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pptx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pptx


环境管理如何形成? (3)
• 第三阶段:20C80Y-20C末,重经济手段管理阶段。认识到环 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成本外部化。因此企图用外部成本内 部化的经济手段强化管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赋予价值,进行 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税收、经济补贴、罚款,排污收费,“谁 污染,谁治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运用。—环境经济学、 环境法学等环境社会学科得到发展,但在人类对于发展的观念 没有根本转变前提下,在企业原有的经济运行机制中很难嵌入 环保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如何做?(3)
• 经济手段:杠杆作用 • 资源环境的价值已经被肯定,但尚无法完全以价格表示出
来的(包
括生态补偿)、排污交易。 • 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 • 减免税制度:综合利用产品5年内免征产品税,污染迁建
项目免征建筑税。 • 补贴政策:征收的排污费,部分(80%)由EPA返回缴费
• SD同样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环境保护是中 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管理是保证这 项国策落地的关键,是环境保护的核心。
什么是环境管理?
• 社会发展现代化的三大要素——科学、技 术、管理——作为软科学的管理是保证科 学和技术实施的组织保证。
• 环境管理: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 教育等手段,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 施加影响,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 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 不超过环境的容许限度
可、毒害化学品的生产进口使用等。 • 对重点城市、地区、水域污染防治的技术、资金支持。 • 审批珍稀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出口、贸易。
环境管理如何做?(2)
• 法律手段:强制性 • 调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的社会关系。 • 立法: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做法,以法律形
式固定下来(宪法-环境保护法-单行法-行政 法规-管理条例-环境标准) • 执法:EPA单独执法:批评、警告、罚款、责令 赔偿损失;协助仲裁:配合司法部门取证;提起 公诉:协助追究法律责任(民事和刑事)
环境管理如何做?(1)
• 行政手段:权威性 •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向同级政府机关汇报本地区环保
概况,有关环保政策的建议或意见。 • 制定实施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工作计划和环境规划,
报请政府批准,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 运用行政权力对某些特定区域采取特定措施,如划分自然
保护区、重点污染防治区等。 • 对一些污染严重企业的限期治理、关停并转迁。 • 行政制约:审批环评报告、审批“三同时”方案、排污许
发展观念的根本性改变。 • 宣教是环境保护道德规范逐渐形成的关键。 • 宣教创造了企业主动进行环境保护的外部
环境。 • 宣教有利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
单位,补贴其污染治理项目。 • 贷款优惠:自然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项目,可申请优惠贷
款。
环境管理如何做?(4)
• 技术手段:辅助作用 • 污染源调查,确定重点防治目标。 • 开展项目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科研工作:环境技术交流、环境科技
情报交流、环保技术政策的制定
环境管理如何做?(5)
• 宣教手段:长期的但是关键的 • 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每个社会人对于
环境管理如何形成? (4)
• 第四阶段:21C以来,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观念上发达国家超前中国10-15年)。不少人认 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在传统自然观和发展观支 配下的发展行为的必然结果,观念不转变,环境 问题始终不能解决,一切管理手段都是苍白的、 无济于事的。而且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克服绿色 贸易壁垒的需要、企业环保形象塑造的需要,迫 使一些企业自身半主动的开始关注环境管理问题 (一切企业高层的观念转变),因此环境和经济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模式开始出现了 一些苗头。——出现了观念转变的苗头和势头, 但尚没有深入人心。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
交流内容
宏观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管理 ✓ 环境管理概述 ✓ 环境管理手段 ✓ 环境管理制度 微观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 ✓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环境管理 ✓ 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不足 ✓ 企业环境管理体制 ✓ 企业环境管理内容 ✓ 企业环境管理工具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内容参考 ✓ 组织机构框架建设 ✓ 文件控制 ✓ 必须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 环境标识 ✓ 企业环境管理负责人必须掌握数据
宏观环境管理
• 环境管理的形成及发展 • 环境管理作些什么?如何实施? • 中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的出现背景?
• 早期的公害事件(著名的八大公害)—— 现在的全球环境变化(酸雨、臭氧层破坏、 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可持续 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人类 的必然选择。
现代环境管理要做些什么?
• 三大任务:转变观念、建设文化、调整行为 • 转变观念: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科技观、发展观 • 建设文化:观念的转变要通过建设环境文化来实现,
克服完全以人类和人类需求为中心的、以自然环境 为征服对象的对立文化(当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文 化的建设)。 • 调整行为:管理目标的实现是靠具体的行为调整实 现的。政府行为(规划决策)、市场行为(企业行 为)、公众行为(个人行为)。
环境管理如何形成?(1)
• 第一阶段:20C50Y以前,没有环境管理的 阶段。工厂、烟囱的鳞次栉比看作是近代 工业发达与社会进步的标志,连续的公害 事件不断出现,对环境污染的机理还不清 楚。——对污染危害的初步认识,但认识 很不足。
环境管理如何形成? (2)
• 第二阶段:20C50Y—20C80Y,“头痛医头,脚 痛医脚”的纯技术阶段。公害是局部的,是“技 术上的原因”,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单靠技 术就能治理它—各种治理、处理、处置技术应用 而生—末端治理 ;“三废治理办公室”,“三废 系”等;从科学和技术,污染原理上研究污染治 理技术,一些学科,如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 环境工程学等环境自然科学兴起。——取得了很 多成果,奠定了技术基础,但对区域性、全球性 生态环境问题,缺乏认识,法律和行政的政府管 理职能缺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