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物馆(期末考试知识点)

博物馆(期末考试知识点)

博物馆知识点总结一:重要知识点1:“三部一室”制指: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和办公室2:博物馆方法学:是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3:20世纪50年代,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标志是:北京三大馆的建立4:1995年,在我国贵州六枝特区隆戛乡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即:梭嘎生态博物馆5:藏品管理的一般程序是:搜集、接收、鉴选、登记、编目、入库、保管、提用、注销、核对、统计等6: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7:博物馆特征: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8: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时期,博物馆事业完全成了殖民地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1935年6月建立了所谓:国立博物馆9:澳门的博物馆大多是:专题性博物馆,规模不大,反映了中葡文化的多元共生和互补互立性10:成立于1846年史密森博物院,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机构,被称为“博物馆王国”,拥有16个博物馆和1.39亿件文物标本和工艺品,是世界级的学术研究中心、文化中心及艺术中心。

11: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博物馆在世界各地成倍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增长速度12:1868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会士韩德在上海创办徐家汇博物:,每日午后准人参观,不收费,后来改名为震旦博物院。

13:17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这就是1682年向公众开放的是:潘提翁神庙14: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带来深重灾难,但在此时期也在西部兴建了一批新的博物馆。

1943年12月在重庆建立了:中国西部博物馆15:博物馆与其他文化机构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实物性填空题1.(专门博物馆)是把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些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2.前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瑞士博物馆学者马丁〃施尔对博物馆学学科建设问题指出,作为科学,首先要有(专业语汇体系),第二要有(逻辑体系),第三要有(学科独立性或排他性)。

3.1955年出版的(《苏联博物馆学基础》)总结了苏联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博物馆事业的经验,在东欧和中国有较大影响。

4.一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有效地使(收藏品)和(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

5.新中国成立以来,博物馆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类型划分也有了发展,目前,我国通常将博物馆划分为(综合性)、(纪念性)和(专门性)博物馆三类。

6.1998年,国家文物局开始评选年度(十大精品陈列),促进了各馆对提高陈列展览水平的关注。

7.1982年3月27日成立的(中国博物馆学会)是中国博物馆届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举办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开展了为博物馆提供咨询、培训专业人员和技术援助等活动。

8.(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艺术品荟萃之所,收藏着自7世纪至18世纪的11余万件伊斯兰艺术珍品。

9.一般而言,博物馆学应该既研究微观的博物馆系统,又研究宏观的博物馆事业,但其中(微观的博物馆系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

10.(故宫博物院)是一所以历史建筑及宫廷原有珍藏为中心的综合性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11.每年的五月十八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12.20世纪50年代,博物馆学的特点是以(苏联博物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范式,指导中国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

13.博物馆是近代兴起的社会文化事业,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和(纪念意识)。

14.在日本的《博物馆法》和有关规定中,根据性质、设施条件、开放天数等标准,将博物馆分为(登录)、(相当)、(类似)三个级别。

15.1982年3月27日成立的(中国博物馆学会)是中国博物馆届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举办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开展了为博物馆提供咨询、培训专业人员和技术援助等活动。

16.自从英国博物馆学家赫德森撰写《80年代的博物馆》以来,(经费短缺)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博物馆的普遍性问题。

17.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博物馆,是1912年由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在北京国子监旧址筹建的(国立历史博物馆),任命胡在缙为主任。

二:名词解释1博物馆: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我国认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的特点有:实物性、直观性和广博性。

作为博物馆,其基本功能:有藏品;有基本陈列;向社会公众开放;有经营管理藏品,开展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

博物馆以藏品和基本陈列内容分为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综合博物馆和其它博物馆。

我国博物馆总的分成三大类:综合性、纪念性和专门性。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博物馆起着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研究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重要作用2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类型,它是在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与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由乔治·亨利·里维埃在1971年国际博协第9次大会上首次提出;基本理念是博物馆和社区应与生活的各方民联系起来;生态博物馆主要分布于法国、加拿大3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博物馆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的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4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非政府性博物馆专业组织,简称“博协”,成立于1946年11月16日。

宗旨是:促进博物馆学以及与博物馆管理和运行有关的其他学科的发展;1983年7月,中国博物馆学会代表团出席了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博协第13届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加入国际博协,并于同年建立了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5: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1935年成立于北京。

由袁同礼、马衡、傅斯年倡导成立。

其宗旨为研究博物馆学术,发展博物馆事业,并谋博物馆之互助。

1936年召开第一届年会。

1937年“七七事变”后,会务陷入停顿。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北京复会。

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解散。

6: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由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倡议,于1982年创立。

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学术活动,提高博物馆的业务和学术水平;开展国际间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增进同国外博物馆工作者的联系,编辑会刊、通讯;编译博物馆学专著、资料。

会刊为《中国博物馆》7:《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

1984年创刊。

此刊是唯一反映中国博物馆工作和学术研究的理论性刊物。

其主要内容有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陈列、保管、社会教育和有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经验总结等。

读者对象是博物馆工作者、教学人员、研究者和爱好者。

8山东孔子庙堂: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为了纪念孔子的业绩,传播他的思想,特命将曲阜阙里孔子故居中的三间住房作为孔子庙堂。

室内陈列孔子的衣冠琴书和他所坐的车。

每年按一定时间举行纪念活动,供人观瞻。

孔子庙堂经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宋代已基本扩建成具有今日规模的古建筑群。

孔子庙堂是中国最早的纪念性博物馆。

9:亚历山大城缪斯神庙:又名缪斯神庙。

公元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建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

是西方最早的博物馆。

其由大厅、研究室组成,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

它吸引了各地学者、作家来此研究,如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

这个博物馆存在几个世纪后,毁于战火10南通博物苑:中国地方性博物馆。

民族实业家张謇于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建立。

它是目前保存下来的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博物馆,位于江苏南通市。

建筑包括中馆、南馆、北楼和东楼。

苑内有4个陈列馆,陈列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文物与标本。

苑内文物标本来源于各地人士和寺院的捐赠,售予。

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南通,藏品大部分遭劫掠。

1949年以后开始修复博物苑。

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开中国博物馆史上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1:张謇:19世纪末,戊戌运动失败后,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903年,张謇赴日本考察实业与教育,参观日本馆后深受启发,回国开始筹建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开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对于文物非常重视,也十分重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是国家重要学术部门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助手。

广泛收集藏品,妥善保管,做好登记,重视管理。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吸收外国有益经验,对我国初期博物馆的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他的开创经验是中国博物馆学的可贵经验。

12蔡元培: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他是继张謇之后,从理论上阐扬博物馆社会价值的第一人;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组织主持在北京国子监旧址筹建第一个国立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13:震旦博物院:震旦博物院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的博物馆;1868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韩伯禄创建;位于上海徐家汇,属于法国耶稣会在上海举办的文化事业,主要收藏动植物自然标本;每年来此学习的学者很多,该院经常选择标本中有特色的,分寄世界各处,以供专家考订14:史密松学院: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于1846年由英国科学家J.史密森捐款建立。

设有董事会。

它领导下的机构有:美国艺术档案馆、弗里尔艺术馆、国际交流服务社、赫什霍恩博物馆、国家航天和航空博物馆、国立历史和技术博物馆、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国立动物园、放射生物学实验室、科学情报交换所、史密森天体物理台、史密森热带研究所、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等。

它还以史密森研究院名义出版一份月刊。

其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群和重要的科研中心。

15:故宫博物院: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位于北京天安门北面,系明清两王朝的皇宫旧址。

1925年10月10日宣布成立。

文物主要来源于清王朝宫廷中的旧藏,总数达百万件之多。

其为中国文物收藏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博物馆。

除了收藏明清两代皇帝、后妃的生活用品和明清典章制度用具以及宫廷的奇珍异宝外,还收藏有大量历代文化艺术作品,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艺术有很大的价值。

其基本陈列分为宫廷史迹原状陈列和各种艺术藏品的专馆陈列两种形式。

此外,还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如“敦煌艺术展览”等。

出版的定期刊物有季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双月刊《紫禁城》和《故宫学刊》三种。

16:博物馆之友:博物馆事业爱好者的公益性团体。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友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