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召回事件浅析

汽车召回事件浅析

汽车召回事件浅析近年来汽车召回事件屡见不鲜:2002年5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决定召回200万辆存在点火器隐患的汽车2004年VOLVO公司召回旗下汽车S60、S70、S80零部件回转杆系;2007年上海大众召回2440辆帕萨特领驭;自2009年起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开始在全球召回旗下汽车逼近千万辆;2010年汽车行业各大豪华轿车宝马召回35万辆涉及劳斯莱斯、尔沃召回部分进口沃尔沃C30汽车、上海通用召回部分进口凯迪拉克SRX及24136辆品锐。

经由上述事件不由得不让人深思,这一起起召回事件又有何含义呢?他们揭示着什么呢?本文即以此作出发点对此浅显地分析一番。

一、关于汽车召回制度首先何谓汽车召回制度?汽车召回制度(recall),就是投放市场的汽车,发现由于设计或制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符合有关法规、标准,有可能导致安全及环保问题,厂家必须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该产品存在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改善措施等,提出召回申请,经批准后对在用车辆进行改造,以消除事故隐患。

汽车召回制度始于60年代的美国,美国的律师拉尔夫发起运动,呼吁国会建立汽车安全法规。

他努力的结果,就是《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

该法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公开发表汽车召回的信息,且必须将情况通报给用户和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免费修理。

1969年5月,美国媒体抨击欧洲和日本车商私自召回缺陷车进行修理,特别指出蓝鸟漏油和丰田可乐娜刹车故障问题。

6月1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这个消息后,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

同年8月,日本运输省修改了《机动车形式制定规则》,增加了“汽车制造商应承担在召回有缺陷车时公之于众的义务”的内容。

而召回指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的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缺陷的过程,包括制造商以有效方式通知销售商、修理商、车主等有关方面关于缺陷的具体情况及消除缺陷的方法等事项,并由制造商组织销售商、修理商等通过修理、更换、收回等具体措施有效消除其汽车产品缺陷的过程。

由此不难看出汽车召回制度是要求厂家还有义务让用户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维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诚然现在拥有汽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因此汽车的安全和质量是厂家必须保证的。

目前实行汽车召回制度的有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

中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4年3月15日正式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发布。

其次如何实施汽车召回制度呢?在国际上汽车召回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很少通过发布政令的方式来进行强制性的商品召回,而是鼓励生产厂商自行进行商品召回。

只有当问题商品对消费者构成严重威胁,或生产厂商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时,才会通过法律手段强制生产厂商实行召回。

通常,厂商在发现缺陷时,会首先拟定一份新闻通告,说明产品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导致的危险,要求消费者尽快送还问题商品。

新闻通告一般首先送往法新社,经其播发后,全国主要报纸一般都会予以转载。

与此同时,厂商还会以广告的方式在广播、电视以及影响较大的地方报纸和专业杂志上(如汽车杂志)发布召回通告。

当然,对于汽车和大型家用电器,由于商家一般都会保留消费者的姓名和地址等资料,因此也可以直接通过投寄信件的方式进行通知。

近年来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一些网站上也长期登载商品召回信息,如CEPR(欧洲风险预防中心)的网站就是这个领域的专业网站。

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共同制定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4年03月16日颁布,于2004年10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

国家质检总局作为主管质量工作的部门,根据《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前社会实际需要,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并经过在互联网和报纸上公开征求意见,召开由各方代表参加的立法听证会等程序,使这项立法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认同。

相信这个规定对保护消费者和车主的合法权益,督促汽车经营者提高质量水平,促进全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将起到积极作用。

颁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对于汽车产品缺陷的认定由专门成立的专家委员会负责。

据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于献忠介绍,为了使缺陷汽车管理制度建立在科学、客观、公正的基础上,质检总局将选择具有客观性、公正性的检验机构,组织建立专业配套的专家委员会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必要时委托进行有关汽车产品缺陷的调查、技术检测和确认等项工作。

目前,上述工作已有初步方案。

此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对于有关专家作伪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或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的,取消其相应资格,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颁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为企图隐瞒缺陷的汽车制造商制定了惩处办法,除必须重新召回,通报批评外,还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据起草这部规定的有关专家介绍,制造商发生下列三种情况将受到惩处:一是制造商故意隐瞒缺陷的严重性;二是制造商试图利用本规定的缺陷汽车产品主动召回程序,规避主管部门监督;三是由于制造商的过错致使召回缺陷产品未达到预期目的,造成损害再度发生。

另外,制造商拒不执行指令召回的,将被暂停或收回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证书。

对境外生产的汽车产品,将停止办理缺陷汽车产品的进口报关手续。

在缺陷汽车产品暂停进口公告发布前,已经运往中国尚在途中的,或业已到达中国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缺陷汽车产品,应由进口商按海关有关规定办理退运手续。

那么成效又是如何?汽车召回制度,在中国正走向成熟。

自2004年3月实施召回制度以来,全国共有31家国内外生产厂家进行了74次主动召回,召回车辆666304辆。

去年召回次数就几乎占到一半。

随着召回制度走向成熟,汽车生产厂家也不再忌谈召回。

不少厂家在向质监总局提出召回申请的同时,已经把解决方法同时提交。

同时,前两年,不少厂家利用召回行动作秀甚至进行营销的行为几乎绝迹。

厂家对召回制度抱以更加积极、负责的态度,经销商配合的热情也更加强烈。

汽车召回制度在目前面临着新的难题——召回率较低,车主参与热情不高。

召回制度实施后第一个“吃螃蟹”的一汽轿车召回马自达6,当时的召回率高达95%。

但现在的召回率不断下降,大约只有30%。

不少车主的车型只要不是涉及到发动机或者是安全配臵问题,一般不会第一时间到经销商处实施召回检修,而是趁保养或维修的机会才到经销商处检修。

此前,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在工作中将继续完善汽车召回制度,争取在立法上有所突破。

由此推断,国家将加大召回监管力度,车主的利益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二、由汽车召回事件引发的感想一起起汽车召回事件不由得让人产生一些想法,召回汽车的公司动辄数千上万辆车召回,更有甚者丰田汽车在2009年至今召回超过800万辆汽车,众所周知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汽车业一向以高技术含量和高品质在全世界享有声誉,其品牌号召力是其最大的资本之一,然而却有一起又一起召回事件让人不禁对其质量长生怀疑,但是像日本这样一个以高品质、高技术含量著称的工业行业都引起质疑那么又有谁会对我国这样一个工业并不是很发达的国家的工业产生百分百的信任呢?那么丰田汽车到底出了哪些问题呢?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其实呢?“丰田的症结在于过度的国际化,以及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出现问题。

”日本富士通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柯隆称。

过度国际化的表现在于,由于产能的急剧扩张、在海外建厂生产的需求膨胀,在全球而非日本本土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成为必然。

如果丰田的质量控制体系足够强大,通过寻求海外零部件厂商进行合作来达到对于降低成本和提高销量的目的,并不困难。

反之,后果不堪设想。

这可能是全球化和国际化无法回避的尴尬。

另一方面来自于在最近全球性经济衰退的环境下,日本政府不敢贸然干预外汇市场,就使得日元升值所带来的所有压力,基本上只能由企业自身去化解。

从1985年广场协议促成日元大幅升值以来,日本企业也逐渐练就了一套对应能力。

他们努力削减人工费用,或者把生产转移到人工成本更底的海外。

这些努力,使日本制造业总成本中的人工费从1994年的73%降低到2007年的49%,从而使日本企业在日元升值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盈利性。

然而,这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比如为了减低人工成本,一直奉行本地生产的丰田汽车把很多零配件分散到世界很多地方生产,这次出问题的油门踏板就是在印度生产的。

这使以协调式生产闻名的丰田生产方式逐渐有了大量隐患。

由丰田召回门事件不难得到一些启示:一、掌握好产业扶持和市场开放“度”丰田召回事件中我们看到,丰田章男作为日本最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第一个动作是宣誓表示绝对不会说谎,假如说谎将不惜接受美国法律的[3]惩罚。

是什么力量迫使他如此“屈尊”?是美国的进口能力,是由于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

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布的数据看,该公司无疑成为丰田召回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

今年1月份,福特轻型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攀升24%,2月份增长43%,3月份上升39.8%,位居各大汽车制造商之首,远超市场平均增幅。

而这一业绩的背后,与美国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

二、完善召回制度,提高车企召回主动性丰田公司这次大规模的召回,损失是个天文数字,但丰田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

一系列的召回措施,也招回了美国消费者对丰田车辆的信心和对丰田品牌的信任。

据丰田美国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该公司3月份在美国市场共实现销售18.69万辆,同比增长35.3%。

三、把握好产业扩张的心态和时机丰田作为全球最先进的汽车公司都会出“召回门”这样的质量疏忽,其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其实,丰田在刚进入美国时就遇到过挫折,主要是因为对美国的市场需求不熟悉,车对美国的道路不适应,后来通过详细调研,有针对性地改进了产品才获得成功。

我们的汽车产业正处于迅速扩张期,丰田的教训对我们弥足珍贵。

我国的车企在扩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心态,把握好时机,衡量自身的能力。

目前,有些国内车企急于走出国门,盲目扩张,产品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获得认可,就寻求海外的突破。

其结果,很可能是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中国汽车业的信誉。

四、提高国产车电子化安全程度这次丰田“召回门”事件主要是由于踏板问题引起的。

针对这个问题,丰田宣布“2010年底前刹车优先系统(BOS)将成为所有国产丰田车的标准配置。

”据专家介绍,车辆安装BOS系统后,安全性将大幅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