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肢体麻木、头痛
4. 运动猝死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急救穴、抢救 给氧
四. 预防
1. 比赛前体检 2. 遵守科学训练和比赛的原则 3. 加强医务监督
五. 运动猝死的预防
1. 及早识别高危人群 2. 注意观察猝死的先兆症状 3. 避免过度运动和过度训练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第三节 晕 厥
一. 概念: 是由于脑部一时性供血不足或血中化学 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丧失。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四. 处理
(一)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应减小运动量,必要时可停止正常训练。 一般说来,当男运动员的血红蛋白100-120g/L,
女运动员在90-110g/L时,可边治疗边训练,但 训练时要减少强度,避免长跑等耐力性运动; 而男运动员低于100g/L,女运动员低于90g/L时, 应停止大、中运动量训练,以治疗为主。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第五节 运动性贫血
一.概念
运动性贫血:指直接由运动训练所造成的贫血。
贫血 :指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 积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
正常成人 :
Hb: 男 120-160 g/L 女 110-150 g/L
RBC : 400-550万/mm3
350-500万/mm3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四. 鉴别诊断 (是关键) (一)器质性疾病所致的血尿: 肾小球肾炎 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结石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1.肾小球肾炎: 常有浮肿、尿少、血压高等征象,尿液检查 除有红细胞外,还有蛋白和管型。
2.泌尿系统感染: 如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等。 这些病都有血尿、脓尿和膀胱刺激症状(尿
频、尿急、尿痛),尿液细菌培养阳性。 肾盂肾炎和肾结核常有腰痛和发热。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3.泌尿系统结石: 常有肾绞痛、尿频、尿急、尿量减少或尿中
断现象 腹部X线平片或肾盂造影检查常可发现结石。
(二)外伤性血尿 运动时腰部受到钝物打击或摔倒,造成肾脏
挫伤,可以引起运动后血尿。 一般这类病人都有腰部受伤史和腰痛。
预防:坚持科学系统训练,提高心血管机能。疾 跑后要继续慢跑(或步行)一段距离,然后慢 慢停下来。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三. 症状与体征 四. 处理
(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 五. 预防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第四节 低血糖症
早晨空腹时的血糖浓度 正常: 80~120mg/100ml 低血糖症:< 55mg/100ml 一. 原因与发病机理 二. 症状与体征 三. 处理 四. 预防
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
第一节 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综合症)
一. 原因和发病机理
(一) 原因
(二) 机理
1. 训练安排不当 2. 比赛安排不当 3. 其他原因
1. 皮层和皮层下功能紊乱 2.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
3.应激系统发生一定的“衰竭”
4.器官的形态学改变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二. 症状与体征
(因程度和个体特征而异)
西药可服用硫酸亚铁、富血铁等。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五. 预防
安排好运动量和训练强度,遵守循序渐进和个 别对待原则。
膳食要富于营养,运动员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 入蛋白质2克,必要时还可补充氨基酸和铁剂。 克服偏食和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使运动训练与进食之间有第六节 运动性血尿
一.概念: 指直接与运动有关,经详细检查,未发现其它原因 的血尿。
二.原因与发病原理 (可能) 1.肾静脉高压 2.肾脏缺血、缺氧 3.肾脏损伤 4.膀胱损伤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三. 症状与体征
1. 运动后骤然出现血尿 2. 除血尿外,一般无其他症状与体征. 3. 男运动员多见,尤其以跑、跳和球类运动员多见。 4. 各项肾功能检查、血液检查和X线检查均正常。 5. 绝大多数人(95%)的血尿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 6. 血尿可在多年内反复出现,但预后一般良好。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二)饮食治疗
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采用含蛋白质、铁 和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如猪肝、蛋黄、 动物全血等。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三)药物治疗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运动员中贫血常见的 是心脾两虚和气虚型。可采用党参30克、 红枣10枚、生地30克、地骨皮6克、白芍12 克、乌梅5枚、鸡血藤30克、生地榆30克。
我国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Hb: 男 < 120 g/L
女 < 105 g/L
14岁以下 男女 < 120 g/L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二.原因及原理
1. 红细胞破坏增加 2. 蛋白质和铁质需要量增加及摄入不足 三 . 症状与体征
鉴别 : 减少或停止运动训练1个月,并供应充 足的蛋白质和铁,看Hb是否上升。
1、一时性运动量过大 2、训练水平低 3、机体的机能状况不良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二. 症状
1. 急性胃肠功能紊乱 及运动应激性溃疡
三. 处理
1.立即停止运动
2. 体位
3. 其他
平卧
保暖,注意饮食
上腹部疼痛 突然吐血
2. 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害 半卧位
呼吸困难、咯血(可死亡)
3. 脑血管痉挛或晕厥
平卧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五. 处理 (治疗和训练安排)
对运动员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者不论有无主诉均应暂时 停止运动训练,进行必要的检查。
对无特异性主诉的镜下血尿的运动员可采取边训练边检 查的办法,尽快做出较明确的诊断。
1. 早期 (与神经衰弱相似)
三. 处理
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早处理
调整训练计划、休息、 营养
2. 中期和后期
停止专项训练、比赛、 按摩、体疗、药物等
四. 预防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第二节 过度紧张
一. 概念: 指在训练或比赛时,一时运动负荷超过了 机体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病理状态。
(任何项目都可发生) 二. 原因:
二. 原因及原理 1. 血管扩张 (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 2. 直立位血压过低 3. 重力性休克 ( 疾跑后急停 ) 4. 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
运动性病症预防和处理
重力性休克:
征象:重力性休克发生前有些人会感到全身无力、 头昏、眼花、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 继而突然晕倒,意识丧失,脉率快而细弱。一 般经休息处理后很快恢复。清醒后患者仍感虚 弱、头昏、头痛,多数人记忆力能很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