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全】

2017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全】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野望王绩(jì)东皋(gāo)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wēi)。

1、词语解释①薄暮:傍晚②徙倚:徘徊③犊:小牛,诗中指牛群④禽:泛指猎获的鸟兽⑤采薇: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2、《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彷徨心情的两句诗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3、《野望》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写景)两句诗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4、《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两句诗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颔联和颈联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7、本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8、《野望》中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表达作用?答:运用了“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黄鹤楼崔颢(hào)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zǎi)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词语解释①昔人: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②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③晴川:晴日里的原野④历历:分明的样子⑤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⑥乡关:故乡2、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两句诗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黄鹤楼》中崔颢运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两句诗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两句诗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6、诗中颈联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答:天气晴朗,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可见,鹦鹉洲上的草木繁茂浓绿。

7、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思乡之情。

使至塞上王维单(dān)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sài),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hòu)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1、词语解释①单车:一辆车②使:出使③问:慰问④问边:慰问边关守军⑤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远行之人。

⑥孤烟:烽烟⑦长河:黄河2、《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写此诗的两句诗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使至塞上》点明时间,运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两句诗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两句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战事频繁的两句诗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用自己的话描写颈联所展示的“千古壮观”之景。

答: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将落日映衬得更红更圆。

7、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颔联的理解。

答: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词语解释①从:往②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③楚国:楚地④怜:喜爱⑤海楼:海市蜃楼,诗中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色。

⑥月下飞天镜: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2、《渡荆门送别》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两句诗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3、《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两句诗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的两句诗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颔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从写作手法方面进行赏析。

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7、颈联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明镜,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8、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答:“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词语解释①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②初:刚刚②云脚低:白云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③暖树:向阳的树2、《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诗人喜悦之情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运用拟人,化静为动,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两句诗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两句诗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钱塘湖春行》中写出诗人观景的地点,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两句诗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的?答:颔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颈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颔联和颈联一起是动静结合来描写钱塘湖的景色。

7、诗歌颔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答:“几处”照应“早莺” ,“谁家”照应“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词语解释①奇树:佳美、珍贵的树②华:花③荣:花④滋:繁盛⑤攀条:攀引枝条⑥遗:给予、馈赠⑦盈:充满⑧致:送达⑨经时:历时很久2、诗中的“花”具有深远的意义,请进行赏析。

答:①暗用比兴。

以花衬托人物的心境。

花事兴盛,人却孤独。

②先抑后扬。

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增强了诗歌的感情。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答: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词语解释①竟:终结,诗中指死去③枥:马槽④骥:骏马、好马⑤永年:长寿:有气节有壮志的人⑦盈缩:人寿命的长短⑧养怡: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2、《龟虽寿》中用两个比喻转折说明死之不可避免,神仙长生不老的虚妄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3、《龟虽寿》中阐述作者生命哲学,生命长短不由天定,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饱含朴素的辩证见解的句子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4、《龟虽寿》中最能体现作者慷慨激昂,雄心壮志的比喻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请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做简要赏析。

(诗歌主旨)答: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突出的写出了虽然年老,却仍然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慷慨激昂,表达了诗人远大的雄心壮志。

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词语解释①亭亭:挺拔的样子②一何:多么③罹凝寒:遭受严寒④罹:遭受⑤凝寒:严寒2、《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两句诗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3、《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本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要正气凛然的两句诗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4、这首诗歌的寓意及思想感情是什么?答:这是一首咏物诗。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柏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以及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以比兴之法寓意自己的性格抱负,也寄寓了堂弟无限期望,勉励堂弟要永保坚贞。

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词语解释①异气:气候不同②殊:不同③剧:艰难④宇:房屋⑤何:多么⑥妻子:妻子儿女⑦林阻:山林险阻之地⑧翔:自在的行走2、《梁甫行》中以气候灾害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恶劣的两句诗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3、《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蛮荒及边海人民的凄楚恐惧的两句诗是: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请从描写的角度鉴赏尾联。

答: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蛮荒和边海人民的凄楚恐惧。

5、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答: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