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竞赛试题山东省沾化县实验中学王建民电子邮箱wangjm70@一、阅读理解部分(60分)(一)(14分)不要盲目“向沙漠进军”人与沙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能否“和平共处”?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报告中,提出了人类与沙漠的正确关系应当是:人与沙漠和谐共存,既要避免“沙进人退”,也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
报告指出,沙漠在地球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相互支持和制约,组成了全球的大生态系统。
“人进沙退”的治理方式,只有在原先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从而造成土地沙化的局部地方,采取合理的恢复重建措施,才有可能。
而总结多年来相当多的地方防沙治沙的正反实践经验则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
”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
防沙治沙应定位于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报告强调,现在有一些关于通过植树造林而使“人进沙退”的典型,这需要加以分析,防止误导:如果是在本来可以长树的沙化土地上植树造林,恢复原来已退化的土地,当然值得宣传;如果在天然沙漠的边缘,利用外来水源植树造林,新建或扩大绿洲,但应注意到不挤占对邻近地区和下游的生态供水;如果在天然沙漠的生态系统条件下,抽取当地的地下水源,依靠灌溉,植树造林,其后果将造成大范围的地下水漏斗,使相邻地区的地下水位逐渐降低,导致相邻地区的天然植被衰亡,最终将威胁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利用沙漠边缘沙层中多年积存的少量土壤水,植树造林虽然可以成活并在一定期间成长,但在积存的水量耗竭后,不仅树木衰亡,而且将造成很深的干土层,使土壤沙化。
这些最终造成环境恶化的“人进沙退”的经验都不应当宣传推广。
1.从文中看,沙漠在地球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理由是什么?(3分)2.从全文看,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向沙漠进军?(3分)3.盲目向沙漠进军有什么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后果?(4分)4.有一个成语叫“人定胜天”,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看法。
(4分)(二)(13分)①“滴水见精神”,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
人民群众评价为官者的品行,常常就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来判断的。
郑培民同志就是一个十分注意小节的人。
他在最后的工作中因急性心肌梗塞突发赶往医院,途中,他虽已无力地倒在秘书的肩膀上,嘴里却在嘱咐司机:“别闯红灯……”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注重小节到了如此地步,有人觉得未免过于苛刻,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领导干部应当着眼于大事,而不应拘泥于如此小节。
其实不然,。
②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同理,小节不检会摧毁人思想上的防洪堤,使人前途断送甚至跌入罪恶的深渊。
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清朝巨贪和珅,其贪婪成性仅仅是从几根上等楠木开始的。
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的堕落,最初就是从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开始,直至发展到见利就上、有利必争,将手中的权力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工具,中饱私囊,成了人民痛恨的大贪官。
③“小节”能坏干部,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把握住自己,维护自身形象,但在小节上,漫不经心,疏于防范:有的警惕性不高,认为吃请一顿饭、喝一瓶酒、拿一条烟是区区小事,无伤大雅;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出点小问题,组织会宽容、原谅;还有的心理不平衡,认为别人恣意腐败能“逍遥自在”,自己捞点小惠小利,是“小巫见大巫”,不足挂齿。
诸如此类,其结果常常是小节不保,导致大节丧失,最终为人民所唾弃,悔之晚矣!④俗话说:“笼中的鸟儿就是因为几粒小米而失去了整个天空。
”作为人民公仆,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更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安于清贫,耐得清苦,时刻严于律己,防微杜渐,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唯如此,才能真正“不愧党、不愧民、不愧己”!5.简要回答“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中“试金石”的意思。
(3分)6.给文章第①段末尾补上一句总结性的话。
(填在下面横线上)(不超过20字)(3分)7.行文中有两种观点:“注重小节”与“行大事不拘小节”你认为哪一种正确?请你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4分)8.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写郑培民十分注意小节与有些人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形成正反对比论证,显得是非分明,说理有力。
B.第②段运用古今两个典型事例,从反面鲜明有力地论证了“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所产生的危害。
C.第③段作者从“警惕性不高”、“心存侥幸”、“心理不平衡”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节不保的原因,加强了论证的针对性。
D.第④段“笼中的鸟儿就是因为几粒小米而失去了整个天空”一句中,“几粒小米”喻指小节,“整个天空”喻指大节。
(三)(13分)羡慕王晓冰①孩子往往羡慕..大人;老人往往羡慕孩子。
②普通人羡慕名人;名人又羡慕普通人。
③打懂事开始,人们就开始羡慕他人,也开始不停地变换着羡慕的对象,还一遍又一遍地梦想着拥有羡慕对象的容貌、身体、学识、才能、名气、地位、财富……④羡慕的感觉都是相似的,羡慕的对象却各有不同;失败者羡慕成功者,丑陋者羡慕美貌者,穷人羡慕老板,士兵羡慕英雄,少女羡慕明星……有的人喜欢将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有的人则把羡慕的秘密深藏心底,正如一首歌里唱的:“等待已久的梦,只有自己知道。
”⑤我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单位的一妙龄女子,不仅性情温柔,容貌出众,还能歌善舞,是众多男人倾慕的目标,也是周围女孩羡慕的对象。
不久前当她突然昏倒住进医院时,人们才知道她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当同事们前去医院探望她时,她含着泪说:“。
”⑥许多人喜欢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感叹人生苦涩,无缘富贵,却对自身拥有的一切视而不见。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能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则是最大的幸运。
无论你是谁,一定有许多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在由衷地羡慕着你:羡慕你的健康,羡慕你的年轻,羡慕你的高大,羡慕你的聪慧,羡慕你的家庭的温暖,羡慕你有工作的乐趣,羡慕你打一手好球,羡慕你写一手好字,甚至羡慕你光洁的皮肤、乌黑的头发和雪白的牙齿……⑦上帝是不公平的,于是便有了世间的穷与富、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
⑧上帝又是公平的,它给了你金钱,往往就要夺走你的真诚和善良;它给了你成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年轻和纯真;它给了你美貌,往往就在夺走你的智慧和毅力;它给了你成功,往往就夺走你的健康和幸福。
⑨羡慕别人所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哪怕是疼痛,是肤浅,是追悔,是无奈,是无声无息,是普通平凡。
当你暮年回首时,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永不复来的青春证明和生命印纪,美好而生动。
永远不要在一味羡慕他人的沼泽中失去自己,永远不要在羡慕他人时轻视你自己,因为你羡慕的人也许正在羡慕你,明天的你也许要羡慕今天的你……9、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羡慕:溢于言表:10、联系上下文,补写文章第⑤段省略的话(填在下面横线上)(3分)11、本文写到“上帝又是公平的,它给了你金钱,往往就要夺走你的真诚和善良;它给了你成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年轻和纯真;它给了你美貌,往往就在夺走你的智慧和毅力;它给了你成功,往往就夺走你的健康和幸福。
”请仿写两个句子....展示自己对人生的思索。
(2分)12、读过本文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请谈谈你的体会。
(4分)(四)(20分)与“天鹅”同桌在一次文艺晚会后,15岁的我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班上一个跳天鹅舞的女同学。
我无休止地幻想着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与“天鹅”展翅蓝天的美景。
于是,课堂上我接二连三地把老师的提问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
看着班主任犀利的目光,我忐忑地说:“近来我熬夜熬久了,头晕。
”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老师和同学都知道的。
班主任信了我,还给了我一个赞赏的微笑。
虽然春天的秘密好不容易保全了,决定命运的中考也正在逼近,可我的思绪已成了脱缰的野马,我告诫自己一百遍悬崖勒马,一千遍珍惜前程,可我的思绪早已不属于我了。
甚至,还异想天开地幻想能在下一次编排座位时成为“天鹅”的同桌。
不过,运气还真和我开了个玩笑。
新一轮的座位编排后,我竟然真成了“天鹅”的同桌。
我至今还记得那一整天我在涔涔虚汗中,幸福地沉浸在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里的情景,难道,这就是我在佛前求了五百遍的缘?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却悲哀地发现“天鹅”完全就是那个面对一树鲜花无视走过的狠心人——她很少看我,偶尔扫视,也是淡淡的、冷冷的,仿佛陌生人随意的一瞥。
是啊,她的学习是那么好,从没考过第二;她的特长那么突出,唱歌、弹琴、跳舞,样样俱优。
和她相比,我该是“丑小鸭”,还是“癞蛤蟆”呢?我痛苦地思索着,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如此平庸与不堪。
运气再一次和我开着玩笑。
一个阳光比水晶还明亮的下午,“天鹅”向我请教一个并不怎么难懂的成语,她说一时忘了。
末了,她还很认真地说:“你这么聪明啊,那我以后得多请教你,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哦!”这是什么声音啊,天籁!对了,我就是不休息、不吃喝地学习,也不能让她失望啊。
我开始留意她的学习内容,她可能遇到什么难题呢?一番观察后我冷气直冒:她学得很顺利的内容,随时都可能成为我的难题;她的学习时间排得比我胡思乱想的时间还满……可是,为了我的“天鹅”,我取消了周末聚会、课余闲聊等一切需要花费时间的不必要活动。
我虽不能飞翔,但我可以日夜兼程啊。
我希望“天鹅”在迎接朝阳的某个清晨,能惊异地看见风尘仆仆但不乏神采奕奕的我。
一年后的中考中,我真的成了“天鹅”最靠近的同行者,我比她仅仅差3分。
此时的我已经懂得,16岁的年龄应该在自己的生命之田里种庄稼还是种杂草。
虽然最初的妄想已经淡然,但我对“天鹅”的感激比血还浓。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出息,一定会用我生命里的所有来还这无价的情谊。
然而岁月一晃十多年,我仍是一名平凡的小学老师,而她已成了某地小有名气的计算机专家了。
恩是无法报了。
感慨之余,我悄悄地收起了当年的凌云豪气。
可是,偏偏有了这么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同学聚会。
她还像当年一样光彩照人。
酒酣之中,我们都想起了当年紧张而快乐的学习生活,想起了曾经和今天的我们一样年轻的恩师们。
岁月无情,他们之中而今有多少人华发浸染,而我们因为这样那样的俗事,又有几人曾回去看望过他们呢?在怀旧的氛围里,“天鹅”突然认真地盯着我看,半晌,她说:“有一个秘密,一直藏在两个人心里,今天,我想告诉你,你想知道吗?”我一惊。
“天鹅”的眼神变得飘忽而悠远:“那年的座位是班主任特别安排的,要我向你请教也是班主任安排的。
”做了十年的老师,到这一刻我才顿悟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