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好朋友作文讲评课堂实录【篇一:作文讲评课课堂实录五】具体展现真情实感——《那一次,我真_____》作文讲评课课堂实录内乡县赤眉一初中辛颂义师:同学们,上一周我们写了作文《那一次,我真_____》,下面我们再做以简单的回顾。
(大屏幕展示上次作文指导的流程,即出示题目——出示习作训练目标——学生补充题目——选材指导——构思指导——误区呈现及范例——范文示例——学生构思后动笔写作。
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做简单提示。
)师:我们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就是要选取典型的事件,通过具体叙事,表达真情实感。
那么,今天我们要通过这节讲评课知道如何具体地表达真情实感,通过评改习作,我们要学会具体、真实地表达情感。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师:这次作文,大部分同学都写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得是情深意切,感受也各不相同。
老师统计了一下:共写了25 种不同的感受,其中,以写《那一次,我真快乐》、《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伤心》和《那一次,我真尴尬》的最多。
还有一些感受,写的人比较少,但很有特色,让人很受启发,我们来看看“眼前一亮”。
(多媒体出示别出心裁的题目:《那一次,我真可爱》——席苗苗《那一次,我真残忍》——李盼《那一次,我真幸福》——邵田《那一次,我真纠结》——陈旭《那一次,我真了不起》——任佳薇《那一次,我真过分》——王巧《那一次,我真长了见识》——杨静《那一次,我真失败》——时浩《那一次,我真的错了吗》——杨书强《那一次,我真感到劳动的艰辛》——刘永康)师:你比较喜欢哪个题目呢?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呢?生1:我比较喜欢《那一次,我真了不起》,因为他肯定了自己,做事中有一种成就感,会写得更真切。
生2:我比较喜欢《那一次,我真的错了吗》,因为这篇文章肯定会写作者内心的矛盾,能充分地表达真情实感。
师:在这次习作中,许多同学把自己的感受写得真实、具体,很有特色,让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榜上有名”?(多媒体出示“榜上有名”:赵嘉颖、赵苒贝、席苗苗、张燕、裴平、张雪、席东阳、李盼、杨松荷)(学生带着羡慕的神情读入榜名单)师:只要你们用心去写作,下次你也会榜上有名的。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篇佳作呢?生(异口同声):想。
师:我们手中复印的作文就是我班赵嘉颖的作品,下面有请赵嘉颖同学上台来朗读你的文章。
(学生鼓掌,赵嘉颖拿着作文登上讲台。
)师:赵嘉颖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那一次,我真伤心》,在她读的时候,请大家倾听并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了作者伤心的感情?文章又是如何具体地表现这种感情的呢?(赵嘉颖声情并茂地朗读作品,其他学生静心倾听。
)(三分半钟后,赵嘉颖读完了文章。
)师:你发现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了作者伤心的感情呢?生1:“望着他那慈祥而又在沉睡的面孔,泪水顺着双颊慢慢滑落”流露出了作者伤心的感情。
生2:“想到这,我的泪水又流了下来” 流露出了作者伤心的感情。
生3:“现在不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吗?可是外公却不能再陪我一起摘柿子了,我长大了,他却老了??竟弃我们而去,飞向永远的天堂”表明了她的伤心之情。
师:文章又是如何具体地表现这种感情呢?生1:外公不顾艰难爬树为自己摘柿子让自己难忘,回想起来伤心,采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外公。
(师随机板书“动作描写”)生2:外公摘柿子是为了让自己润嗓子以更好地读书,这种关爱令作者感动,所以她回想起来伤心,作者采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外公。
(师随机板书“语言描写”)生3:文中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与人总要分离?为什么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我也不明白,本来还能上山砍柴的外公,身体是如此硬朗,现在又怎能离开我呢?”这句话用质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外公突然去世难以接受的悲伤心理。
(师随机板书“心理描写”)生4:作者使用人称在变化,对外公,先用“他”,后用“你”,似乎在和外公在面对面交谈,如诉衷肠。
生5:作者看到流星划过天空料想那就是外公,外公正向自己挥手,这些情景表明了自己对外公的留恋,读起来让人落泪。
师:这实际上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幸福的气氛,更衬托出我的伤心之情。
(师随机板书“环境描写”)师:可见,这次作文要想写好,就要具体叙事,真切表达内心感受。
(师板书:叙述具体,感受真实。
)那么,下面我们再欣赏两个片段,看看还有哪些方法也具体地表达了真情实感?(学生快速浏览片段一:《那一次,我真后悔》(郭春游);片段二: 《那一次,我真可爱》(席苗苗)。
)生1:《那一次,我真后悔》中用了神态描写,通过前后同学们的神态的对比,表明了我对考试作弊羞愧之至。
生2:《那一次,我真可爱》中用了几处环境描写,表明我为了把自己所得的奖品送给妈妈而不感到冷以及送给妈妈的激动心情。
此文还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具体刻画了我的“可爱”。
师:这些习作,反映了大部分同学的作文达到了习作训练的基本要求,但整体来看,本次作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叙事不具体,刻画不细致;二是感受不真实、感情不真挚。
下面我们快速浏览一篇文章《那一次,我真高兴》,体会这位同学表达的感情真实吗?他把事写具体了吗?(学生快速阅读作文《那一次,我真高兴》,两分钟后学生举手发言)生1:这位同学表达的感情不真实,他写到妈妈玩“九霄惊魂”的游戏时嘴唇都白了,他怎能高兴呢?生2:这位同学表达的感情不真实,他最后写自己去漂流,“一路上眼都不敢睁”,“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这明明是害怕,他怎能说是高兴?生3:我也觉得这位同学表达的感情不真实,他写妈妈和自己在海边玩得时间长而肩膀晒得生疼,也没说什么原因就在宾馆的房间内大笑,这种感情言不由衷。
生4:我觉得他不仅感情表达的不真实,写得也不具体。
例如第六段他写“这天玩得真高兴”,只写妈妈去玩游戏,根本没写自己玩了什么,何来高兴?生5:我感到他末尾写漂流的事稍微用墨多一点,其他都是简略的,像流水账。
例如,第七段他写“第二天,我们乘车来到深圳的妈祖庙来上香,然后又乘车到附近的一个海边游玩,我和妈妈在那里游了泳,还坐了水艇,还坐了船,大约三个小时后,我们又乘车来到了度假村吃了饭。
而后,在房间看了会儿电视,就去泡温泉了。
”这看似在高兴地游玩,实际上都不具体,让读者感受不到他究竟有多高兴。
师:那你们认为这篇文章怎么改,他的感情会表达的真实、具体呢?生1:他可以重点写一两个场景,详细刻画他游玩时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
生2:他写在宾馆睡觉时感到肩膀很疼,其实可以让妈妈说出“晒晒太阳有利于身体健康”之类的话语,这样就表明痛并快乐着,就合乎了“我真高兴”的题了。
生3:写他漂流的事也可改一改,先写他漂的时候不敢睁眼看,慢慢战胜了恐惧的心理,最后竟能够睁眼漂到了结束,而且还能享受那种惊险和刺激。
这样,“高兴”的感情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生4:其实他文中也可加入自己和妈妈一起做的某件事,其中体现出母子相互合作、相互关爱的思想。
这样一添加,也能表现妈妈对一个留守儿童的母爱的补偿,这种高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这种情,也是他所渴望的。
(师生鼓掌)师:这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精彩,可见同学们也学会了如何具体、真实地表达情感了。
那么,我们下面就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来改一改我们自己所写的作文,8分钟后展示修改的成果。
(学生动笔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巡视)(8分钟过去了)师:那位同学能展示一下自己修改的内容?展示时先读原文段,后读修改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修改的与原文有什么不同?生1展示:??生1评价:改后比原文增添了环境描写,更烘托了当时我的羞愧心理。
生2展示:??生3评价:她的心理刻画比原来更细腻,让我们感到感情更真实了。
生4展示:????师:好!大家的展示和评价显示我们确实学会了方法,我们再来看一下赵嘉颖的文章,我们是当作佳作来欣赏的,那我们还能让这篇文章锦上添花吗?(学生审视文章,很快就有学生举手,老师示意其发言)生1:我认为她文中只写了外公摘柿子一件具体的事,可否增加其他的事件,体现外公在其他方面也关心我。
师:这位同学见解很独到。
增加其他事件就是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那对外公的去世就更能引起我的伤心之情了,主题也更加突出了。
那么这些事是详写还是略写?学生(齐答):略写。
师:为什么要略写呢?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点面结合”,外公为我摘柿子是“点”,其他略写的事件是“面”,这样就丰富了外公的形象,为自己为何那么伤心做了充分的铺衬。
生2:文章末尾说“我一定会坚守外公和我许下的承诺,永远,永远??”到底许下了什么承诺,作者应交代清楚。
生3(作者赵嘉颖):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指导。
我也有点修改,倒数第二段“(外公)正在空中对我挥手,五官是如此清晰”后面我加上“脸上依然挂着笑容”,我认为这样更巧妙一点,因为在第三段中有“在我的记忆中,他每天笑眯眯的,脸上总挂着笑容”,这样前后有所照应,结构显得更严谨。
师:大家集思广益,从内容、结构上给本文提出了这么多的修改意见,其实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对表达也很重要。
我们看第二段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的外公,终于让我感到了离别,看到了死神”中的“终于”一词用得恰当吗?这意思不是说我对外公的离别是多么的期盼吗?(学生心领神会,笑)那改成什么词语合适呢?生1:改成“却”。
生2:改成“最终还是”。
生3:改成“竟然”。
师:好!用“竟然”或者“最终还是”就比较贴切一点,因为对于外公的去世,我是不愿看到的,他的突如其来的去世让我意想不到,却又无可奈何,“竟然”就表达出了这种意思。
师: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问题?生:“最终还是(竟然)让我感到了离别,看到了死神”应改为“最终还是(竟然)让我看到了死神,感到了离别的痛苦”,这样更表达意思更明确,更符合逻辑师:说得真好!看来文不厌改,好文章也有提升的空间,希望大家能养成认真修改文章的好习惯,让我们的写作水平不断进步。
【篇二:10《---是我的好朋友》讲评】《--是我的好朋友》讲评教学时间:2015年11月12日教学目标:1。
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篇好的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教学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作文。
教学准备:学生作品教学过程一、回顾习作要求二、评价习作,完善提高1、自评。
(1)学生先自读自改。
(2)指名1~2生读习作,依据本次习作的提示要求,大家评议,说一说哪些地方写清楚了,哪些地方还应补充或修改。
2、集体评改。
(1)小组内互评互改。
(2)指名展示1~2篇习作,每展示一篇后指名其他学生评一评,指出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应怎样改。
(3)全班同学参考前一环节列举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各小组选派代表读修改后的习作,师生评议,客观、公正地互提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