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粒构成物质

微粒构成物质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专题微粒构成物质※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必考点)1、实验室中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

这里的“钙”是()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3、宁宁在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后,查阅到如下资料,请你给下表的“★”处选择恰当的选项()★种类主要食物来源钙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铁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锌海产品、瘦肉、肝脏、奶类、豆类、小米碘海产品、加碘盐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5、据报道,一高校对南京某湖湖底淤泥的一项调查实验表明,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已经超过了南京城市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6、在H2O、OH一、H、H+ 四种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 ( )A.OH一B.HC.H2OD.H+7、下列符号:2N、N2、H2O 、2CO、SO2中,数字“2”的意义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 )A.2个B.1个C. 4个D. 5个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1、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A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 花香四溢分子不断的运动C CO有毒而CO2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必考点)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2、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3、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4、右图为镁元素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该图表示(填序号)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2、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一、选择题1、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 原子B. 电子C. 离子D. 分子2、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A.2N B.N2 C.2N2 D.2 N3、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金刚石 B.氯化钠 C.氧气 D.铜4、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海绵能吸水 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6、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B.大米、小麦等能被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7、酒精温度计中的液柱随温度的变化而升降,这主要是因为()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8、俗话说“闻香识茶”,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9、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间有间隔C.一滴水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25m3的石油气加压可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分子大小改变10、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11、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 闻到花香主要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B 物质热胀冷缩分子原子的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 氧气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12、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称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

有关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B.相当于一个氢分子的质量C.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D.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13、已知核内有6 个质子和6 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 Kg,钼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8m 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96B .72C .48D .3614、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间间隙变大C.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15、关于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归纳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均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粒子B .③④属于同种粒子C .1个②粒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D .①③均易失去2个电子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铅笔芯里含有石墨C 、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干燥氧气D 、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17、右图所示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B .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 .镁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中质子数不同D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镁原子与氯原子的数目比为1:118、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右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B .“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C .“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 .“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二、选择题19、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水由水_____________构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20、下面是初中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面是部分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1 2 8 2 8 1 +11 2 8 2+12 2 8 7 +17 Na Na + Mg Cl镁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 ,上述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21、钠元素与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图㈠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㈡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图㈢是钠与氯气反应的模拟微观示意图。

图㈠钠原子 图㈡氯离子 图㈢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1)图㈠中X 为 ,图㈡中Y 为 。

(2)与氯离子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子符号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由图㈢可知,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或“失”),说明元素的性质与 有密切的关系。

22、了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1)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下图为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你认为关于原子结构的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 .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不可再分B .原子核体积很小,带正电C .原子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D .电子的体积很大E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和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F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甲所示,由该图示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可能改变B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 .每个硫化氢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已知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将等体积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混合(图乙),反应完毕后,瓶中剩余的气体是 (填写化学式)。

2 8 Y+17 2 8 1 +X(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同学们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物质的组成,下列图示中不完全合理的是,理由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