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方案
毕业论文工作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的总结性、研究性学习阶段,是学生学习的深化和升华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商贸学院根据本学期教学整体安排,决定201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于本学期第12周开始。
我院为高质量的完成此项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商贸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郭遂礼
副组长:张舰
成员:毕赶生、孙凤翔、焦平顺、崔保群、刘治旺
二、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各项工作具体由各系负责组织实施,学院教学办和督导组主要负责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毕业论文工作质量将作为考核各系、教研室和教师的重要依据。
(一)聘任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须具有讲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背景和实践经验,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在学术和实践方面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指导教师数量配备标准:1名教师指导学生不超过10人。
本环节应保证指导教师任职资格达标、教师数量充足、专业对口。
不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不能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由各系提出指导教师聘任安排,由教学办和院督导组负责审核、督导。
(二)选题
各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多渠道组织、收集、研究、拟定数量充足的论文题目,并组织教师进行审核并修改。
题目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题目性质适应,不偏离主修专业;难度适中;份量适当;一人一题;题目更新率达到30%以上。
由命题人填写《课题申报表》,经过教研室、系的审定,学院组织人员审查,方可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三)下达《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
《黄河科技学院课题申报表》经审核合格后由指导教师对每一名学生下达一份任务书。
各系领导小组安排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对每个学生的任务书进行审批,并手工签署审批意见和签名,任何人不得代签。
教学办将组织人员抽查部分教师任务书及课题申报表,要求课题申报表必须由命题人填写,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四)查阅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教师在学生开始毕业实习前与学生见面,督促学生实习和假期期间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即学生向指导教师报告自己对毕业论文课题的理解,以及实施毕业论文工作的目标、计划、途径和预期成果的总体计划书。
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调研资料的准备,毕业论文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第19页附表6)
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完成的开题报告严格审查(附表6中的每个项目不得空白)、批准、手工签名(不能由学生或其他指导教师代签),合格后方可进一步实施毕业论文工作。
本环节注意克服“没有开题报告就开题”或者“开题报告不具体”、“开题报告不审批”的现象。
3、2012年寒假结束后,于开学第二周之内将开题报告收集并审阅、批复、修改完毕,开题报告必须由学生本人据题目填写。
由教学办和院督导组组织检查。
(五)撰写毕业论文
1、开学后指导教师及时学生见面,协商具体指导时间和地点,尽量采用面授方式,同时可以采用网络、电话等指导方式,并将指导计划报教研室备案。
教师指导学生,应保证每周指导时间达到生均1学时。
每一次指导,教师都应按学校统一要求填写《指导记录》(《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第20页附表7),学生填写《教学日志》(《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第21页附表8)。
如果不能达到每周指导时间生均1学时,则以《指导记录》和《教学日志》记载的实际指导时间计算。
2、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将加强对教师指导论文全过程的检查。
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对教师指导过程的考核。
学院还将进行中期检查,主要途径是:实地查看;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问卷调查评议等。
3、本环节应注意克服“指导时间不能保证、指导时间少”、“指导过程不深入、不具体”等现象。
4、本环节阶段要求:第八学期第6周(2012年3月23日)前需完成文献综述定稿、文献翻译、论文详细提纲及论文初稿第一稿,并接受学校和学院中期检查;第12周之前,定稿并接受学校和学院检查。
(六)论文评审及答辩准备阶段
1、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送交指导教师进行评阅,并填报《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书(指导教师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第22页附表9),写出评阅意见,给出成绩和等级。
2、由主审教师评审。
主审教师要认真评审并填报《黄河科技学院文科毕业论文评审书(主审教师用)》,并给出成绩和等级。
3、评阅工作应在答辩前完成,学生毕业论文若没有通过指导教师和主审教师评阅,不得参加答辩和最后的成绩评定。
4、毕业论文的评阅,应遵照校定的评分标准,认真核定成绩。
本环节应注意克服“评阅无标准”、“评阅不深入、不全面、不准确、不具体”的现象,注意把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比例。
毕业设计(论文)优秀率应控制在10%以内,良好率控制在30%左右。
(七)论文答辩与最终成绩评定
1、答辩工作组织:(1)学院、系、专业毕业论文答辩评审委员会和小组名单以及论文答辩日程安排于2012年5月18前报学院教学办。
学院(系)成立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和成绩评定工作。
院(系)级答辩的方式与具体办法,由院(系)答辩委员会确定,报教务科研处备案。
(2)各专业成立答辩小组(至少5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数不得少于3人),于答辩前1周公布答辩委员会名单、各答辩小组名单和答辩时间、地点和方式,并报院(系)级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
答辩结束时,答辩委员会要对每位学生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2、答辩准备:答辩小组成员须进一步熟悉每一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从总体上把握毕业论文的主旨、关键问题、创新之处和优缺点。
学生应认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现场答辩:答辩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和考核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整体把握程度,提问者应注意从毕业论文的基本问题、主要问题、关键问题质疑,帮助学生提高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答辩时还应注意考核学生与掌握课题密切相关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的设计、计算方法、实验方法、测试方法的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填写《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以及《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评审与总成绩评定表》。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第26、27页附表11、12)
4、最终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指导教师对其论文或设计的评分;二是主审教师对其论文的评分;三是答辩得分。
上述三项按比例3:2:5计入总分,然后将所得的百分制总分,折合成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制记分。
同时应控制毕业论文成绩分布状态,使成绩分布总体上呈正态分布。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数量不超过10%,良好率控制在30%左右。
5、毕业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等工作于第八学期第14周完成(2012年5月25日前)。
以专业为单位交《黄河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一览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第28页附表13)
(八)总结归档阶段:
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全体指导教师和各专业(教研室)、系、学院应提交书面工作总结,并将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归档资料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1、在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方面形成的全部资料,包括各系的毕业论文的工作制度、论文大纲、论文工作的实施方案;聘任教师登记表、课题申报表、教学任务安排一览表、指导记录、教学日志、中期检查表、答辩安排、成绩汇总表、质量分析与评估报告、工作总结等。
所有这些资料,以专业为单位,按普招、成招分别整理归档。
2、全体学生最终的毕业论文(纸质稿和光盘)、优秀毕业论文,必须全部汇集。
分年级、分专业、按学号顺序整理集中归档,并填写检索表。
3、各专业填写并上交《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报告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第29页附表14)。
商贸学院
2011年11月17日商贸学院2012届毕业生做论文人数与指导教师人数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