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栏目
1.思维点拨:主要是介绍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和应注意的事项,一般在200-300字左右。
2.轻松练习:主要是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基础训练题,题型能够是选择、填空、连线等题型,一般控制在8个小题,题号连续编排。
3.实验探究:主要是与本节知识相关的科学探究试题,能够是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一般控制在2-3个试题。
4.自我评价:是一章后面的自我评价,一般适合45分钟,题型能够是选择题(6-8个)、填空题(4-5)、探究题(1-2)、计算题(2-3)。
其中实验题包含在所列的题型中,总题量在13-18个左右。
5.图的序号例如:用6-1表示,一次类推
二、关于其它
(一)编写进程
1.2012年5月11日以前交稿件,要做到齐、清、定“
3.2012年5月15日以前审定完稿件,
(二)稿件要求
1.按照编写范例实行编写。
2.稿件的呈交方式为电子文件,录入采用word文档的形式。
页面设置纸张规格:采用A4;页边距上下均采用2.54、左右采用2.50。
答案按照字数的1:1.5留空。
答案放在最后,计算、简答、探究只要最后结果或提示。
不能略。
2012年4月26日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思维点拨】
1.声音的发生
声音的发生是因为发声体的振动而发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必须靠物质传播,这种物质我们称之为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做传播声音的介质.
3.声速
声音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中,因为温度的不同,其声音的
传播速度也不同.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通常我们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是指这个速度.
[注意]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但物体的振动不一定能引起人耳的听觉;另外,有物体振动,但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人耳听不到声音.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最小.
3.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
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能够将声音保存下来.
【轻松练习】
1.“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因为铃身受金属珠子的撞击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传入人耳。
2.音叉振动时,邻近的空气粒子随音叉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形状向四周传播,这就是。
3.人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将硬捧一端抵在钢琴盖板顶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根据以上两例,请说出传声物质除了气体外,还有和。
4.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用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5.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6.雷雨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雷声却隆上持续,这是因为。
A.雷打个不停 B.雷声经过地面、山岳、云层多次反射造成
C.电光比雷声的速度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人们倾听地声,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地震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固体传播声音快
C.固体传播声音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A.少了0.294S B.多了0.294S C.一样 D.少了2.94S
9.把一个鼓平放后,在上面放上一些纸屑,然后用力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10.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即时发现猎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道理。
【探究实验】
10.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即时发现猎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道理。
11.夏天,小邓发现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而停留在人身体上吸血时听不到这种声音.你猜想一下蚊子发出嗡嗡声是怎样产生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论证吗?
自我评价
1.人们说话唱歌,靠的是声带的;大象的语言、地震等都有产生.
2.钓鱼的人最怕有人在附近说话和走动,怕说话是因为声音能在和中传播,怕走动是因为声音能在和中传播.
3.拉弓时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这是因为弦振幅越.
4.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北宋的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5.小毛骑的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处减弱噪声,老华晚上听音乐时把门窗关得很是在处减弱噪声,打雷时把小孩的耳朵捂住是在处减弱噪声.6.通过看见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来判断闪电处与我们的距离,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7.下列相关声音的说法中,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3)“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8.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二胡的弦绷紧后音调低B.月球上宇航员可直接交谈
C.鸟鸣声依靠的是鸟的声带的振动D.将闹钟放入玻璃罩中钟声会减弱
9.鼓膜受到损坏的人不能采用以下哪种方法听到〔〕
A.利用头骨传导声音B.利用颌骨传导声音
C.利用牙骨传导声音D.将声音的音调调大
10.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悦耳的音乐一定不会是噪声B.声纳是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D.声音在液体中比在固体中传播得更快
11.大会礼堂和大剧院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这是为了〔〕
A.装饰B.减少声音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D.增强声音的反射
12.将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有什么变化?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1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100 m需要多长时间?在百米赛跑中能否听到发令枪声时才开始计时?为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准确计时吗?
15.第一次测定铸铁中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实行的:从铸铁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响声相隔2.5 s,管长931m,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16.你能设计一些实验找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吗?这个特征是什么?假如这个特征较小,你能想方设法将其放大吗?
答案: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振动空气
2.声波
3.液体固体
4.3000m 真空不传声
5.C
6.B
7.B
8.A
9.纸屑跳起,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10.固体传声比空气快 11.提示:观察剪除蚊子翅膀的情况
自我评价
1.振动次声波2.空气水(液体)固体液体3.大大4.340 固体传声比空气快5.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6.时间长短信息7.音调响度音色8.D 9.D 10.B 11.B
12.声音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13.0.29s 不能比实际晚了0.29s 看枪冒烟时计时14.略15.提示:(2)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