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行政诉讼法学(新)-43页PPT资料
行政诉讼法学(新)-43页PPT资料
国际条约等
• 四、发展历史
• 1、法、德国:行政法院
• 2、中国:1982《民诉法》(试行)→1989《行 政诉讼法》→2000《若干解释》→2019《证据 规定》
五、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与制度 (一)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1、审查对象:具体行政行为 2、审查角度:对合法性问题审查,而不对适当性问题 审查 (二)选择复议制度
• (二)内容上排除范围过宽,如:抽象行 政行为、人事处理一概排除。
• (三)可诉讼权利一般限于人身、财产 权, 太窄。
第三章 管辖 一、概念:上下级/不同地域法院一审分工。 二、级别管辖 (一)概念 (二)具体规定 1、基层人民法院:一般行政案件
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及专门人民法院(海事、铁路、 军事法院)不受理行政案件。
上下级法院之间:下级→上级
第四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一、概念 1、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 2、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 3、诉讼参与人:参加人+证人、鉴定人、翻译、勘验人员 4、诉讼权利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 二、原告 (一)概念: (二)原告资格认定标准
1、法定标准(《行诉法》第2条):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 的个人或组织。
2000.3.10
•
参考资料;1.最高法院行政庭编:《关于执
行行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释义》(中国城市出版
社2000年版)2.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
论》
• “80条”:《证据规定》2019.10.1
• 《管辖规定》(法释〔2019〕1号)
• 《撤诉规定》(法释〔2019〕2号)
• 《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 释〔2009〕20号)
• 2、中级法院一审: • ①确认发明专利和海关处理的案件 • ②被告为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 • ③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 A、被告为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关于不动产登记的案
件可以除外)。 • B、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 • C、重大涉外案件或涉及港、澳、台 • D、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 (六)司法有限变更原则 • 有限变更:只限于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禁止不利变更)。 • 理由: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固有界限 变更权的作用:
第二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概念 二、设立原因 三、确立方式 四、具体规定 (一)肯定范围(第11条):八项(限于人身、财产权)。 人身、 财产权以外的权利侵害须有单行法特别规定:第 11条第2款 (二)否定范围(第12条):四项
加:释1中排除:①前列四项;②公安等刑事侦查行 为③行政调解、仲裁行为④行政指导行为⑤重复处理行为: 没有创设新的权利义务⑥对相对人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行为
• 五、现行法律规定的缺陷
• (一)规定方式上:我国混合式中的列举: 角度不一、无法穷尽、界限不清。(应改 为:概括式的肯定,列举式的排除)
8、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组织:前者以登记字号的名义起诉, 后者以全体合伙人作为共同原告
9、非国有企业:以企业或法定代表人名义为原告 10、股份制企业: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决定:以 企业名义起诉
• (四)原告资格转移 • 1、公民死亡的:近亲属(释11条) • 2、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组织
行政诉讼法学
行政诉讼法学理论体系:
一、行政诉讼概述(概念、宗旨、渊源、基本原则制度) 二、受案范围 三、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 四、诉讼当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 五、诉讼程序(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
基本规则与制度: 1、证据规则(《证据规定》80条) 2、法律适用规则 3、撤诉、缺席判决、程序延阻、合并审理制度 4、行政附带民事诉论制度 六、裁判及其执行
• 3、高级人民法院: • 4、最高人民法院:
三、地域管辖
(一)概念
(二)规则:
1、一般地域管辖 2、特殊地域管辖 (1)复议决定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选择管辖(可选择 原行政机关所在地或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第17条:“也可 以由…”) “改变”: (2)不动产案件:不动产所在地法院 (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案件:
诉讼前是否经过复议通常由相对人选择,但法律、 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合议、两审终审制度 (四)不适用调解原则
• (五)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 • 涵义: • 例外(44条):①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②原告申请暂
缓执行,并且法院认为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不 执行也不损害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③法律、法规规 定停止执行
• (五)评价(缺陷) • 1、失踪人的原告资格转移 • 2、所有权人与使用权人分离时 • 3、特别权力关系中 • 4、公益诉讼中的原告(检察院、社团等)
第一章 行政诉讼概述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
1、与“司法审查”的联系与区别 2、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二、立法宗旨:(《行政诉讼法》第1条) 三、行政诉讼法的渊源
1、宪法中相关规定(法院组织机构) *2、《行政诉讼法》:1989.4.4通过,1990.10.1施行(75 条)
• *3、司法解释:
• “98条”:《关于执行行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司法解释标准: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第12条),即权利义务 受到实际影响 (发展:法定权利→合法利益→事实上的利益受侵害)
• (三)几种特殊情形中原告资格的认定 • (释13-18条): • 1、相邻权人的原告资格 • 2、公平竞争权人的原告资格 • 3、受害人的原告资格
4、与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 5、与行政复议决定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人(行政复议程序 中的第三人) 6、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人:以自己名义起诉 7、联营、合资、合作企业:各成员方均可以以自己名义作为 原告
当事人可选择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
(另:释第9条: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可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委托 其近亲属以该公民名义起诉。)
• 四、裁定管辖:特殊情况
• (一)移送管辖:无→有
•
管辖权异议:1.自接到应诉通知书之日
起10日内提出;2.以书面形式提出;3向已
受理案件的法院提出
• (二)指定管辖
• (三)管辖权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