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四、RTM设备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1. RTM成型工艺
7.1.2 RTM
模具清理、脱模处理

树脂注入


树脂固化

胶衣涂布 合模夹紧 启模
胶衣固化
纤维及嵌件等 安放
脱模
二次加工
7.1.2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成 型 工 艺
7.1.2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 RTM
7.1 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及设备与模具

一、概述


二、RTM成型工艺


三、流动性分析


四、RTM设备



7.1.1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一、 RTM概述
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
是从湿法铺层和注塑工艺中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复合材 料成型工艺。是介于手糊法、喷射法和模压成型之间的 一种对模成型法。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2 RTM
增强材料的种类:
① 片状增强材料;
② 预成型坯;
③ 特殊纤维增强材料制品。 成


碳纤维、芳纶、聚酯、维尼纶等

玻璃纤维以外的增强材料(有时与
玻璃纤维并用)制成与以上所述相
同形态的增强材料。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2)预成型坯(也称纤维床)
预成型坯的加工是RTM成型的一个关键步骤。 主要是指纤维的密度及其排 列方式,织物层间形式,纤 维的整体上胶状况等
充模的快慢对于RTM的质量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 成 重要因素。由于树脂对纤维的完全浸渍需要一定的 型 工 时间和压力,较慢的充模压力和一定的充模反压有 艺 助于改善RTM的微观流动状况。但是,充模时间增
加降低了RTM的效率。这一对矛盾也是目前的研究 热点。
7.1.2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问题:RTM压注如何降低压力?
为降低压力采取以下措施:
成 降低树脂粘度;
型 工
适当的模具注胶口和排气口设计;
艺 适当的纤维排布设计;
降低注胶速度。
7.1.2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2)注胶速度
注胶速度取决于树脂对纤维的润湿性和树脂的表面 张力及粘度;受树脂的活性期、压注设备的能力、 模具刚度、制件的尺寸和纤维含量的制约。
概 述
在一个耐压的密闭模腔内先填满增强材料, 再用压力将液态树脂注入模腔使其浸透玻 璃纤维,然后固化成型。
7.1.1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RTM法是指在模具的型腔里预先放置增强材料(包括螺 栓、螺帽、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嵌件),合模夹紧后,从设置 于适当位置的注入孔,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将配好的树脂 注入模具中,使之与增强材料一起固化,最后启模、脱模 而得到成型制品。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影响RTM工艺的因素
RTM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地分析、确定和控制 工艺参数。
7.1.2 RTM
主要工艺参数有注胶
压力、温度、速度等。
成 型 工
这些参数是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的。
艺 问题:RTM成型工艺中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1)注胶压力
7.2 反应注射模塑(RIM)成型工艺及设备 一、概述 二、原材料 三、设备 四、RIM加工技术 五、RIM制品的缺陷及避免方法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 RTM
成 型
7.1 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
工 艺
工艺及设备与模具

设 备
液体成型工艺(Liquid Molding)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经过模具传导到型腔内的树脂, 致使树脂固化。但是,热效率 低,固化周期长。
成 含热激化催化剂聚酯薄膜技术。
型 工 利用含热激化催化剂的聚酯薄膜取代液态聚酯,将 艺 上述薄膜覆盖普通预成型玻纤型坯,将型坯投入已
加热的型腔内,闭模,薄膜熔化浸渍型坯,固化时 间5min,此技术处于研究阶段。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压力是影响RTM工艺过程的主要参数之一。 压力的高低决定模具的材料要求和结构设计。
7.1.2 RTM


高的压力需要高强度、高刚度的

模具和大的合模力。如果高的注

胶压力与低的模具刚度结合,制
造出的制件就差。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2 RTM
RTM工艺希望在较低压力下完成树脂压注。
7.1.2 RTM
成 在材料容器、全部的泵送机构和模具内安
型 放加热元件,实现树脂在容器内预热,并且
工 艺
在以后的全部工艺过程中保持这一温度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树脂固化加热
7.1.2 RTM
直接加热法 成 间接加热法
型 工 艺
将某种能量(射频电、微波 电)直接施加于树脂里,使 树脂固化。目前只处于研究 试验阶段。
7.1.2 RTM
过高的温度会缩短树脂的工 作期,过低的温度会使树脂粘 度增大,而使压力升高,也阻 碍了树脂正常渗入纤维的能力。
较高的温度会使树脂 表而张力降低,使纤维 床中的空气受热上升, 因而有利于气泡的排出。
成 取决于树脂体系的活性期和最小粘度的温度。

工 艺
在不至太大缩短树脂凝胶时间的前提
纤维与树脂的结合除了需要用偶联剂预处理以加强 树脂与纤维的化学结合力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树脂 与纤维结合紧密性。 希望获得高的注胶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成 从气泡排出的角度,也希望提高树脂的流动速度, 型 但不希望速度的提高会伴随压力的升高。 工 艺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3)注胶温度
用预成型可顺利转入后续工艺。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2 RTM
❖ 在合模和夹紧模具工序中,根据所准备模具的 结构,并适应模具尺寸、精度、锁模力、生产速度 等,有的锁模机构设于模具自身内,有的用外设的 简易合模压机夹紧,形式多样。
❖ 合模压缩的程度因使用纤维增强材料的种类、
成 型
形态、纤维含量而变化。
成 型 工 艺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2 RTM
优点:
一般RTM工艺在树脂注入时,模具型腔内可积几
吨压力。通过使用真空,模具内形成这种压力的趋
势可得到减少,因而增加了使用更轻的模具的可能
性。
成 型
真空的使用也可提高玻璃纤维对树脂的比率,使
工 充入模具型腔内物料的纤维含量更高。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RTM不足:
加工双面模具最初费用较高;
7.1.1 RTM
预成型坯的投资大;


对模具中的设置与工艺要求严格。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 RTM
7.1 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及设备与模具

一、概述


二、RTM成型工艺


三、流动性分析
目前采用的热能由介质(如热气、 热水、油、蒸汽)携带,经模具 背衬、型壳、型面传导到树脂里, 使树脂固化。由于管路离型面较 远,传导热较困难,因此加热速 度慢,加热循环较长。
7.1.2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树脂固化加热
物料充模后,将整个模具置于
炉(釜)内整模加热法。 固化炉(或高压釜)内加热。热能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ZZ
本章要求:
1. 理解和掌握RTM、RIM工艺原理; 2. 掌握RTM、RIM工艺中需注意的问题 3. 了解RTM、RIM设备 4. 了解RTM、RIM产品质量分析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资少; 空隙率低(0~0.2%);
7.1.1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纤维含量高; 便于使用计算机铺助设计(CAD)进行模具和产 品设计; 模塑的构件易于实现局部增强,可方便制造含 嵌件和局部加厚构件; 概 述 成型过程中散发的挥发性物质很少,有利于身 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工 2.7MPa的压力将树脂注入型腔;
艺 ④ 型腔充满后真空度消失,在10l kPa下型腔内的制品固
化。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2 RTM
(2)热膨胀树脂传递模塑
使用聚氨酯、PVC、聚氨酯泡沫塑料等作预成型 坯的芯材。

型 注射过程中树脂同时渗入芯材和预成型坯中。芯
工 艺
材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膨胀,进而与纤维增强材料粘
成 型 工 艺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2. RTM成型工艺中需注意的问题 ❖ 在胶衣涂布和固化的工序中,胶衣厚度一般取
400-500μm;
7.1.2 RTM
❖ 在纤维及嵌件等铺放过程中,一般使用预成型坯
成 (preform)。


是在准备阶段将纤维制成与最终

成型制品形状相近似的坯料,采
4. RTM工艺的的延伸
7.1.2 RTM
(1)真空辅助RTM(VARTM)
(Vacuum Assistant Resin Transfer Molding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