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第一至二讲作业题参考答案-标准答案

大学语文第一至二讲作业题参考答案-标准答案

大学语文第一讲、第二讲作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诗经》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C )A.风、雅、颂B.赋、比、兴C.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韵律和谐自然D.层次错落,富有节奏2.按音乐形式,《诗经》可分为( A )A.风、雅、颂B. 赋、比、兴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3.《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A.风、雅、颂B.赋、比、兴C.以四言为主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4.下列诗作中不表现“在水一方”意境的诗是( D)A.《诗经·汉广》B.《诗经·蒹葭》C.《九歌·湘夫人》D.《九章·橘颂》5.《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 B )始称为“《诗经》”。

A.周代B.汉代C.唐代D.秦代6.关于《蒹葭》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请选择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 D )A.讽刺秦襄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指朋友。

C.描写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D.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不可即的惆怅的心情。

7.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以屈原的作品为主B.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C.大多是叙事作品D.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8.下列作品属于屈原创作的有( ABC )A.《九歌》 B.《离骚》 C.《九章》 D.《风赋》9.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 B )A.《蒹葭》 B.《国殇》C.《饮酒》(其五) D.《行路难》(其一)10. “楚辞”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AC )A.以六、七言为主 B.重章叠句C.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D.以五言为主11.《国殇》一诗之“国殇”的含义是( A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12.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儒家的有(ABE)A.《荀子》B.《论语》C.《庄子》D.《墨子》E.《孟子》13.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哲理散文的有( ACD )A.《论语》B.《左传》C.《孟子》D.《庄子》E.《战国策》14.《季氏将伐颛臾》选自( A )A.《论语》 B.《战国策》 C.《孟子》 D.《庄子》15.《季氏将伐颛臾》中产生或引伸出来的成语有(ABD)A.分崩离析 B.祸起萧墙 C.井底之蛙 D.开柙出虎16.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有(ABC)A.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B.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C.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D.江南金锡不为用。

(《谏逐客书》17.先秦诸子中,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风格的是( B)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18.先秦诸子中,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是( B )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19.下列先秦著作中,属于诸子散文的有(ABD)A.《论语》B.《孟子》C.《左传》D.《庄子》20.下列句子属于宾语前置的有(ABD)A.未之有也 B.无乃尔是过与?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又奚以自多?21.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C)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2.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有(CD)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我之谓也C.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3.《秋水》一文选自( D )A.《论语》 B.《战国策》 C.《孟子》 D.《庄子》24.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C)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 B.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 D.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2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庄子是(A)学派的代表。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名家26.“望洋兴叹”这一成语出自(A)A.《秋水》 B.《季氏将伐颛臾》C.《赵威后问齐使》 D.《郑伯克段于焉》27.先秦诸子中,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现实的是(C)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28.《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姜氏何厌之有?”一句的正确解释是( A )A.姜氏有什么满足的? B.姜氏有什么讨厌的?C.姜氏厌恶什么? D.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29.《郑伯克段于鄢》一文所塑造的“纯孝”者形象是(D)A.庄公 B.祭仲 C.共叔段 D.颍考叔30.“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一成语出自(A)A.《左传》B.《战国策》C.《论语》D.《孟子》31.《郑伯克段于鄢》一文描写郑庄公所用的方法是(ABD )A. 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C.侧面衬托D.行动描写3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属于意动用法的是(B)A.庄公寤生,惊.姜氏。

B.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C.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D.蚕.食诸侯3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所表现的庄公的性格特征有( ADE )A.阴险狠毒B.贪婪狂妄C.愚昧无知D.工于心机E.残忍虚伪34.下列先秦散文属于历史散文的有( BE )A.《论语》B.《左传》C.《孟子》D.《庄子》E.《战国策》3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用作动词,译作“往”或“到”的有(BC)A.姜氏何厌之.有?B.大军不知广之所之.。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36.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有(ABC)A.敢问何谓也?B.其是之谓乎?C.君何患焉?……。

D.江南金锡不为用。

37.《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几句中“无生民心”的意思是( D)A.没有引起人民多心 B.没有影响人心。

C.不要影响人心D.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

38.将各国史料进行考订整理,定名为《战国策》的是( C)A.司马迁 B.左丘明 C.刘向 D.李斯39.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是( B )A.《左传》 B.《战国策》 C.《春秋》 D.《国语》40.苏秦和张仪被称为(B)A.政治家 B.纵横家 C.游说家 D.投机家二、翻译题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顺流而下(或跳入河中逆流而上)去寻找她,她仿佛在水中的小沙滩。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译:身已死亡精神不灭,您的魂魄是鬼中的英雄!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对所任的职位要尽力施展才能,不能忠于值守就放弃职位。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译:盲人站不住了不去扶持,盲人摔倒了不去搀扶,哪里还用得着那个扶助盲人的相呢?5.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译:邻国的老百姓没有更少,我的老百姓也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译:猪狗吃人吃的东西(或穷人吃猪狗食)而达官贵人不知道约束(自我约束);路上有饿死的人,达官贵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

7.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译:以孔子的学识为少,以伯夷的高义为轻(或:认为孔子的见识浅,伯夷的仁义轻)。

8.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译:乡曲之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深奥的道理,是因为他们受到教养的束缚。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译:大叔完成了军事的集聚,修好铠甲兵器,准备好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都城。

10.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译:(姜氏)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11.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译: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挖地挖到有泉水的地方,在隧道里相见,难道谁会说你违背誓言呢?12.其是之谓乎!译: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13.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译: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鸟,不能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难以施行诛罚;德行不高的人,不能够役使百姓;政治教化不曾修明,不可以烦劳大臣。

14.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译:当今如果想吞并天下,凌驾大国之上,威震敌国(或使敌国屈服),控制海内,统治黎民,臣服诸侯,就非用武力不可!三、简答题1.《蒹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征?答:《蒹葭》抒写的是主人公对的执著追求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它在艺术上有以下特征:(1)每章首二句都以蒹葭起兴,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

(2)重章叠句,层层推进。

(3)意境的整体象征:可望不可即的境遇,“湖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

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意味。

2.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答:在语言形式上,《楚辞》以六言、七言为主,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语言词采绚烂,意味深长,多用”兮“字以助语势;《诗经》基本是四言诗。

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多采用浪漫手法,想象奇特无羁,感情热烈狂放;《诗经》多现实主义风格。

3.《国殇》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征?答: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不像屈原的其他作品,它不靠想像奇特、辞采瑰丽取胜,而是“通篇直赋其事”,以促迫的节奏、扬厉的抒写,抒深挚炽烈的情感,给人以亢直阳刚之美。

4.《季氏将伐颛臾》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答:表现孔子反对战争,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主张。

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是什么?答: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

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露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

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

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已学生的严肃批评。

6.概括《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答:尊重客观规律,关心百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反对战争,体现了“恒产”思想和“民本”的治国方针。

7.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并非仁政,只是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

8.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这段话说明人不可能超越自己的生存环境,因而认识是十分有限的。

这里运用了类比论证。

9.《秋水》(节选)的主旨是什么?它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答:文章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阐明这样一个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收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它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特色:(1)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人物,用寓言形式阐述深刻哲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