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检查工国家职业标准(2)..

产品质量检查工国家职业标准(2)..

产品质量检查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产品质量检查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计量器具或肉眼观测,对产品进行外形,尺寸和表面等项目的测量和检查。

按产品技术标准或合同的要求,结合理化分析结果和有关数据,判定产品合格与否及确定产品牌号、等级和规格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外、高温、噪声。

1.5.职业能力特征
身体健康,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听、视觉良好,具有较强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及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

1.7.
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培训需要的标准教室和满足实际操作培训用的检验场地、计量器具等。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
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在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的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模拟、仿真)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还必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是1:5,且不少于3名评考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9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育里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可在光线充足和安全措施完善的产品存放现场、库房或模拟现场进行。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设备、技术等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服从上级生产指挥,团结协作。

(5)爱护生产设备和劳动用品。

(6)进入现场“两穿一戴”着装整洁,符合规定。

(7)确保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保持生产现场环境清洁,卫生环保。

(8)清正廉洁,诚实守信。

2.2.基本知识
2.2.1.钢坯(材)生产基础理论知识
(1)金属学中纯金属的结构与结晶、合金结构、铁碳合金状态图、钢液凝固理论、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等基础知识
(2)炼钢基本原理及铁水予处理、钢的冶炼、炉后精炼(CAS、LF、RH等)、连铸生产基础知识
(3)轧钢基本原理及板、带、型、管、线材生产基础知识
(4)钢产品轧后处理(退火、常化、调质、缓冷、余热处理等)及后续深加工基础知识(5)标准及标准管理基础知识
(6)理化检验和力学试验基本知识
(7)计量器具基本原理
(8)计算机与信息化管理(ERP、MES)基础知识
2.2.2.检验操作判定基本知识
(1)钢的分类、钢和钢材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
(2)常见钢坯(材)缺陷的特征及产生的原理
(3)钢坯(材)表面清理及热装热送基本知识
(4)主要产品的检验项目和取样、验收、改判规则
(5)钢和钢材产品检验的方法标准知识和数值修约规则
(6)计量器具的用途、精度、测量方法,保管与检定规则
(7)常用质量指标统计和产品理论计重的方法
(8)常用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
(9)常用产品质量特征值曲线、图表与产品实物质量的对应关系
(10)常见的质量异常和外部质量异议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11)工艺制度、设备功能、状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2)理化检验和试验基本方法和原理
(13)在线(自动)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14)计算机系统操作和数据库的一般知识
2.2.
3.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1)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1)ISO9000标准基础知识
(2)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基本知识
(3)工序控制与工序分析基础知识
(4)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5)6σ和零缺陷管理基本知识
2.2.4.安全生产与环保知识
(1)职工安全通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2)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3)冶金环保基础知识
(4)现场急救知识
2.2.5.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知识(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相关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4. 比重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