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温室穴盘育苗技术张凤琴(农七师一二五团农技推广中心,新疆奎屯833203)2010年125 团农业生产全面实施了种植业结构大调整,全团育苗移栽种植番茄3.5 万亩,平均亩保苗株数2729 株、单株果数49.8个、单果鲜重61克,平均单产8.29吨。
番茄育苗是种植番茄成败的关键。
番茄穴盘苗具有缓苗期短、成活率高,育苗移栽技术易掌握等特点。
其风险小,基质移栽可以使新生根快速生长。
移苗成活率高。
1 准备工作大棚的选择与规划1、选择地势平坦、向阳性好、通风、防风条件好、道路通畅、易于机械运作等,内铺设二层薄膜,火墙与火炉,保温性能好。
棚膜上必须覆盖草帘子或毛毡等保温材料的大棚。
2、及早扣棚:扣棚越早,棚内温度升高越快,冻土层越薄,在点种前5cm 地温保持在15C以上,扣棚时间在前年的12月中旬或元月中旬化雪前把积雪扫出大棚或扣棚。
2 播前准备1、大棚膜的准备大棚膜要选择聚氯乙烯无滴膜(流滴膜)材料,膜要有韧性,透光性能好,透光率80-85%。
2、草帘或毛毡准备草帘或毛毡覆盖在大棚膜的上面,有利于保温。
毛毡比草帘使用简单、方便、经济。
毛毡规格为每平方米不得低于400 克,尺度按照大棚的规格。
3、穴盘准备穴盘到位:元月底前穴盘规格:128穴/张,尺度:54cm^28cm深度5cm。
穴盘数量:一般按有效使用面积1cm 计算,理论可摆育苗盘6.6个,去除走道、火道,实际宽度按减少1.5 米左右计算。
如以长100米,宽8.3 米的大棚为例:有效面积为680个平方米(100X 6•眯),贝懦穴盘数为4488个,如果长是80米的棚,所需穴盘数为长100米棚的穴盘数X 80%依次类推。
4、基质(蛭石)处理:基质(蛭石)到位:元月底前,拉回的基质提前放入大棚化冻,防止有结成硬块的基质。
基质(蛭石)数量:以100米X 8.3米的大棚为例,每方基质20袋装8-10 个穴盘,则所需的基质是4488-(20X 12 =18.7方。
如果是80米X8.咪的大棚,所需基质是:18.7方X 80%依此类推。
基质与蛭石比例为3:15、种子准备选择生长势强,抗病、高产、耐储运、商品性好的品种。
温室育苗品种主要是国产品种:新番30、石番28、石番。
6、苗床修整时间:2月中旬前土壤化冻后,拿耙子平整好苗床,不能有大的土块,有利于铺膜或铺砖块等摆放穴盘。
7、火道准备时间:12月底前火道材料:砖块或红瓦,(80-100)米*8.3 米的大棚火道不低于6 个;(60-80)米*8.3 米的大棚需火道不低于5个;(40-60)米*8.3 米的大棚需火道不低于4 个;每一个火道长7-8 米。
8、二层膜准备时间:元月底前要求架设16或18号铁丝,距离地面有一个人的高度,上面铺设地膜,大棚倾斜处也铺设二层膜,二层膜连接处用订书机订好,利于增温,保温。
9、供水准备时间:12 月底前温室里面靠近水源处挖一个备蓄水池,宽度1 米,深度0.7米左右、长度5 米或每棚施肥2-3 个。
有利于水温与棚内温度相差不大,因为刚抽出来的水温10-12C,停放一段时间以减少温差后后再浇水,要求水质好,含盐量低。
浇水时用小水泵,连接软管,软管出水处连接已个喷头。
喷头的眼前期要小,后期要大。
或用手提的洒水器具进行洒水,洒水器前期喷雾要细,后期可稍大。
以便浇得均匀一致。
有条件可采用有喷淋系统的温室大棚(不能使用地埋式喷灌、适合移动式的吊喷)。
10 、消毒准备要求准备的杀菌剂二种,以便于交替使用,杀菌剂结合浇水、施肥每7 天使用一次,浓度为800-1000倍;杀菌剂及高锰酸钾等,允许使用的杀菌剂、杀虫剂如下: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普力克、多菌灵,目的是防止病害发生。
杀虫剂:氯氰菊酯、敌百虫、灭多威,拌油渣洒向大棚的角落及火炉周围温度较高的地方,目的防治蟋蟀、老鼠、蝼蛄等。
1 1 、催芽室的准备时间:2月底前要求:靠近火道处做一个催芽室,长度为大棚长度的40%,宽度为大棚宽的50%,高度为二层膜的高度。
主要是大棚中间拉上一道薄膜与两头拉上薄膜,做成一个小空间,有利于摞盘,快速升温,促使种子发芽。
12、消毒处理:大棚消毒处理:用90%晶体敌百虫800 倍液喷撒地面和墙壁;二是播前用40-50%的百菌清烟雾剂200-300克/亩,分成3-5 份均匀地放在棚室,从一端用暗火点燃,产生浓烟后熏蒸密闭棚室进行熏蒸消毒一晚上,第二天清晨放风。
防治地老虎等虫害和病菌。
穴盘消毒处理:用高锰酸钾500-1000倍液浸泡5-10 分钟进行消毒,或杀菌剂800-1000 倍液浸泡5-10 分钟进行消毒,剩下的杀菌剂母液用于拌基质,有利于基质消毒。
一、播种1、播种期大棚5cm的地温稳定在10C以上来确定播种时间,一般播种时间为3月5- 10日,移栽期为4月24日-5月5日。
128孔穴盘苗龄控制在45-50d,3至4叶1 心时开始移栽。
2、基质、蛭石的混拌拉回的基质提前放入大棚化冻,点种前一天,有条件的大棚户主可以掺入一定的磷酸二氢钾配成0.2%的母液与基质或1 方基质加5公斤三料磷使用,根据基质自身含水量的不同可掺水为基质量的40-50%。
原则上水越多越好,充分搅拌,基质和蛭石的比例为3:1 。
3、装盘(2 月25 日-3 月5 日)(1 )人工往穴盘装基质,盘装满后部要镇压,用扁直棒轻轻抹平即可;(2)将穴盘摞起来高度为50-60 厘米左右,盘与盘之间对齐,然后用一个空盘放在盘的最上面,双手均匀下压,压出种孔深度为1.0cm。
注意每盘压出的播种孔深度要保持一致,以利于出苗整齐、均匀。
4、种子处理先用清水浸泡种子,漂去瘪子并沥干水分。
种子消毒处理:先将种子放在50C的热水中浸泡25分钟,再浸入1%的高锰酸钾溶液15 分钟,最后用清水洗干净。
直接人工点播。
每穴放1-2 粒,其中双粒穴保持在30%左右,以备补苗,深度1厘米。
播种后用基质覆盖,用扁直棒抹平即可,用手轻微按压,有利于种子充分接触,早萌动、早发芽。
5、催芽把点好的穴盘放入催芽室摞起来,地上垫上砖块或木棍,与地面隔开,每摞10-12 层,摞盘时每一个穴盘用水洒透,注意不要把种子浇出。
中间倒盘数次,防止温度不均匀,发芽不整齐,穴盘与穴盘之间必须错位,后给其四周蒙上薄膜,保温保湿,最上面一层拿纸壳隔开,不要让薄膜与穴盘接触,防止温度过高烧伤幼芽。
最下面薄膜与地面有1cm 的距离,有利于空气对流。
进行催芽,用温度计测量上下盘基质的温度,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2C,最低不能超过16C,忌温度忽高忽低产生回芽、烂种、烂芽现象。
6、摆盘种子萌发露头就摆出催芽室,摆盘一般有3 种:(1)修整好的苗床上铺塑料薄膜,然后把穴盘摆在薄膜上;(2)直接把穴盘放在铺砖的地上,目的是有利于通风透气;(3)盐碱较重的土壤可不铺薄膜,直接摆盘,根系也不会下扎。
铺膜的作用是防止幼苗根系从穴盘的小孔中扎入土里,移栽搬运时造成拉断根系,使缓苗时间延长,影响成活率,而且易使苗携带土壤中的病菌。
摆盘的原则:充分利用大棚空间,又要方便人工浇水等苗床管理这三种摆盘的主要作用是:让幼苗根系在盘内生长,不让根系从穴盘底部小孔长出,移栽成活率高。
由于直接将育苗盘放在土地上,根系易扎到土里,造成小苗徒长,根系少,移栽时伤根,缓苗时间延长,影响成产量,而且容易使小苗携带病菌。
四、苗床管理1、光照光照太弱,易造成小苗徒长,根据天气情况尽量早揭草帘或毛毡,晚放草帘或毛毡。
2、査苗、补苗、移苗由于受温度、穴盘空间等因素影响,当出苗率达到90%以上且点种时间超过7 天左右,对还没有出苗的空穴进行人工催芽点播和或第1 片真叶展开时移苗、补苗,及时洒水,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
催芽要求:将种子放在55C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至30C,凉干待播。
补种要求:1粒/穴,深度1cm,镇压良好,倒入适量的清水。
移苗要求:从双苗中拨出1棵移入空穴中,深度1.5-2c m轻轻镇压后,滴入适量的水。
3、分类管理把出苗率达90%以上、70-80%、60-70%、50%以下的穴盘,分别摆放,分类管理,分别采取不同的补种、调控、温度、湿度等措施。
4、温度管理(1)、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C,夜间温度不低于15C ;夜间温度为14-16C,以防止幼苗徒长。
穴盘苗一般7-9天全苗,注意每天检查出苗率,小苗出齐后,白天气温保持18-25C,基质温度15-22C,夜间温度适当保持在10-13C,超过30C时及时从顶部防风。
要严格控制温度,加强管理。
5、湿度管理(1)、湿度:出苗后,由于营养基质透水性强,视墒情2-3天喷1 次水, 当苗长到2-3叶时, 1 天喷1 或2次水, 3-4天喷1 次营养液。
营养液的配置用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不用尿素。
移栽前10-15天,苗床要降温注意控水,逐步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增加抗逆性。
用防风和调节温度来控制幼苗长势。
苗床湿度大,可通过通风进行调节,一般湿度应控制在85%之75- 间为宜。
根据基质的含水量及外界天气情况适当浇水。
一般早上洒水,有利于温差不大,晚上只补水,浇透即可,浇水不能太多。
6、苗床施肥由于基质的透水性强,基质中的养分易流失,苗期适当叶面追肥与浇水相结合配成母液,磷酸二氢钾为母液的0.2%,保证不伤苗,不烧苗。
7、苗床化调主要是以温度、调节为主,小心用温度调节。
8、病虫害防治对病害的预防主要使用杀菌剂800-1000倍液5-7 天喷洒一次,交替使用,预防未主。
防治、老鼠,用氯氰菊酯、敌百虫、灭多威等拌油渣洒向大棚的角落及火炉等温度较高的地方。
9、炼苗移栽前7-10 天对幼苗进行锻炼,先放顶风,后放底风,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
适度控水,在出棚前4-5 天敞棚,让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缩短缓苗期。
没有经过炼苗的幼苗不准出棚,保证移栽后的成活率。
5 适时移栽壮苗标准株型呈长方形,苗龄45-55天,株高15-17cm左右,茎粗0.3-0.4cm,且上下粗细相近,节间短、间隔相等, 4 . 0-4 . 5片真叶。
带子叶,子叶颜色正常,个别植株第一花序花蕾已现,叶片肥厚、健全,叶色深绿,带亮心,茎基部紫色部分占2/3,地上和地下部分发育平衡,根系发达,色白且须根多,根坨坚实不松散,枝叶完整无损伤、无病虫害、无杂草。
定植时间一般在4月20日到5月15 日。
定植按生产的需要及移栽计划的要求,幼苗达到标准经过炼苗后及时移栽定植。
采用运输架带盘运苗,装盘前喷洒一次透水,保证远距离运输植株失水萎蔫。
6 育苗中存在的问题1、人工点钟1穴1粒出苗率相对于1穴2粒低11.6个百分点。
人工点种每穴2 粒率占30%,有利于提高出苗率、便于人工补苗。
2、摞盘催芽往往造成出苗不齐。
摞盘层数不易太高,宽度不能太厚,以利于温度均匀,出苗均匀,催芽时最好一天倒一次盘,垒盘上面温度高、下面温度低,两者相差2C左右,中间出苗多,上下出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