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概述及展望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概述及展望
强化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知识产权
工作,帮助企业“走出去”。
四、结语
中国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 系,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吸引外资 及转移外来技术的必要前提【10】。我国要从经济发展的战 略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重要性,构 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适应知识产权开发、保 护和运用各环节服务要求的、功能齐备、结构合理的服 务体系,构建基于服务链、政策链、分工链、知识信息 链和价值链的产业结构链,推动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体 系的完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国家知 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材料部)国
执业人数在20人以下,许多代理机构的实际执业人数 或更少H】。甚至有些地区的代理机构仅有3.5名执业代 理人。
徽等省份的专利代理机构近几年增长较快,成为后 起之秀,但是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的专利代理 机构增速仍然不快,经济技术发展较慢地区知识产
权服务业仍需要加大力度发展;我国东部知识产权 资源分布相对平均,其中上海、天津、浙江表现更 为均衡。西部倚重单个城市,且多为省会城市。截
进和培育制度的完善,重质重量,才能使服务机构人员
三、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1.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设。为知识产权服务
体系发展奠定基础
从世界范围看,知识产权的立法体制主要有三 种:单行立法、编纂专门法典、编人民法典。我国目前 的知识产权立法为单行立法,但学术界主张向法典化方 向发展,即在民法典之外制定一部知识产权法典。我国 法律体系由于国情的特殊化和国家发展情况的因素,并 不像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具有了完备的法律体 系,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考虑自身需 求,在不断的调整某些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在参考国 际知识产权的立法趋势、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国内知 识产权诉讼现状的基础上及时推进现有知识产权法律法 规的修订。此外,需要将国内现存的知识产权相关法 律、法规和条例进行统一梳理、整合,统一立法层次和 法律效力,消除不同法规存在的交叉、抵触的地方,逐 步推进知识产权法典化的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的衔 接和配套,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p刮。 2.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体系的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具有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强大的 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投融资担保 体系、知识产权转让和退出机制等知识产权服务配套体 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模式体系;而我国知识 产权服务业飞速发展的过程,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模式体 系,因此在大力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过程中,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模式,扬长避短。 日本模式:在日本专利运用与产业化服务体系 中,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产业技术振兴会、新技术开发 事业团、技术交易市场、技术城、政府指定的事业法 人机构等。民营服务体系包括商社、技术顾问公司、 包括独立开业的咨询公司和各类高校、科研单位或企 业创办或从中分离出来的机构,主要针对行业内或相 关领域提供多层次的科技服务。 美国模式:在美国专利运用与产业化服务体系 中,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国家技术信息中心、大学一产 业合作研究中心、高科技园区与孵化器、国家技术转 移网络和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等;民营服务体 系包括研究开发性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咨询公司和
能够尽快胜任知识产权专业的高要求,培养出大批社会 急需的知识产权服务高端人才。 (3)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充分: 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具有广泛传播性,是可再生、可 共享的,其价值与其共享利用程度成正比。美国、 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政府或官方 组织提供及时、准确、完整和标准化的知识产权信 息,企业和商业服务机构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基 础知识产权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信息处理口1。在 这方面,我国的知识产权信息处于条块分割和散在 状态,没有有效集成和共享。专利、商标、版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知识 产权信息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企业和公众查 询与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存在较大难度和不便,信息 利用效率低下卜1。
质量,为此,要以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为导 向,有计划地在大学、职业学校中增设相关专业,建立 多渠道竞争的人才培养机制,着重培养知识产权服务业
[1]毛昊.对我国支持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思考[J].工作
实践,2013(12):75.80.
【2】刘菊芳.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关键问题与政策研 究[J】.工作实践,2012(5):67.73.
至2014年底,专利代理法人机构按照省份分布如图2
所示。
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已涌现出一批新兴的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如北京国之企业专利应急和预警
图l
2009—2014专利代理法人机构增加情况
图2专利代理法人机构省份/直辖市分布情况
118
J军黻㈣裟;。期
万方数据
审查实践与研究
Patent
E勰lllinatjon
审查实践与研究
Patent Examination Practice&Research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概述及展望
口李娇朱佳张占江李珊
摘要: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关的知识产权服务业也得到 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
问题,归纳了发展的对策,为将来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机构“走出去” 提供思路. 关键词: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机构
本文作者:李娇
一、知识产权服务业概述 “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是国家知识产权 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十部委联合发
布的《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里的 重点任务之一。此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展与 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
培训、高端实务培训㈦。 目前,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我国提高产 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
的启示[J】.知识产权进行时,2叭4(9):30.31.
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在职教育,培养一批年 轻化、既懂技术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岗位职业 培训,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以提高 知识产权服务业中人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瞪-9】。 同时,开拓除专利商标申请代理服务之外的知识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其中, 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五个地区占机构总量
的60%。 截至到2014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专 利代理机构(法人)超过100家的省份有北京(1022
知识产权服务业提供知识产权“获权一用权一
维权”的相关服务,贯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
家)、浙江(412家)、广东(404家)、上海(297 家)、江苏(293家)、山东(213家)、辽宁(146 家)和湖北(111家),8省市占全国专利代理机构法 人单位总数的70%左右。
从2009-2014年专利代理机构审批的数量如图1所 示,五年之间专利代理结构增加了425家,2014年更 是达到了11 8家的增幅。五年间北京增加1 面的内容:①知 识产权信息服务,如检索分析、数据库建设;②知识 产权代理服务,如申请、注册、登记、复审、无效;
Practice&I沁船rch
咨询服务中心、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舜 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它们积极拓展预警分析、风 险评估、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知识产权高端软件和工 具的开发等高端服务。 2.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模小:专利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机 构大多是小微型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还不 能满足本地区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同时,代理机 构普遍反映所承担的税费较重,而且我国大多数知 识产权服务机构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更谈不上国际 竞争力,不能满足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市场 需求。 (2)知识产权服务专业人才缺失:知识产权服务 产业贯穿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 涉及了专利、商标、著作权转让与服务代理,著作权、 软件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工商登记的代理服务、 无形资产的评估服务、专利等无形资产的咨询与检索等 服务,因此,对从事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也提出 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能够胜任知识 产权诉讼、预警、评估、咨询等高端业务的专业人才; 针对该要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只有完备人才培训,促 进人员合理流动,增加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促进人才引
万方数据
审查实践与研究
Patent Examination
Pmctice&Research
家;北京由于占据经济技术发达、地理和人才优势, 近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占据半壁江山;四川、安
伴随专利代理法人机构的持续发展,涌现出一批
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专利代理机构,如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中国专利 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北京柳沈律师事务所等。但 同时也存在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特点,如很多代理机构
产权咨询服务、法律服务、许可和转让服务、信息服
[8】席芙蓉.如何发展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J】.创新・
小生态,2013(5):64.65.
[9】魏建.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产业链构建研究[J】.科
学发展,2012(3):46—60.
[10]张鹞.中国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战略意义[J】.改 革与战略,2005(8):49.51.
参考文献:
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合专利、商标、版权、植 物新品种等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建设综合性知识产权 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开放基础知识产权信息资 源,扩大共享范围,使各类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可低成 本地获得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专利 信息服务平台,自主研发知识产权分析与管理软件。 完善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建设,建立行业自律性机 制,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制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维护行业内公平竞争,引导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向规范 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4.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知识产权服务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服务水平和
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1.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