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的发展
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在明代,珠算已相当普及,并且出 版了不少有关珠算的书籍,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1533~1606) 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算盘的出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计算器的重 大改革,就是在电子计算器盛行的今天,它依然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 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但是古老的算盘仍然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在中国,各行各业都有一批打算盘的高手。使用算盘和珠算,除了 运算方便以外,还有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因为打算盘需要脑、眼、手的密 切配合,是锻炼大脑的一种好方法。
计算器
duang~
Ba la la la~
产造(3)班 by 曾瑛
起源发展:
最早的计算工具诞生在中国.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 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 里可随身携带。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 明代时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的珠算盘几乎相同。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 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计圆柱 型对数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 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 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1642年,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引用算盘的原理,发明了第一部机械式 计算器,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一个 齿轮转过一位,人们可以像拨电话号码盘那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就会出现 在另一个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减计算。1694年,莱布尼兹在德国将其改进成可以 进行乘除的计算。此后,一直要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算板:
各国的算盘 :
新型中国算盘 有的文明古国也出现过类似于算盘的计算工具,有的国家从中国传入 算盘以后,对算盘的形态作了改变。 中国算盘? 中国算盘的雏型是汉代 的筹算。中国算盘的特点是设有横梁,采用上二珠、下五珠的形式,上一 珠当五,下一珠当一,“随手拨珠,便成答数”, “珠动则数出”。因为 当时的计算方式是一斤十六两,也就是代表十六进制,故算盘设计为二五 珠算盘。 新型中国算盘? 完全模仿日本式算盘,用铝和塑胶制造上档一珠下档四珠,另有“清盘” 按钮,按下清盘按钮,立时将上档珠子拨至上位,将下档珠子拨往下位, 即刻清盘,便于使用。日本式算盘? 日本算盘是在江户时代(约1600-1868),从中国传入的明式算盘,形态与 中国算盘相似,当时二五珠算盘和一五珠算盘都被广泛的使用着,一四珠 算盘在江户时代也有被使用的纪录。现代日本算盘均为一四珠算盘;普遍 使用商除法而不用归除法;同时为了使乘除位数一致改用隔位乘。
嫁妆用品
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也正因为此,算盘被当做象征富贵 的吉祥物,为人们推崇。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 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 “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古代小孩挂在脖子上驱凶辟邪的百眼筛上,也有算盘。除此之外, 算盘还作为警醒新娘学会“精打细算”的陪嫁,出现在嫁妆“六证”中, 以祝福新人婚姻生活富足安宁,赢得广茂财源。 陪嫁算盘有着招财进宝的寓意,可以放在新房或者书房,若是小型挂 件的话还可以随身携带,以帮忙您财源广进。若放房间最好的风水放法便 是:挂在门上、窗上或者书架上,这样可以助你们婚姻生活富足安宁, 还可以帮你们化煞化小人。
算盘指法:
二五珠算盘:一般只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拨珠(亦有极少数非常熟练的 人五个手指都用上的),三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 中指拨上珠靠梁和离梁。 一四珠算盘(或一五 珠算盘):两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食指拨上珠向下靠梁。 * 食指拨上 珠向上离梁。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三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 中指拨上珠靠梁和离梁。 一四珠算盘(或一五珠算盘):两个手指的基 本分工是: * 食指拨上珠向下靠梁。 * 食指拨上珠向上离梁。 * 拇指拨下珠 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算法 算盘口诀控制珠算过程,惟熟练后不用加减口诀。 [编辑] 加法口诀 加数不进位加进位加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 去九进一 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五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六上六 六去四进 一六上一去五进一七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八八上八 八去二进 一八上三去五进一九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
②后来逐渐不铺沙子,而是在板上刻上若干平行的线纹,上面放置小石子(称为“算子”) 来记数和计算,这就是算板。19世纪中叶在希腊萨拉米斯发现的一块1米多长的大理石算板 ,就是古希腊算板,现存在雅典博物馆中。算板一直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计算工具,不过形 式上差异很大,线纹有直有横,算子有圆有扁,有时又造成圆锥形(类似现在的跳棋子 ),上面还标有数码。
撞归口诀
撞一:见一无除作九一; * 撞二:见二无除作九二; * 撞五:见五无除作九五; * 撞六:见六无除作九六; * 撞七:见七无除作九七; * 撞八:见八无除作九八; * 撞九:见九无除作九九;
象征
乌镇修真观算盘 “毫厘不爽, 乘除分明” 算盘常用来象征精打细算,毫厘不差,象征神明计算世人的功过也定然清晰 分明。在北京东岳庙速报司中,挂有两座大算盘,长6尺、高2尺,共29档、 203枚算盘珠。这座算盘表示神灵给下界的人们计算功过不差毫厘。 在台湾,多数城隍庙悬挂大算盘,象征神明计算人类的善恶,分毫无差, 以教化人心。 [编辑] 常见趣味练习 1.三盘清 * 以123456789开始,见几加几(相当于原数乘两倍),共操作三次,得9 87654312,再加9,最后得987654321。 2.九盘清 * 以123456789开始,反复加123456789。加到第八次,得1111111101;再 加一次,得1234567890。 3.凤凰单展翅 * 以7715625开始,见几加几,最后得123450000,形似一只凤凰展开一只 翅膀。 4.凤凰双展翅 * 以77158950625开始,见几加几,最后得12345432100算器
演进过程:
1623 年:Wilhelm Schickard(1592 ~1635 年)制作了一个能进行6 位数以内加减法运算,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的“计算钟”。该装置通过 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
I want to be your Baymax,warn you all the winner
最早的计算器--骨算盘
种类:
值得注意的是,算盘一词并不专指中国算盘。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许多文明古国都 有过各自的与算盘类似的计算工具。古今中外的各式算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沙盘类,算板类, 穿珠算盘算盘类。 ①沙盘是在桌面、石板等平板上,铺上细沙,人们用木棍等在细沙上写字、画图和计算。
I want to be your Baymax,warn you all the winn
文献 :
算盘究竟是何人发明的,现在无法考察。但是它的使用应该是很早的。 东汉末年,数学家徐岳《数术纪遗》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 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算盘色别,其上别色 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汉代即有算盘,但形制与近日不同 。 不过,中梁以上一珠当五,中梁以下各珠当一,则与现代相同,又据徐岳 说,他的老师刘洪曾问学于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解释了14种计算方法, 其中一种就是珠算,可见至迟在东汉已经出现算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 算盘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元代学者刘因(1249——1293撰写的《静修先生文集》 里。在《元曲选》无名氏《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里也提到算盘。 剧中有这样一句话:“闲着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公元1 274年, 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里,1299年朱世杰在《算学启蒙》里都记载了有 关算盘的《九归除法》。
罗马式算盘? 古罗马曾出现过一种带槽的金属算盘,槽中放着石子,上下移动石子 进行计算。 当时罗马人不用十进制,也没有数位的概念,罗马算盘运算笨拙,最终未能 流行。
古罗马人博伊斯的《几何学》中亦记载了一种罗马算盘的构造及用法, 这种算盘不用石子做算盘子,用的是标有数字的状似锥体的圆台做算子, 将算子放入算盘不同的档中进行计算。 俄罗斯式算盘? 俄罗斯式算盘单纯采用十进制,与中国算盘相比,没有中间的横梁,每档 有十颗算珠,每个算珠表示一个单位。俄罗斯算盘拨珠速度没有中国算盘快, 计算速度较慢,实用差,所以在俄国,俄罗斯式算盘常用作儿童算术启蒙教 育的教具。
③穿珠算盘指中国算盘、日本算盘和俄罗斯算盘。日本算盘叫“十露盘”,和中国算 盘不同的地方是算珠的纵截面不是扁圆形而是菱形,尺寸较小而档数较多。俄罗斯算 盘有若干弧形木条,横镶在木框内,每条穿着10颗算珠。在世界各种古算盘中,中国 的算盘是最先进的珠算工具。 算盘的式样繁多, 著名的收藏家陈宝定先生, 共收集古今中 外算盘450 多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 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 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 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 店的柜台设计的, 为306 厘米, 宽则为26 厘米, 共有117 档.营业忙时, 五六个店员 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公元1450年,吴敬在《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里,对算盘的用法记 述较为详细,张择瑞在《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算盘,可见,早在北宋或北宋 以前我国就已普遍使用算盘这一计算工具了。我国的算盘由古代的“筹算” 演变而来。“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 ,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15世纪中期, 《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由于算盘普及,论述算盘的著作也随之 产生,流行最久的珠算书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 《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 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书中载有算盘图 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其中开平方和开立 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来的。书末附录“算经源流”记载了宋元以 来的51种数学书名,其中大部分已失传,这个附录便成了宝贵的数学史料。 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用又简单方便,因而在我国被普遍应用 ,同时 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算盘的出现,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计算器的重大改革,就是算盘在电子计算器盛行的今天, 它依然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 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