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具体应用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具体应用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塞缪尔·布鲁姆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毕生的突出贡献。

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分类学),包涵认知、情感和技能领域的知识。

一、认知领域
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中,布鲁姆和大卫·克拉斯沃尔合作撰写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分成六个阶层,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其中知识是最低的阶层,评价是最高的阶层。

2001年修订版将教育目标分成两个维度:
(一)知识内容维度:将知识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类。

各领域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认知过程维度:学生的认知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层次。

学生学习每一类知识都有可能经历认知过程的若干维度。

因此布鲁姆设计了分类表(如下表所示),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可以将自己确定的教学填写到分类表中,以便清晰认知自己的教学究竟在培养学生的哪个方面。

二、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内化。

修改后的分类可以帮助教学设计者和教师编写和修改学习目标。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在努力解决关于教育、教学和学习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四个基本问题分别是:
1.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教学时间内,什么值得学生学习?(学习问题)
2.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高层次上进行学习?(教学问
题)
3.如何选择或设计测评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信息?
(测评问题)
4.如何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一致性问题)
教学中利用目标分类学可有助于教师思考这四个基本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