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理论与编码技术 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一、研究方向 1.
宽带通信理论与技术
2.
4.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
5. 7.数字图象处理理论与技术
8.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3.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
6.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
9. 数据采集理论与应用
学科专业代码:0810 类
型:学术研究型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说明:
1. 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 35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8 学分,学科专业课(XW)6学分,选修课(X)6.5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外语学术论文 1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
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学术活动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一次学术报告,或者在研究生论坛活动中进行一次学术报告。
4. 外语学术论文的要求毕业前发表或投稿一篇外文学术论文。
学科专业代码:0810
类型:应用研究型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1.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2.
4.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5.
7.数字图象处理与应用8.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3.
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6.
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9.
移动通信系统
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应用
高速数据采集与大容量存储技
、研究方向
术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说明:
1.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 31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 4学分,学科专业课(XW)4学分,选修课(X)7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学分,人文管理课2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
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人文管理类课程由研究生院统一设置,供学生选修。
4. 实践课可以是软件或硬件设计类课程(也可以通过在校外企业及研究所参加实习或论文工作获得实践课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