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总复习-数学知识网络--1第一单元 数与式一、 实数的有关概念1、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即a 的相反数为-a.注意:0的相反数为0;两个相反数和为0. 2、 倒数:两个数的积为1,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即a 的倒数为a1.注意:0没有倒数. 3、 绝对值:a 的绝对值为|a|,|a|=⎩⎨⎧≤-≥)0()0(a a a a4、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5、 实数大小比较: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7、 实数分类:实数⎪⎩⎪⎨⎧⎩⎨⎧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小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分数整数有理数 8、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 ×n10的形式(其中1≤ a<10,n 是整数)9、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0、 非负数:指 a ≥0,非负数有|a|,2a ,a .注意: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一个非负数为0.二、 实数的有关计算1、 六种基本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2、 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同级运算应从左到右;如果符合运算律,可以变更运算顺序,简便计算。
3、 运算律:(1) 加法交换律:a+b=b+a(2) 加法结合律:(a+b)+c=a+(b+c) (3) 乘法交换律:ab=ba(4) 乘法结合律:(ab)c=a(bc)(5) 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a+b)c=ac+bc三、 代数式有关概念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注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2、 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代数式的值。
3、 代数式分类:代数式⎪⎪⎩⎪⎪⎨⎧⎪⎩⎪⎨⎧⎩⎨⎧握二次根式)无理式(初中只要求掌分式多项式(次数、项数)单项式(系数、次数)整式有理式 中考总复习-数学知识网络--2四、 整式1、 整式定义: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有理式叫整式。
2、 整式运算:(1)整式的加减法:实质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①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同类项 ②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注意: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③去括号法则: a+(b+c)=a+b+c a-(b+c)=a-b-c ④添括号法则:a+b+c=a+(b+c) a-b-c=a-(b+c) (2)整式的乘、除法: ①幂的运算法则:n m n m a a a +=• n m n m a a a -=÷(a ≠0) mnn m a a =)( m m m a a b a •=•)(m m m b a b a =)( ( b ≠0) 10=a (a ≠0) m m aa 1=-(a ≠0) ②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③单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④单项式乘以多项式:ac ab c b a +=+•)(⑤多项式乘以多项式:bn bm an am n m b a +++=++))(( ⑥多项式除以单项式:m b m a m b a ÷+÷=÷+)(五、 因式分解1、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多项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2、因式分解方法与步骤:一提(公因式):)(c b a m mc mb ma ++=++ 二用(公式):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三试(十字相乘)四查:检查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中考总复习-数学知识网络--3六、 分式1、 分式;除式中含有分母的有理式叫分式2、 分式基本性质:,bm am b a = m b ma b a ÷÷=(m ≠0) 3、 约分和通分:约分b a bm am =,通分d c b a ,→bdbcbd ad ,4、 分式运算①分式的加减法:同分母c b a c b c a ±=± 异分母bdbcad d c b a ±=± ②分式的乘除、乘方:,bd ac d c b a =• ,cdb a dc b a ⨯=÷ n n n b a b a =)(注意:分式运算时先把分子和分母能因式分解的都因式分解,然后进行约分和通分。
七、 根式1、 方根的有关概念(1) 平方根: a 的平方根a ±(a ≥0),注意:负数没有平方根(2) 算术平方根: a 的算术平方根a (a ≥0) (3) 立方根: a 的立方根3a (a 为全体实数) 2、 二次根式(1)式子a (a ≥0)叫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性质: ①a a =2)( (a ≥0) ②=2a |a|=⎩⎨⎧≤-≥)0()0(a a a a③)0,0(≥≥•=•b a b a b a ④ba ba =(a ≥0,b >0) (3)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式的指数都小于2,并且被开方数不含分母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4)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同类二次根式3、 二次根式的运算:(1) 加减法:把各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 乘除法:)0,0(≥≥•=•b a b a b a ba ba =(a ≥0,b >0)(3) 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根号去掉叫分母有理化:aa a a•=1,)()(1b a b a ba ba •±=±第二单元 方程与不等式一、一元一次方程1、 标准形式:b ax =(a 、b 为常数,且a ≠0)2、 解法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二、二元一次方程组1、 概念:由几个一次方程组组成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2、 解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三、一元二次方程1、 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是: 20(0)ax bx c a ++=≠ 2、 解法和步骤:一看(直接开平方法):k h x =+2)((k ≥0)二试(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02=+bx ax );用公式(如0442=++x x );十字相乘三用(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 ,注意:ac b 42-<0,方程没有实数根四配(配方法):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四、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 1、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ac b 42- (1)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反之也成立!注意:△≥0时,方程有实数根 2根与系数关系(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根为21,x x ,则,21a b x x -=+ ac x x =•21 利用它求含根代数式的值的方法有:(1)通分:如倒数和2112122111x x x x x x x x •+•=+ (2) 配方:如平方和21221212221212221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去括号:如1)1()1(212121+++=+•+x x x x x x (4) 提公因式:如)(2121221221x x x x x x x x +=+五、分式方程1、概念:分母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叫分式方程2、解法步骤:(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2)解所得整式方程(3)检验:把解得的整式方程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不为0是原方程根,为0不是原方程根(是增根)六、方程(组)应用题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审题;(2)设未知数;(3)列方程(组)(找等量关系);(4)解方程(组);(5)检验作答2、几个重要关系式 (1)路程=速度×时间(2)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3)增长(降低)量=原量×增长(降低)率连续增长(降低)两次后的量=原量(1±增长(降低)率)2(4)利润=售价-进价总利润=单个利润×销售量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 不等式基本性质: (1) 若a >b,则a ±c >b ±c(2) a >b ,c >0,则ac >bc ,c a >c b(3) a >b ,c <0,则ac <bc ,c a <cb2、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特别注意:两边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一定要改变)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 求每个不等式的解集 (2) 在数轴上找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并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第三单元 函数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 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2、 坐标平面内的点的特点:(1)原点(0,0) 在x 轴上点(x ,0) 在y 轴上点(0,y )(2)第一象限的点(+,+) 第二象限的点(-,+) 第三象限的点(-,-) 第四象限的点(+,-)二、函数有关概念1、 概念: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值和它对应,那么y 是x 的函数,x 叫自变量。
2、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 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 整式:全体实数 分式(a1):分母a ≠0 二次根式(a ):被开方数a ≥0 (2) 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如时间不能为负等3、 函数值:对于自变量取的每一个值,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这个值是函数值。
4、 待定系数法:先根据条件设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条件求出待定的系数,从而求出函数关系式的方法三、四种特殊函数图象和性质 函数名称 解析式象 性质正比例函数 y=kx(k ≠0)一条直线 (过原点)①k >0,图象在第一、三象限,y 随x 增大而增大②k <0,图象在第二、四象限,y 随x 增大而减小 一次函数 y=kx+b(k ≠0)一条直线①k >0,y 随x 增大而增大,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外,还要经过一个象限,通过b >0上移或b <0下移得到②k <0,y 随x 增大而减小,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外,还要经过一个象限,通过b >0上移或b <0下移得到反比例函数y=xk(k ≠0) 双曲线①k >0,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减小bC ②k <0,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增大二次函数一般式c bx ax y ++=2( a ≠0)抛物线①开口方向a >0,向上,a <0,向下 ②对称轴ab x 2-= ③顶点坐标)44,2(2ab ac a b -- ④最值,若a >0,当abx 2-=时=最小值y a b ac 442-,若a <0,当a bx 2-=时=最大值y ab ac 442-顶点式k h x a y +-=2)((a ≠0)①开口方向a >0,向上,a <0向下 ②对称轴h x =③顶点坐标),(k h④最值,若a >0,当h x =时=最小值y k ,若a <0,当h x =时=最大值y k第四单元 图形认识一、角1、 角度进制:1°=60′,1′=60″2、 对顶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