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植物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08年植物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摘要一、植物油行业基本情况(一)2007年植物油行业整体供不应求2007年中我国植物油行业发展较好,供给总量稳步提高,但是植物油行业消费保持了高速增长,因而全年内出现了植物油尤其是食用植物油产品供不应求,供应高度紧张的局面。

在2007年,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幅度很大,甚至曾带动了整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因而也促使国家出台措施加强对食用植物油行业价格的监控,利用政策扶持以扩大食用植物油的供应。

预计在2008年度,食用植物油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继续。

但是在国家较为系统的政策扶持下,供应紧张会有所缓和,价格上涨也会较为理性。

下图显示了我国植物油行业工业总产值,从2004年起我国植物油加工业工业总产值一直保持着较高速上升,2007年1-11月份累计工业总产值为亿元,11月份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增长速度较快。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植物油行业工业总产值下图显示了我国植物油行业销售情况。

从2004年至2007年中,中国植物油行业消费保持了高速增长,即使在增幅最低的2006年,植物油消费也比上年增加了%,平均增速为%。

而在2007年度前11个月的植物油销售收入比起2006年全年的销售收入增加了%,达到了亿元,12月份是食用植物油的消费旺月,预计全年总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植物油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植物油行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2004年至今,中国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并呈现出逐年加速的趋势,中国的居民收入水平也保持着稳步增长,这些都促进了植物油的消费。

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使得2007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价格全年呈飙升格局。

2007年1月初国内24度棕榈油平均价在5900元/吨左右,到12月份达9000元/吨,涨幅约34%;1月初国内一级豆油平均价在7600元/吨左右,到12月升至元/吨左右;2007年新产菜籽油一上市便达到8000元/吨,到12月份价格升至元/吨。

价格处于高位对植物油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政府对价格的监管非常严格,再加上来自于进口食用油的价格冲击,如何使价格既能满足不断上涨的采购成本,又能符合政府要求,还能应对进口产品的冲击是企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综合来看,由于能源概念的渗入,全球植物油供需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其价格也将面临重新定位。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产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仍需通过国际市场进行采购,在未来国际植物油价格预计高涨的背景下,国内植物油进口成本也将难有回落。

此外,2008年我国将举办夏季奥运会,这将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的增长。

预计2008年国内食用植物油牛市将延续,从市场供给来看,由于国内压榨产能的不断扩张,原料进口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国家在生物燃料用粮上的政策限制,国内食物油总体供给将会提高,但仍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二)盈利能力情况从2004年起,植物油行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以上,平均增长幅度为%,于2005年度突破了2000亿元,在2007年11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达到了亿元。

植物油行业利润变动幅度很大,在2004年利润比上年减少%,在2005年却又增长了%,而后每年都保持在100%以上的增长率,到2007年11月,利润同比增长了%。

虽然植物油行业利润变动幅度很大,但是总额不大,在2004年亿元,经过三年的高速增长,2007年1至11月达到了亿元,相对于植物油行业的销售收入来说,利润所占的比重太低。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植物油行业收入及利润变化植物油行业盈利空间不如其他行业,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都较低,这是由植物油加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但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偿债能力逐渐加强,营运能力也一直维持在较好的水平之上。

另外,当前由于气候因素造成油料作物产量下滑,加上石油能源价格上涨导致部分农产品向生物能源转化,在货币供给充足情况下,人口增加导致植物油消费需求,因此国内植物油价格上涨存在合理性和必要性。

因此,行业效益前景良好,加上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运行效率提高,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费用,使得未来植物油加工企业依然会保持稳定盈利,行业效益会继续提高。

2004-2007年植物油行业效益变化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偿债能力负债率亏损面利息保障倍数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区域分布集中我国植物油加工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湖北和江苏省,这四省的企业数量占我国植物油行业所有企业数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将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地处山东省。

但是,六家大型植物油加工企业仅分布在山东、江苏、黑龙江和内蒙四省,80家中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和辽宁省。

山东省植物油加工业的规模在全国居于首位,山东省内植物油企业数量占全国的%,资产总额占全国的%,2007年1-11月的累积销售收入总额占全国的%,累积利润总额占全国的%,全部居于第一位,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山东省植物油加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变化植物油加工业的利润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苏三省,三省的利润总额占全国利润的二分之一。

就利润总额而言,山东省的利润比重最大,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而就盈利能力而言,河南省的利润率最高,资产利润率为%,销售利润率为%,远高于其他省份。

除去河南省之外,在利润总额较高的省份中,资产利润率都处在10%-20%之间,销售利润率都维持在4%左右。

2007年1-11月植物油行业累计盈利状况地区分布地区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比重(%)累计比重(%)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全国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河北省广东省上海市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子行业情况植物油加工行业包括两个子行业,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和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占整个植物油行业的绝大部分。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非食用植物油行业规模非常小,在2007年11月,非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累计销售收入只占食用植物油行业累计销售收入的%,累计利润只有食用油行业的%。

因而可见在植物油加工业中,食用植物油行业占了98%以上的规模,非食用植物油行业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植物油子行业收入情况(五)寡头经济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属于寡头垄断行业,行业集中度高,虽然我国食用油品牌众多,但有70%以上的销售收入集中在20家企业手中,中小型企业发展空间有限。

两家寡头企业引领着其他企业的变动趋势,尤其是小型企业只能采取跟随战略。

嘉里粮油和中粮国际是我国最大的两家植物油加工企业,"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品牌占据了%的市场份额,大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已接近垄断。

在两大寡头已经形成的情况下,食用植物油行业竞争格局在2008年度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将会延续2007年度的竞争特点,受大型企业影响,小型企业竞争激烈。

由于2008年宏观经济形势较2007年度不会有太大改变,2008年度仍会延续消费价格指数走高的势头,在此宏观经济影响下,植物油行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会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所以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市场形势仍然严峻,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植物油行业风险情况(一)行业风险主要来自于产业链上游当前我国植物油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供应缺口较大,主要是由于原料原因。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880万公顷,较上年下降%;大豆产量为1440万吨,较上年下降%。

油菜籽播种面积为648万公顷,较上年减少%;油菜籽总产量达到1200万吨,较上年减少%。

2007年度油料作物产量下降,而因为气候因素和农作物本身的制约性,在2008-2010年度油料作物产量不会有大的提高。

而全球气候都在恶化,全球油料作物面积减产,因而依靠进口也无法解决我国植物油产业原料短缺的问题。

原材料的短缺直接导致植物油行业产量不足,国产油料总出油量较上年略有降低,初步预计2007年国内食用植物油总产量在900万吨左右,较上年略降低%。

其中2007年我国大豆产量1450万吨,全年用于榨油的消费量为600万吨,折油100万吨;油菜籽产量1100万吨,全年用于榨油的消费量1000万吨,折油350万吨;花生产量1400万吨,全年用于榨油消费量660万吨,折油220万吨。

因而2007年度我国进口植物油总量也在大幅增长,使得行业对外依赖度进一步提高。

植物油供应不足主要是因为气候和土地原因,我国油料作物产量无法满足植物油行业生产需求,虽然近年来在国家的鼓励和经济效益的刺激下,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土地因其有限性,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不可能一直无休止的扩大,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扩大油料作物的种植土地面积会越来越困难,因而油料作物产量的增长速度会逐年放缓,其结果就会导致植物油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的下降。

油料作物生产量不足,油料价格上升很快,因而植物油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很快,成本急剧上涨使得企业利润空间减少,在国家对食用植物油价格进行限定的情况下,控制成本是决定企业是否盈利的首要条件。

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实施了油菜良种补贴、生产大县奖励等政策措施,预计2008年主要油料作物如油菜等播种面积将有所增加。

但是在2008年1月南方油菜主产地都遭遇冻害,因而油菜供给在2008年也将有所不足。

(二)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2007年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减产,国产油料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继续增长。

预计进口油料榨油和直接进口食用植物油占国内食用植物油总供给的50%左右。

我国进口的食用油主要是棕榈油、豆油、菜籽油和芥子油,其中棕榈油是我国主要的进口品种。

我国进口的油料主要是大豆。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2007年1-10月份进口食用植物油品种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2007年植物油行业主要进口品种进口量大幅上涨。

1-10月菜籽油和芥子油进口量涨幅最大,同步增长倍;其次是豆油,进口量同比增长%;棕榈油也同比增长了%,达到万吨。

在2007年度,主要进口植物油品种的均价也大幅上扬,10月份最主要进口植物油——棕榈油均价同比增长了%,;豆油进口均价上涨了%;菜籽油和芥子油的进口均价也上涨了%。

2007年1-10月累计主要进口植物油情况进口量(万吨)同比增长进口均价(美元/同比增长吨)棕榈油% %豆油% %菜籽油和芥子油倍778 %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2007年全球粮油价格波动上涨,尤其是9月份以后涨幅持续扩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