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
磐石市宝山中心校李春艳
教材分析:
《电磁铁》是新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二课,是一节经典的实验课,教材编排十分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
本节课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善于发现、大胆猜测、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的观察,是发现科学原理的前提。
从而对科学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主要内容有: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设计并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数有关系。
本节课意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学生分析:
“电磁铁”在学生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身边可以找到许多实例。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身边的哪些电器应用了电磁铁了解的非常不够,因为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电磁铁。
而学生要想真正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就要先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然后再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六年级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就以在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自主去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去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设计理念:
1、本节课采用教师演示、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设计,并侧重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且按发现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
2、从实验的构想到实验的具体实施,再到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其结果分析教师始终以理论为指导,并且把实验过程当作理性活动来把握。
整个过程含有一定的现代实验方法论思想的成分:实验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渗透着理论的成分。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制作铁钉电磁铁;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教学难点:
控制一定变量,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通过分析推理,帮助学生建立“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一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1. 学生探究:每组1号电池一节,电池盒一只,电磁铁组装材料盒、指南针一只,共10组;
2. 教师演示:上面的材料一套
教学设计:
(一)观察实验导入
分组观察:用所给的小装置(用短的导线制作的电磁铁)接通电源,靠近小垫圈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断开后又有什么现象?
汇报小结:电磁铁
(二)制作铁钉电磁铁
1. 演示电磁铁的制作方法(用材料盒里的长的导线制作电磁铁)
注意点:
(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两头固定好。
(3)制作完成后,用砂纸把导线头磨光亮。
2.学生分组用所给的材料制作并通电测试
(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 提出研究的问题:
2. 组织学生讨论:我们怎样验证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
3. 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小结实验方法。
(简单方法用指南针,在通电情况下,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排斥,或者现象相反,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因为异性相吸,同性相斥。
这样做的同时,也测出了钉尖、钉头各是什么极了。
)
4. 学生实验,找出钉尖、钉头各是什么极?教师巡视指导。
5. 汇报实验发现:各组电磁铁钉尖、钉头南北极各在那一端?为什么会不同?
6.猜想: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7.交流汇报:可能与绕线的方向有关。
可能电池正负极连接方向有关
8.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对比实验变量的控制
9.分组实验验证:
10.汇报形成结论:电磁铁的磁极改变与什么因素有关?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认为电磁铁和磁铁的性质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五)拓展延伸
玩一玩:分别用课前发的和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来接近小垫圈,看看结果一样吗?说明什么?猜猜为什么?
板书设计:
电磁铁
通电才有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南北极是可以改变的:电池的正负极接法的改变
线圈缠绕方向的不同
《电磁铁》一课教学实录
一、观察实验导入:
师:今天课上我们先来观察一个小实验。
请同学们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小装置接通电源,去靠近桌上的小垫圈,看看有什么现象,断开连接看看有什么现象?
生:接通电源,小垫圈被吸起来,断开后,小垫圈掉下来。
师:小垫圈被吸起能说明什么?这一现象和我们见过的什么相似?
生:说明有磁性,和磁铁相似。
师:这个与磁铁有什么不同呢?
生:这个通电时有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那个磁铁,磁性是长久的。
师:那我们就把这个装置叫电磁铁。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电磁铁(板书课题)二、、认识电磁铁构造、制作电磁铁
(一)观察电磁铁认识其构造: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小电磁铁,看看它由几部分组成的?
生:是由铁钉和螺丝、塑料壳,导线组成的
师:螺丝和塑料壳分别起什么作用呢?
生:起固定的作用。
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们分别归属到哪一部分呢?现在你认为电磁铁主要由几部分组成呢?
生:是由铁钉和导线组成的
师:我们把这个铁钉和缠在它上面的导线分别叫做铁芯和线圈,电磁铁主要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
(二)制作电磁铁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请认真看老师的演示方法。
和要注意的地方。
师: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
生:分组制作,并接通电源试试。
师:评价
师:关于电磁铁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三、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一)、研究铁钉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1、问题
师:磁铁有南北极,铁钉电磁铁有南北极吗?
(铁钉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
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猜想
师:你怎么知道铁钉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因为磁铁与铁钉电磁铁有共同的地方:都能把大头针吸起来。
)
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利用磁铁与铁钉电磁铁都能把大头针吸起来这一点就能知道铁钉电磁铁有南北极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
师:你有办法证明吗?
生:找一个标明磁极的电磁铁,和它接近就能知道了
生:用一个指南针,与南极相吸的这一端就是北极。
与北极相吸的就是南极。
师:与北极吸引了这时的铁芯的这一端就是南极了吗?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生:自由回答(不能,因为电磁铁断电时铁钉本身就可以与指南针北极相吸引。
)怎么办呢?(再靠近指南针南极试试,如果排斥就可以得到证实)】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师:在实验之前各个小组先设计一个实验计划,把你们的设计填在记录表中。
附记录表:
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铁钉电磁铁有南北极吗?
我们的猜想是:铁钉电磁铁可能有南北极。
我们要这样做:(用你喜欢的方式文字、表格、图画等表示。
)
我们要用的材料有:
(学生在记录表中设计实验计划)
查各个小组的实验计划。
4、学生分组实验。
师:请每组长安排组员分工操作。
记录员做好铁钉钉尖是南极还是北极的记录。
5、检查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6、汇报得出结论: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各个小组的铁钉电磁铁的钉尖的磁极是不同的。
(二)、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想:
师:刚才,从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看铁钉电磁铁的铁钉钉尖有南极也有北极。
那么,是什么因数影响了电磁铁的铁钉钉尖的南北极呢?你们猜猜。
生:可能和线圈缠的方向有关
生:可能和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师: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正不正确,还得需要实验验证。
在实验之前各个小组还得先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你们的设计填在记录表中。
附记录表:
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我们的猜想是:可能与连接电磁铁线圈的电池的正负极接法不同有关系。
我们要这样做:(用你喜欢的方式文字、表格、图画等表示。
)
我们要用的材料有:
(学生在记录表中设计实验方案)
2、讨论设计实验方法
师:实验分两次做,那这两次实验哪些条件不同哪些条件相同呢?
生:(不同的条件是第一次与第二次连接电磁铁线圈的电池的正负极接法不同。
相同的条件是都用同一节电池、同一个电池盒,用同一根导线,用同一个电磁铁,同一个指南针。
)
师: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的条件都相同。
对吗?
生:(对!)
3、学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4、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
5、学生设计实验计划
7、学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师:指导学生以不同方向绕制线圈。
8、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
9、得出结论:线圈的绕向不同也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四、小结
师:现在你认为电磁铁和磁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生:自由回答
五:拓展延伸:
师:现在我们分别用自己做的电磁铁和老师课前给你们的电磁铁分别接通电源,去接近小垫圈,看看会有什么不同?想想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