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习题二、名词解释1、两级传播论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
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
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
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2、施拉姆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美国传播学者,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
他一生中著有《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等30余本著作,创立了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等四所研究机构,培养了许多学生,是传播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三、简答1、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中最为发达的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传播学诞生的摇篮,除了具备基本的社会、学科前提条件以外,还有其独特的社会、学科条件。
首先,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
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另外在战争时期, 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
其次,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经济实力的国家。
一方面,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需要垄断资本家向国内、国际市场扩展,须对广告、公关、消费者以及媒介的经营与竞争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业在两次大战之中和以后日益壮大。
大众传播业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再次,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
一方面手中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
(最后,在学术基础上,许多欧洲学者流亡美国,造成各种人文社会学科和领域的繁荣,如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等,直接导致了传播学这个边缘学科的诞生。
)2、试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集中在研究目的、研究焦点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研究目的的差异:美国的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要维护现在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因而实用性、经验性明显。
而欧洲的批判学派是将传播活动臵于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的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矛盾与冲突。
利用对现存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存事实、促进社会变化,因而要对现有的状态进行分析、批判。
研究焦点的差异:由于传播学传统学派研究目的在于维护,在于实用,因而它的研究焦点就放在了传播效果与受众上。
批判学派着重点在于宏观的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上。
这与它希望找到变革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动力的出发点不无关系。
研究方法的差异:传播学传统学派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
批判学派强调定性分析,注重思辩、理论、宏观、全面。
四、论述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所认识的传播学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简言之,就是要研究人类传播的历史。
对人类传播发生、发展的历史研究设计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重要的包括传播思想的发展、传播时间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等等。
(2)人类传播的形态。
我们所说的传播形态是指人类传播活动的不同类型。
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传播形态。
同时在一个社会中,因社会所需功能的不同又存在着众多的传播形态。
比如:传播四种形态的研究(即人们的内向交流、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及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销等等研究。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所有人类传播活动都可以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或静态的结构。
从普遍意义上,对人类传播活动的过程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深化研究,即深刻地研究传播的本体活动。
(4)结合自身经验谈第二章习题三、论述简述人类传播历史演进的过程,它有什么基本规律?人类传播的演进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符号和信号时代(2)说话和语言时代(3)文字时代(4)印刷时代(5)大众传播时代(6)网络传播时代通过上述对传播历史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传播在以下方面呈现出的特征及规律。
(1)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存在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度发展趋势,是叠加式而不是替代式的。
(2)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
传播本身正是人类文化创造和积累的产物。
(3)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一种传播必定是一种社会类型的反应。
四、练习请用“传播”造十个句子,或者在不同的书本报章中找十个包含“传播”的句子,分析其含义的不同。
如,哪些属于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哪些属于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动植物,还是其他事物?其客体是信息、疾病还是其他事物?如果是人类传播的话,分别属于传播四种基本类型中的哪一种?例如:蜜蜂传播花粉。
(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动物,传播客体是花粉。
)SARS病毒通过各种渠道传播。
(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人、动物等,客体是病菌。
)计算机病毒预警系统能够防范电脑网络中的病毒传播情况。
(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人或电脑网络,客体是电脑病毒。
)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人类古代传播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口口相传。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关于那位明星的小道消息四处传播开来。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这种传播属于人际传播。
)电子政府所具有的这种发散式的网络传播途径,使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各种政令、信息能够在网络上通过。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或组织,客体是信息。
属于组织传播。
)报纸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属于大众传播。
)第三章习题四、练习1、思考一下,这个客观世界当中,哪些东西是物质的,哪些是能量的,又有哪些是信息的呢?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能否单独存在?客观世界当中,物质的和能量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辨别的,当一个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那它就是信息的。
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一般不能单独存在,因为它是抽象的,无法传播、无法把握的,只有附着在物质载体之上才能成为客观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2、例: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个苹果?甲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乙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个单位的信息?上述例子,说明信息的交换,与物质、能量的交换有什么根本不同?一般而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守恒的。
但信息的交换不同,你可以在不损失自己所拥有的信息的基础上,把它交给别人。
3、看到红色,你会联想到什么?列举十个你联想到的事物、意义、观念等。
据此,以红色作为符号的一个例子,思考符号的定义、特性。
看到红色,我们可能会联想到热情、热、红火、革命、鲜血、喜庆等等,这些丰富的含义使红色这个物质形式本身具有了用于传播的功能,成为一个符号。
这体现了符号的指代性。
另外,这些东西不是红色本身具有的,而是在人类长期发展过程当中约定俗成的。
这告诉了我们一点,符号的指代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4、你和朋友的一次面对面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参见课本的114-117页,符号的分类。
在一次电话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例如,可能使用有声语言、类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等。
在一场古代战争中,信息的传播会使用哪些符号?可能会使用烽火、鼓声金声、旗臶和有声语言等符号。
在一份报纸的版面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可能会使用文字、图片、颜色、线条等。
在一期广播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可能使用有声语言、类语言、音乐和其他声音符号等。
在一期电视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可能使用有声语言、类语言、音乐、其他声音符号等,也可能使用体态语言、服饰、道具、化妆、人际距离等,还可以使用文字等。
它们构成了我们所谓的视听语言系统。
在一个网站的网页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可能使用文字、图片、颜色、线条、视频、音频以及其他动态符号。
第四章习题三、简答1、比起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来,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1)传播者职业化、组织化(2)讯息复制化,其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3)媒介机械化、电子化、网络化(4)受众大众化,即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分布广泛、相对隐匿(5)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2、如何理解大众传播的功能?(1)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包括: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当然,在不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下,正面功能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2)除此之外,大众传播的一个负面功能就是麻醉人的精神,取消人的行动能力。
(3)另外,大众传播成为一个产业,具有很重要的经济功能。
四、练习1、思考一下你所处的组织,有哪些活动属于组织传播活动?有哪些方向?使用了哪些媒介工具?你在组织传播活动中是否很活跃?(1)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交换信息的活动。
例如,组织内部的会议、工作报告、联谊会,以及组织对外的公关活动等。
(2)组织传播的方向包括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水平,以及内外之间。
(3)组织传播使用的工具包括电话、文字媒介、传真等,有的组织拥有自己的报纸、刊物、电台和电视台,另外,局域网也成为组织传播的重要工具。
第六章习题三、简答1、如何从《报刊的四种理论》理解人类传播制度?(1)该书将人类传播制度分为三类社会类型之下的四种制度类型:封建时代的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由主义传播制度和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社会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2)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传播制度总是与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2、举例分析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1)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如政府对新闻把关的影响,一个例子是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对新闻采访的约束,另一个例子是我国两会报道;法律也有影响,如美国的《诽谤法》。
(2)经济因素如美国的新闻报道总是不会触动自己广告客户的利益。
(3)社会、文化因素如《流星花园》的禁播。
(4)信息自身的因素如信息自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5)组织自身的因素如媒体组织的所有权、价值观、定位对把关的影响,可以比较一下《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与《北京晚报》的区别。
(6)受众因素如受众的喜好、接受过程也会对把关产生影响。
(7)技术因素如各种媒介技术手段的影响;各类媒体所掌握的技术水平影响:一个市级电视台是否可以进行卫星连线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