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第七节 中年期的“同行是冤家”为“同行是一家” 变“象棋思维”为“跳棋思维”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注重仪态 文明交往
1、健康的体格
3、安祥的举止 5、适当的礼节 7、文雅的风度
•依附性强而自理能力差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共8面(P272--P280) 单元作业:共4题 (一,题7、16、19、32)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简述帕瑞对青年期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
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门和西尔斯研究“超常 儿童的才能发展”表明:早期智力超常并不能 保证成年以后具备杰出的才能,卓有建树;一 个人的能力大小同早期的智力高低关系不大; 有才能、有成就的人并不都是教师和家长认为 十分聪明的人,而是那些长年锲而不舍,精益 求精的人。这项研究成果,是从1921年开始, 对1528名智商超过130的中小学生,追踪观察 半个多世纪,在特尔门去世后,由西尔斯继续 进行研究而取得的。荣获美国心理学协会“卓 越贡献奖”(1976年)。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学生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 平均时间是: 5 ~ 7岁 15分钟左右 7 ~10岁 20分钟左右 10~12岁 25分钟左右 12岁以上 30分钟左右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注意力的组织 1、培养自觉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轮换。 3、保持正常的工作速度。 4、只有教师注意学生,学生才会注意教师。 5、防止过于疲劳和其他分散注意的因素。
最为复杂
(1)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 既竞争又合作
(2)与父母的关系 需赡养、照顾、沟通情感,婆媳关系较 难相处 (3)与子女的关系 当家庭成了“空巢”,会有寂寞感 (4)与朋友的关系 数量少于青年期,亲密程度高于青年期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和 谐
传统:以和为贵 为人:和蔼可亲 邻里:和睦相处 家庭:和美幸福 世道:政通人和 从商:和气生财
压抑
升华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告诉自己四句话
失败并不表明你是一个失败者,它只 是表示你尚未成功. 失败并不表示你一事无成,而是表示 你已学到了一些东西. 失败并不表明你愚蠢,而是表示你可 能更聪明. 失败并不表示你要放弃,而是表示你 应该更加努力.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中年人人际关系的变化特点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下)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春发育期
0~3岁
3~6、7岁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17、18~35岁
35~60岁 60岁以上
6、7~12、13岁
11、12~18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各个年龄阶 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有普遍意义,并非 个别人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并非特 殊人的)、本质的(有规律性的,并非偶然 的)心理特征。
1、专心致志集中注意; 2、认真观察感知清晰; 。 3、加大毅力增强信心; 4、讲究方法勤学巧记; 5、反复读写试着背默; 6、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7、利用联想帮助回忆; 8、搭配得当防止干扰; 9、科学用脑劳逸结合;10、开动脑筋加强理解。
North
West
NEWS
South
East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简表)
• 婴儿前期(0~2岁) 获得信任感 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 婴儿后期(2~4岁)
• 幼儿期 • 童年期
(4~7岁) (7~12岁)
获得自主感 克服羞耻感
获得主动感 克服内疚感 获得勤奋感 克服自卑感
形成角色统一性 防止角色混乱
意志品质
目标品质 能力品质 诚实品质 爱的品质
• 青少年期(12~18岁) • 成年早期(18~25岁)
(1)有坚定信念
(3)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5)玩、学转换快
(2)抗挫折能力强
(4)善于总结 (6)勤奋是第一要诀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极须帮助戒“网瘾”的孩子的
共同心理特征
• • •
没有理想 敌视父母 不爱学习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少年犯的心理特点
•以我为中心意识很强 •感情脆弱 承受挫折能力差
李燕杰教授讲学的“四 要”
要有小说一样的情节,
要有戏剧一样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