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
A、0.5%B、0.75%C、1%D、1.5%6.规程规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大于或等于()。
A、0.5%B、0.75%C、1%D、1.5%7.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0.5%B、0.75%C、1%D、1.5%8.掘进工作面之间采用串联通风,进入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A、0.5%B、0.75%C、1%D、1.5%9.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米。
A、10B、15C、20D、2510.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风速低于()米/秒属微风。
A、0.15B、0.25C、0.5D、111.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如果水势很猛无法抢险,也无法或来不及撤至上一水平或地面时,应选择()暂避待救。
A、平巷B、下山C、上山D、机电硐室12.在处理拒爆时,应在拒爆炮眼至少()米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A、0.2B、0.3C、0.5D、113.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时,禁止放炮。
A、0.5%B、0.75%C、1%D、1.5%14.矿井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米范围内,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A、5B、10C、15D、2015.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立方米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范围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A、0.5B、1C、1.5D、216.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A、0.5%B、1%C、1.5%D、2%17.矿井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分钟内开动。
A、10B、15C、20D、3018.爆破时,爆破工必须发出警号,至少再等()才可起爆。
A、2sB、4sC、5sD、8s19.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
A、空气B、瓦斯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20.放炮地点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禁止放炮。
A、3%B、2%C、1.5%D、1%21.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1.0%时,断电浓度≥()。
A、0.5%B、1%C、1.5%D、2%22. 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可有效防止中毒和窒息。
A 佩戴防尘口罩B 用毛巾捂住嘴C 佩戴自救器2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掘进工作面,在放炮前后附近()米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
A、5B、10C、15D、2024.井下皮带巷防尘管路应隔()米设置支管和阀门。
A、20 B、50 C、100 D、20025.严禁在1个采煤工作面使用()台发爆器同时进行爆破。
A、2B、3C、4D、526.三人联锁放炮制中的“三人”是指()。
A、班组长、放炮员、安检员B、班组长、安检员、瓦检员C、班组长、瓦检员、放炮员27.突出矿井在采用远距离爆破时,爆破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不得小于()分钟。
A、10B、20C、30D、5028.“一通三防”是指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
A、顶板B、水灾C、火灾29.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A、5B、10C、15D、2030.井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过()毫米,连续长度超过5米的煤尘堆积现象。
A、1B、2C、3D、531.矿井必须采用()通风。
A、自然B、机械C、混合32.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严禁采用()通风。
A、上行B、下行C、并联33.在突出危险区内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措施。
A、预测预报B、安全防护C、排放钻孔D、综合防治突出34.下列各项中()属于安全防护措施。
A、抽放瓦斯B、水力冲孔C、金属骨架D、反向风门35.井下瓦斯传感器应吊挂在()。
A 、巷道中央B 、巷道一帮C 、距顶板不小于300mm 处D 、距顶板不大于300mm 处36.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的( )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A 、中部 B 、进风侧 C 、回风侧37.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 )小时内封闭完毕。
A 、8B 、12C 、20D 、2438.瓦斯抽放管路必须与( )分挂在巷道两侧。
A 、水管 B 、压风管 C 、电缆39.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骨折病人应该( )。
A 先搬运后止血 B 先固定后搬运 C 先送医院后处置 40.用圆木固定的绞车,要保证( ),压机柱直径不得小200mm ,数量不少于4根A.4压2戗B. 3压2戗C.4根压机柱D.两根压机柱二、判断题(第41-6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打“√”,错误的填“×”,每题1分,满分20分)41.过滤式自救器可在有煤与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中使用。
( )42.井巷中规定最低风速,主要是防止在巷道或工作面中瓦斯局部积聚或成层。
( )4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技术负责人审阅。
( )44.发爆器的钥匙,可以转交班组长。
( )45.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严禁作业。
( )46.采区进、回风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 )47.矿井必须装备安全监控系统。
( )48.突出威胁区的采掘工作面允许使用风镐作业。
( )49.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
( )50.矿井井下可以使用灯泡取暖。
( )51.专职爆破工不可以同时在两个工作面工作。
( ) 52.炸药、电雷管可以分类放在专用的同一爆炸材料箱内。
( )53.采掘工作面不能使用的(包括过期或严重变质)爆炸材料,可就近销毁。
( )54.溜煤眼可以兼做风眼使用。
( ) 55.发生火灾时,在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向外撤退。
( )56.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爆破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
( )57.井下气候条件是指井下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瓦斯三者综合所给予人的舒适感觉程度。
( ) 58.喷雾洒水能降低空气中的瓦斯含量。
( )59.高瓦斯矿井煤巷必须采取防突措施,采煤工作面不必采取防突措施。
( )60.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是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 )三、填空题(第61-70题。
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每题2分,满分20分)61.自救器按原理分(过滤式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三种。
62.在回风流的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63.处理拒爆时,由班组长和打眼工在距拒爆炮眼(0.3m )以外,另打与其(平行)的新炮眼,眼深略大于拒爆炮眼。
64.采煤工作面在用支柱的标准是(完好)、(不漏液)、(不自动卸载)、无外观缺损。
65.井下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瓦斯)和氢。
66.钢丝绳锈蚀严重,或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松动时,必须立即(更换)。
67.一个人只准推一辆车,同方向推车时,坡度小于等于5‰时,两车的间距不得小于(10米),当坡度大于5‰时,两车间距不得小于(30米)。
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68.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4m/s),人车人员上下车地点应有(照明)。
69.把钩工每次摘挂钩完毕,必须对车辆各部位,(钢丝绳)、(保险绳)、(连接装置)等再详细检查一遍。
70.扑灭矿井火灾的方法(直接灭火法)、(隔绝灭火法)、(综合灭火法)三种。
四、简答题(第61-66题,合计40分)61.安全生产管理中“三不生产”、“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4分) 答:(1)三不生产是: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2)四不放过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6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哪些人下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5分)答: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63.装配起爆药卷工作有什么规定?(8分)答:1、必须在顶板和支架完好的地方;2、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3、严禁坐在爆破材料箱上装配起爆药卷;4、装配起爆药卷的数量,以当时当地需要的数量为限;5、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或损坏脚线绝缘层;6、电雷管必须由药卷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替代竹、木棍扎眼。
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中,严禁斜插入药卷或绑在药卷上;7、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雷管脚线将雷管緾住,并电脚线扭结成短路;8、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中,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雷管抽出;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先将其脚线扭结成短路。
64、《煤矿安全规程》对安全监控设备的调试、校正有何规定?(4分) 答: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
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
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