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

《建筑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

绪论习题一一、是非判断题1.含水率为4%的湿砂重100g,其中水的重量为4g。

×2.热容量大的材料导热性大,受外界气温影响室内温度变化比较快。

×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者比封闭微孔者的导热系数大。

√4.从室外取重为G1的砖一块,浸水饱和后重为G2,烘干后重为G3,则砖的质量吸水率为W=(G2-G3)/G1。

×5.同一种材料,其表观密度越大,则其孔隙率越大。

×6.将某种含水的材料,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为最小。

×7.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是最小。

×8.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9.在进行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10.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试验结果值偏小。

×二、填空题1.材料的吸水性(吸水率)表示,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2.材料耐水性的强弱可以用(软化系数)来表示,材料耐水性愈好,该值愈(大)。

3.称取松散密度为1400 kg/m3的干砂200g,装入广口瓶中,再把瓶中注满水,这时称重为500g。

已知空瓶加满水时的重量为377g,则该砂的表观密度为(2600 kg/m3),空隙率为(46.2%)。

4.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低),材料的强度愈高;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闭口)孔隙率愈多,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5.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则其密度(不变),表观密度(降低),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大),抗渗性(变差),抗冻性(变差)。

6.材料作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偏低,而小试件相反,其原因是(大试件存在缺陷的机率大)和(尺寸效应)。

三、单选题1.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标准养护后测得抗压强度为22.6MPa,同时又测得同批混凝土水饱和后的抗压强度为21.5 MPa,干燥状态测得抗压强度为24.5 MPa,该混凝土的软化系数为( D )。

A.0.96B.0.92 .C.0.13D.0.882.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 C )渗透的性质。

A.水B.潮气C.压力水D.饱和水3.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该湿砖所含水量为( D ) g.A.131.25B.129.76C.130.34D.1254.材料的耐水性指材料( C )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A.在水作用下B.在压力水作用下C.长期有饱和水作用下D.长期在湿气作用下5.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松散密度ρ0”,则存在下列关系( ).6.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D )提高.A.耐久性B.强度及导热系数C.密度D.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7.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B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A.>0.95B. >0.85C. >0.758.含水率为5%的砂220kg,将其干燥后重量是( B )kg.A.209B.209.52C.2109.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表观密度A>B,则A材料的保温效果比B材料( B )。

A.好B.差C.差不多10.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吸水率( D ).A.增大B.减小C.不变化D.不一定增大,也不一定减小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一、是非题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2.生石灰熟化时,石灰浆流入储灰池中需要“陈伏”两周以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得和易性良好的石灰膏,以保证施工质量。

×3.生石灰在空气中受潮消解为消石灰,并不影响使用。

×4.石灰浆体在空气中的碳化反应方程式是5.建筑石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结硬化慢,并且在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

×6.水玻璃硬化后耐水性好,因此可以涂刷在石膏制品的表面,以提高石膏制品的耐水性。

×7.建筑石膏板因为其强度高,所以在装修时可用于潮湿环境中。

×8.水玻璃的模数值越大,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9.由于建筑石膏硬化时略有膨胀,故必须加骨料一起应用。

×10.石膏板具有轻质、绝热和防火等性能。

√11.所有的气硬性胶凝材料都是不耐水的。

√12.石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石灰熟化时的发热量。

×13.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可以照常使用。

×14.石灰消化时体积会产生较大的收缩,所以石灰从来不单独使用。

×二、填空题1.建筑石膏硬化后,在潮湿环境中,其强度显著(下降),遇水则(溃散),受冻后(破坏)。

2.建筑石膏硬化后(孔隙率)大、(强度)较低,建筑石膏硬化体的吸声性(好)、隔热性(好)、耐水性(差)。

由于建筑石膏硬化后的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在遇火时,制品表面形成(蒸汽幕),有效阻止火的蔓延,因而其(防火性)好。

3.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量),体积发生显著(膨胀),石灰硬化时放出大量(水分),体积产生明显(收缩)。

4.当石灰已经硬化后,其中的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体积(膨胀),引起(开裂)。

5.消除墙上石灰砂浆抹面的爆裂现象,可采取(陈伏)的措施。

6.水玻璃的模数越大,其溶于水的温度越(高),粘结力(强),常用水玻璃的模数为(2.6~2.8 )。

7.建筑石膏是(β)型的(半水)石膏,硬化后的石膏的化学成分是(CaSO4·2H2O)。

8.普通建筑石膏水化反应理论需水量为(18.6%),实际加水量为(60%~80%);高强石膏需水量较普通建筑石膏(小)。

9.石膏板只能用于室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耐水)性差。

10.石膏具有凝结硬化(快),硬化初期具有体积(膨胀)的特性,故其适于墙面粉刷、塑像等。

11.石膏板较木质板材的优点是因为石膏板具有(防火性)好的特性。

12.石膏制品应避免用于(潮湿)和(温度)较高的环境。

13.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制成混合砂浆,掺入石灰膏是利用了石灰膏具有(保水性)好的特性,从而提高了水泥砂浆的(和易性)。

14.水硬性与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区别在于他们产物的(耐水性)不同。

三、单选题1.石灰的消解(熟化)过程中(C )。

A.体积明显减小 B.放出大量热量C. 体积膨胀D.Ca(OH)2作用形成CaCO32.( B)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石灰B.石膏C.菱苦土D.水玻璃3.为了保持石灰的质量应使石灰储存在( C )。

A.水中B.潮湿的空气中C.干燥的环境中D.蒸汽的环境中4.建筑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CaSO4·1/2H2O )。

5.为了加速水玻璃的硬化,应加入( 氟硅酸钠)作促硬剂.四、多选题建筑石膏具有(ACDE )等特性。

A.质轻 B.强度较高 C.凝结硬化快 D.吸湿性强 E.凝固时体积略有膨胀第三章水泥习题一、是非题1.由于矿渣水泥比硅酸盐水泥抗软水侵蚀性能差,所在在我国北方气候严寒地区,修建水利工程一般不用矿渣水泥。

×2.硅酸盐水泥水化在28天内由C3S起作用,1年后C2S与C3S发挥同等作用。

√3.高铝水泥制作的混凝土构件,采用蒸汽养护,可以提高早期强度。

×4.因为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故运输和储存时不怕受潮和雨淋。

×5.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6.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7.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石灰和石膏即成水泥。

×8.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与含碱量高的骨料反应,形成碱-骨料反应。

×9.凡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均对硅酸盐水泥有腐蚀作用。

×10.水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会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

×11.水泥熟料中含有的游离氧化钙必定是过火石灰。

√12.检测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时,当试饼法与雷氏法有争议时,以试饼法为准。

×14.水泥石硬化很长时间后,水泥中游离氧化镁和三氧化硫才开始生成产物,此时水泥石强度已经能抵抗它所造成的破坏,故在试验测试时,就不用再测了。

×15.水泥石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与水泥的细度,而与拌和加水量的多少关系不大。

×16.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大、抗冻性好,因此其特别适用于冬季施工。

√17.因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所以运输和贮存中不怕受潮。

×18.水泥强度等级是依据水泥试件28天的抗压及抗折强度来确定的。

×19.抗渗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选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20.所谓的矿渣水泥是指由粒化高炉矿渣加入适量的激发剂制成的。

×21.活性混合材料之所以具有水硬性,是因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硅。

×22.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23.水泥水化放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这样更有利于水泥水化,所以工程中不必考虑水化热造成的影响。

×24.抗硫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中,C3A的含量一定比普通水泥的少。

√25.火山灰水泥耐软水侵蚀性好,而且抗渗性好,故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修建大坝宜选用火山灰水泥。

×26.铝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大,所以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27.水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会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

×28.铝酸盐水泥水化热大,早期强度发展快,适用于永久性的冬季抢修工程。

×29.铝酸盐水泥耐热性好,故其在高温季节使用较好。

×30.使用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后期的养护更为重要。

√31.快硬硅酸盐水泥不适用于水工工程。

√二、填空题1.活性混合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这些活性成分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起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

2.活性混合材料包括(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两大类,其主要成分为(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

3.引起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基本内因是水泥石中存在(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以及(水泥石本身不密实)。

4.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有(凝胶体)和(晶体)体,一般认为它们对水泥石强度及其主要性质起支配作用。

5.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存在(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及(石膏)过多,相应的可以分别采用(沸煮)法、(压蒸)法及(温水长期浸泡)法对它们进行检验。

6.抗硫酸盐腐蚀、干缩性小、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宜选用(粉煤灰)水泥,紧急军事工程宜选用(高铝)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宜选用(火山灰、粉煤灰、矿渣)水泥。

7.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其提供(氧化钙);粘土,其提供(氧化铝和氧化硅);调节性原料是铁矿粉,其提供(氧化铁)。

熟料粉磨时还要掺入适量(石膏)。

8.常用水泥中,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Ⅰ)、(P·Ⅱ),普通水泥代号为(P·O),矿渣水泥代号为(P·S),火山灰水泥代号为(P·P),粉煤灰水泥代号为(P·F),复合水泥代号为(P·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