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习题 统计学原理

第2章习题 统计学原理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数据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D
A、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B、深入研究调查单位
C、控制抽样误差
D、推断总体指标
2、下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了解( A )的基本情况。

A、全国钢铁生产
B、全国人口总数
C、厦门市居民家庭收支
D、某校学生学习
3、统计报表大多数属于( B )全面调查。

A、一次性
B、经常性
C、经常性非
D、一次性非
4、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 A )性全面调查。

A、专门组织的一次
B、专门组织的经常
C、非专门组织的一次
D、非专门组织的经常
5、“您喜欢看奥运会的篮球和足球比赛吗?”这一问题在设计中存在的错误是:A
A、包含了多个问题
B、措辞不准确
C、问题的表述不够具体
D、诱导性提问
6、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B
A、各工业企业
B、各工业企业的全体职工
C、一个工业企业
D、每位职工
7、要了解厦门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D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8、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确定( C )不同。

A、调查单位的多少
B、搜集资料的方法
C、调查单位的标准
D、调查单位的目的
9、在调查项目不多时,宜采用的调查表形式是:D
A、简单表
B、复合表
C、单一表
D、一览表
10、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 B ) 阶段。

A、初始
B、中间
C、最终
D、全过程
11、某连续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500,邻组组中值是480,其组中值应为:D
A、490
B、500
C、510
D、520
12、在等距数列中,各组次数的分布与( B ) 的分布一致。

A、频率
B、次数密度
C、频率密度
D、以上皆是
13、正常情况下,人口死亡率服从下述分布。

D
A B C D
14、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属于(C)分组。

A、简单
B、分析
C、复合
D、结构
15、对总体按某个标志进行分组,得到的统计表属于:B
A、复合表
B、分组表
C、简单表
D、整理表
16、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应归入:B
A、60---70组
B、70---80组
C、两组都可
D、两组都不可
17、频数密度是:B
A、平均组内分布的次数
B、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
C、平均组内分布的频数
D、组距÷频数
18、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集中状况和集中过程的曲线图是:A
A、洛伦茨曲线图
B、U型分布图
C、J型分布图
D、对称分布图
19、下图是根据某次智力测验得分绘制的累计曲线图,根据图表可知90分以下的比例约为:B
A、 10%
B、13.33%
C、50%
D、83.33%
20、下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A
A、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B、了解全国人口总数
C、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
D、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调查中,属于专门调查的是:BCDE
A、统计报表制度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E、普查
2、调查方案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是:ABCDE
A、确定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时间
C、编制组织计划
D、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E、确定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
3、问卷的组成部分通常有:ABCD
A、开头
B、甄别
C、主体
D、背景
E、结尾
4、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AC
A、茎叶图
B、直方图
C、箱线图
D、雷达图
E、折线图
5、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是:AC
A、选择分组标志
B、确定组数
C、划分分组界限
D、确定分组形式
E、确定组距
6、课本表2-11属于(AC)数列。

A、间断式
B、连续式
C、闭口
D、开口
E、等距
7、统计表从其形式上看,由以下( ABCDE )部分构成。

A、表头
B、列标题
C、行标题
D、数字资料
E、表外附加
8、调查工业企业设备情况时,工业企业不是。

A B D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项目
E、调查地点
9、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不受的( BD AE)决定。

A、组距的大小
B、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
C、分组标志的选择
D、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
E、分组界限的划分
三、判断题
1、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2、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只要有准确的统计数据,统计分析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3、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
4、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5、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
7、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8、调查时间是指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

×
9、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其调查结果都可以用于推算总体指标。

×
10、统计整理既是由对现象的个体认识过度到对现象的总体认识的认识阶段,也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


四、综合题
1、某企业50个职工的工龄资料如下:1、2
2、25、65、7、14、30、3
3、78、3、8、40、45、20、19、25、36、30、35、13、20、37、43、6
4、39、2、24、26、56、3、29、37、58、9、10、70、86、6、27、12、30、23、
5、33、27、92、44、4
6、39、52。

根据以上资料:(1)绘制茎叶图;(2)按工龄划分为以下六个组:1~3,4~6,7~15,16~35,36~49,50以上;(2)并指出各组的组限、组距及组中值;(4)绘制直方图并说明直方图和茎叶图的区别。

2、根据下表所给数据资料绘制雷达图和环形图。

表 湖北省上市公司2008年一季度主要财务数据统计表
证券简称 负债及股东权益 (亿元) 所有者权益 (亿元) 营业总收入 (亿元) 利润总额 (千万元) 净利润 (千万元) 楚天高速 东湖高新 ST 道博
29.9997 17.647 2.1863
24.1007 8.4875 0.5678
1.7293 0.3499 0.343
10.0634 1.3862 1.1633
7.5476 1.2069 1.0106
注:数据来源于湖北证监局网站或据其整理。

3、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分组后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填列表中所缺数字,并将其整
理成规范的统计表。

按月工资分组 (元) 职工人数 (人) 比重 (%) 累计次数(人) 累计频率(%)
较小累计 较大累计 较小累计 较大累计 500以下 16 15 16 110 15 100 500~600 50 45 66 94 60 85 600~700 23 21 89 44 81 40 700~800 14 13 103 21 94 19 800以上 7 6 110 7 100 6 合计 110 100
- - - -
按工龄分组(岁) 工人人数(人) 组限 组距 组中值 1~3 4 1,3 3 2 4~6 2 4,6
3
5 7~15 7 7,15 9 11 16~35 18 16,35 20 25.5 36~49 10
36,49 14 42.5 50以上 9 50 14 57 总计
50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数据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A A B D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C B B B A B A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BCDE ABCDE ABCD AC AC AC ABCD ABD AB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四、综合题
1、
按工龄分组(岁)工人人数(人)组限组距组中值
1~3 4 1,3 3 2
4~6 2 4,6 3 5
7~15 7 7,15 9 11
16~35 18 16,35 20 25.5
36~49 10 36,49 14 42.5
50以上9 50 14 57
总计5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