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特色农产品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行业的产品,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标识、明确的品质属性、一定的人文历史、社会认知度和较强的发展潜力的产品。

随着电子商务信息科学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农产品营销方式的改变,尤其对于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农产品营销途径及其策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与异地传输。

当前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网络销售模式,一方面要认识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主体的特征,另一方面要有效促进网络营销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主体
随着电子商务信息科学的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属性特征信息受到广泛的关注,已由以往的小区域、小范围的信息模式推广到大区域、大范围的模式。

特色农产品的信息属性通过网络营销方式,产品信息被消费者熟悉。

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已受到国家范围内的重视,如对于具有明显区域范围、独特品质特征、拥有一定的人文历史等信息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将被纳入《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作为今后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提升的重要依据。

电子商务作为当前乃至今后营销模式的一种重要网络手段,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成熟,对于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营销途径及其策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特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一方面要明确营销主体的特征,另一方面要掌握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一、特色农产品作为营销主体的特征
特色农产品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依据其营销主体形式初步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特色农产品销售专柜
特色农产品专柜主要包括农产品进入贸易市场、综合商场、餐饮酒楼、超市等企业设置的专一区域,集中展现不同特色农产品专供区域。

特色农产品专柜作为”农改超”模式的发展产物,是农产品商品化后的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产物,功能实践的对象是农产品的最终消费者。

从小城镇到县、地级城市,以致到省会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消费者数目庞大而且集中,特色农产品专柜的地位就极其重要。

第二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企业
在特色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各个流通过程中,加工企业不仅是特色农产品的初级购买方,同时又是特色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方。

目前,我国特色农产品以初级产品的流通为主要物流形式,尤其是果蔬农产品。

目前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作为农产品的主要采购商之一,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初级农产品保值增值,不仅包括产品包装、运输、储存等提供增值服务的各类企业,同时也包括初级的加工制造企业。

因此,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中充当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第三特色农产品经营户和生产基地
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主要是指依托地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
基地,主要体现在区域性上,是农业资源优化模式的突出代表,这种优化模式对主导产业形成农业区域化布局起着支撑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依据特色农产品的需求,经营户既充当采购方,同时本身又充当农产品的销售方,这一身份信息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挖掘客户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这样一个背景环境下,经营户自身亦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最主要交易主体。

第四特色农产品经销代理
特色农产品经销代理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经理人和商贩作为交易主体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特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地域特殊性,地方政府组织不仅是区域特色产品的管理者,同时也是特色农产品权益的代表者,在整个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到统领全局的角色,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对象,实施产品交易。

特色农产品经理人为一个新的职业群体,主要连接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生产与销售,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起到中介服务的角色。

农产品商贩是农产品销售的传统主体,他们大多从批发市场购买大众化的农产品种类,通过零售方式售卖给最终消费者,是零售经营、投资金额很小的个体经营者。

第五特色农产品的批发市场
当前,我国各地均初步建立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集贸市场和零售网点为基础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体系。

这些市场销售体系对实现电子商务市场体系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信息,网上虚拟市场的信息依赖于各地方的实体市场销售体系的信息。

农村集贸市场主要是广大农
民出售和购买特色农产品的重要场所,而城市中的集贸市场直接体现在区域居民购买特色农产品的产所。

零售网点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特点,在当前电子商务的信息模式中,零售网点的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特色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发展的历程,随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主要包含电子商情、网上撮合和电子交易三个方面。

在电子商情中,主要是对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广告和新闻信息发布来实现,属于初级模式的营销方式。

网上撮合则是具有明确信息的出售方和购买方,撮合二者的顺利交易,这一撮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特色农产品电子商情的扩展过程。

而电子交易则是特色农产品进行网上营销的最终模式,其核心就是实现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最终逐步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网上结算。

依据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参与交易的对象不同,可以划分为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主体内部电子商务、营销主体对营销主体和营销主体对消费者、个人消费者对个人消费者的商品拍卖、还有以不同消费者为导向的各种电子商务等不同的电子商务种类。

主要体现在无形货物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输交易,传统农产品是有形的实体货物,因此要实行网上交易必须还有相应保障的物流配送体系。

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模式的构建与选择及其实际应用仍然属于前瞻性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
阶段。

因此,特色农产品通常以拍卖的形式在网上销售。

三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特点
从以往特色农产品营销的开展和实际应用的电子商务来看,它们都离不开交易模式的具体选择与构建。

目前我国开展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的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具体的应用仍然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

对于特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首先必须了解我国特色农产品本征属性及其贸易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分析这些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作用和适应性,进而再构建适合我国市场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模式。

特色农产品网上营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减少交易链及其流通环节多,提高特色农产品贸易效率,有效增强商品信息的完整性,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

另外,电子商务可以创造全国性的统一市场,甚至同全球、接轨,有利于帮助特色农产品营销主体利用地域、时间差别更好地抓住商机。

通过以上对特色农产品营销主体特征、网络营销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当前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网络销售模式,一方面要认识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主体的特征,另一方面要有效促进网络营销的发展。

以特色农产品为导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将会逐渐主导以往的实物销售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信息科学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农产品营销方式的改变,尤其对于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农产品营销途径及其策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与异地传输。

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网站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

电子商务为特色农产品销售带来新的经营模式,对改造传统的低效率商务运作方式、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红宇,曹进堂.从”农改超”到”农加超”【j】.商业时代,2003/08/25
[2]方成民李玉清.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09,(09):(23-25)
[3]黄祖辉,刘东英.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
[4]胡开炽。

论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中国集体经济【d】.2009.28
[5]沈益丹.关于对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4,(7)
[6]钟晓君、钟晓雄.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探讨【j】.广东合作经济,2009,(03):(35-37)
作者简介:胡珊娜,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讲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