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复习题第1大题:单项选题(请在下面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1、热带雨林的土壤类型为()。
A.黄壤 B.红壤 C.砖红壤 D.灰化土2、()的乔木层植物叶片排列方向与入射光线垂直。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3、胎生植物是()的一个特殊现象。
A.热带雨林 B.红树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4、在自然界,()是最为广泛的种群分布格局。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规则分布5、当一个种群中幼龄个体数占的比例较大,老龄个体所占比例较小时,该种群属于()。
A.稳定种群 B.增长种群 C.衰退种群D.发展种群6、海南岛,杭州和大兴安岭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
A.雨林,黄山松和针叶落叶松林; B.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C.雨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落叶松林.7、形成"赤潮"的种群动态是 ( )。
A.不规则波动 B.周期性波动 C.种群爆发 (r-选择) D.生态入侵8、赤潮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A.CO2浓度升高B.水体温度变化C.水体富营养化 D.水体重金属污染物9、从以下答案中选择拉丁文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ior N.E.B.所表示的命名内容.()A .变型; B.变种; C.亚种; D.品种.10、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
A .群丛; B.种群; C.种; D.群系.11、选择生长在高光强环境中的C4植物光合特点. ()A.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高; B.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低;C.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低; D.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高.12、在自然界,有一部分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分别在细胞的不同部位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固定和有机物的合成, 请从下面的植物光合作用类型中选择出来. ()A.C3植物; B.CAM植物; C.C4植物; D.B和C.13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为()。
A.趋同适应; B.竞争; C.互利共生; D.趋异适应.14、物种在自然界中最可能分布的地方是()。
A.生境条件最好的地方; B.环境条件较稳定的地方;C.该种竞争能力最大的地方; D.无天敌.15、某种植物向环境中释放次生代谢物,排斥其它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 ()。
A.他感作用B.抑制作用C.竞争D.自疏16、从以下答案中选择"常绿阔叶林"在植物群落分类单位中的等级.()。
A.植被型; B.群丛; C.群系; D.植被亚型.第2大题:多项选题(请在下面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1、从下列植物中排除北极-高山式间断分布种. ()。
A.毛茛; B.铃兰; C.香根芹; D.斑叶兰.2、从以下答案中选择世界分布种. ()A.大车前; B.龙葵; C.圆叶鹿蹄草; D.芦苇.3、将广州起源的龙角豆引种到哈尔滨,可能发生的现象从以下答案中选择:()。
.A.生长期缩短,花期提前而减产; B.生长正常,花期及产量均不受影响;C.生长期延长; D.来不及开花被冻死.4、选择植物种群个体的水平分布型. ()A..均匀型; B.随机型; C.构件型; D.群聚型.5、()是热带雨林独特的特征。
A.板根 B.茎花现象 C .胎生现象 D.绞杀植物6、选择红树林的生态适应特征.()。
A.胎生现象; B.气生根; C.盐生结构; D.有滴水叶尖.7、红树植物具有()等生理生态适应。
A.板状根 B.呼吸根 C.胎生现象 D.老茎生花8、从以下答案中选择非地带性植被类型. ( )A.沼泽; B.坎普群落; C.加里哥宇灌丛; D.草甸 .9、()等植被为隐域植被。
A.草甸B.草原C.水生植被 D.沼泽10、群落的地上成层现象与()有密切关系。
A.光照强度 B.温度 C.湿度 D.营养状况11、纳米布荒漠中,具有特色的裸子植物叫()。
A.买麻藤 B.红豆杉 C .百岁兰 D.麻黄12、()是阴暗针叶林。
A.松林 B.落叶松林 C.云杉林 D.冷杉林13、下列植物中,()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组成者。
A.樟科 B.龙脑香科 C.壳斗科 D.山茶科14、按照MacArthur 的观点,生态对策包括()等对策。
A.C-选择 B.K-选择C.r-选择 D.S-选择15、种群增长的基本类型包括()等类型。
A.J型增长 B 钟形增长C.S型增长 D.抛物线形增长16、自然种群具有()等特征。
A.数量特征 B.空间特征 C.动态特征 D.遗传特征17、()是自然界较罕见的种群分布格局。
A.均匀分布 B.集群分布 C. 随机分布D.规则分布18、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包括()。
A.植被型 B.群系C.群丛 D.集团19、在群落的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作用较大的是()。
A.竞争 B.寄生C.捕食 D.共生20、陆生群落的外貌特征()决定。
A.植被型 B.生活型C.叶的性质 D.周期性21、生物群落的地下成层现象取决于()。
A.土壤中的空气 B.土壤中的水分 C.土壤中的养分D.土壤中的结构第3大题:判断题(请在下面选项中选择正吴)1、南半球由于没有适宜的气候,因此没有落叶阔叶林的分布。
2、南半球没有适宜的条件,无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布。
3、草甸和草原都是气候顶极群落。
4、草甸、草原和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5、草原是非地带性植被类型,以多年生中生植物为主要组成者。
6、在稀树草原中,乔木层植物决定了植被的群落特征。
7、针阔混交林的乔木层具有两个层片。
8、无林现象是苔原的基本特征。
9、寒温性针叶林的建群种具有旱生植物的特征,是对其生境中缺少水分的适应。
10、热带雨林的分布仅在赤道南北5°~10°范围内。
11、板根、老茎生花是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独特现象。
12、荒漠环境极度干燥,群落内的植物都由旱生植物组成。
13、生态位重叠会导致种群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
14、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15、r-选择者的存活曲线为凸型,k-选择者的存活曲线为凹型。
16、群落中个体生物量最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17、只要2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18、群落的复生必须具备种源及土壤。
19、演替和偏途波动都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过程。
20、群落演替与群落波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是可以预测的。
21、有一生物群落,其生活型谱组成中高位芽植物为52.0%,地上芽植物为5.0%,地面芽植物为38.0%,隐芽植物为3.7%,一年生植物为1.3%,反映了群落所在地的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漫长。
22、环境条件的不均匀性是小群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23、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
24、建群种就是生物群落最高层的优势种。
第4大题:填空题(请在下面空格中填写正确答案)1、.完成亚洲下列山体的基带(当地的典型水平植被带)植被类型.①喜马拉雅山__________________;②峨眉山_________________;③小五台山__________________;④长白山________;⑤维尔霍杨斯克山________________;2、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区和_______区.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成分.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已经解除.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和, 其中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 ,及亚洲地区,其中糖槭分布夏绿阔叶林中.12、寒温带针叶林在大陆连续成非常宽广的地带,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 和.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 占优势的植物群落,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的北部.第5大题:解释下列名词(请在下面写出正确答案)1.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没有完整、统一的概念,但认为物种是形态上相似、遗传上稳定的生物类群。
2.种群: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
3.植物区系:植物区系(flora)是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的总称。
4.植物区划:利用各种植物区系成分分析方法把那些植物区系种类组成、地理成分与起源、不同等级的特有性与发展历史相似的地区合并,并按照相似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分成若干等级,便是植物(区系)区划。
5.生境:生物群落生活地区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也就是与植物体周围具体而直接的小环境,是与一般的、广泛的环境相对而言。
6.生态因子:外界环境包括很多要素,其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地理分布有直接影响的要素通称为生态因素(因子)7.生态幅:每个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即耐性范围,这主要决定于植物的遗传特征。
8.积温:积温是日平均气温的累加数,只要达到某一限度(如大于0℃或大于等于10℃)的温度都可以累计进去。
有效积温: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9.世界种与特有种:少数种类植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称为世界种。
特有种:是指只生长分布限于某一地区出现的植物。
10.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是指由一些植物在一定生境条件下所构成的一个相互影响、互为关联的总体。
11.层片与层次:层片:是植物群落结构的基本单位之一。
属于某一生活型的植物,有相当的数量,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空间,所形成的特定结构称为层片。
层次: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所表现出的分层现象。
二者均属于适应适应环境的表现,属于植物群落学范畴的概念问题。
12.季相:群落外貌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季相。
季相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周期性。
13.优势种、建群种、伴生种: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群落的主要层(森林的乔木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伴生种,此类植物虽在群落中出现,参加到群落的组成中,但对群落内的环境所发生的作用不及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