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项目审核审批工作程序及要求

建筑项目审核审批工作程序及要求


3、加强完善投资宏观调控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加突出土地、环保、城乡规划 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宏观调控的职责。
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强调以间接调控为主,减少直接 调控,具体措施有四个方面:规划,产业政策(包括投资 目录)、信息引导和准入制度(包括行业准入、技术标准 等)。
宏观调控手段,除了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以外,要综 合运用如投资补助、贴息、价格、利率、税收、信贷政策, 实行最严格土地利用政策、环保政策等共同形成以间接调 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4、重大项目的分类。
• 按项目性质划分。国家重点项目、自治区重大项 目、市县(区)重大项目。
• 按项目类型划分。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产业发展 重大项目、社会公益重大项目、节能减排和生态 环保重大项目。
• 按项目建设阶段划分。前期工作项目、新开工项 目、续建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
5、项目审批权限的划分 企业投资的实行核准制或备案制,政府投资的实行审批制。
• 编规划——发改委(局) • 编项目建议书或预可研——有资格的咨询单位 • 评估——有资格的咨询单位 • 立项——发改委(局) • 编可研——有资格的咨询单位 • 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办理——业主 • 评估——有资格的咨询单位 • 批可研——发改委(局) • 办理规划许可和正式用地手续 • 融资——业主 • 初步设计——有资格的设计单位 • 初设审查——有资格的咨询单位 • 审图——审图公司 • 开工报告审批或办理施工许可证——发改委(局)或建设行政主管部
பைடு நூலகம்
二、项目前期工作
• 项目前期工作的定义 • 审批类项目审批条件、程序和要求 • 核准类项目审批条件、程序和要求 • 备案类项目审批条件、程序和要求 • 项目前期工作的几个要点
(一)项目前期工作的定义
1、项目前期工作指项目正式开工以前 的各项工作,包括规划、机会论证、项目论 证、项目审批(或核准备案)、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开工手续办理等。
2、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意义
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对项目投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前期工作为项目的实施提 供了理论依据,决定项目能否存在和继续发展,基本预测 了项目实施后的投资效果,在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 的地位。我国当前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大部分矛盾和问题, 其根源都在于项目的前期工作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将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 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
健全政府投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咨询评估机 制,特别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专家评议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公 示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征求公众意见制度。
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把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管理分开, 资金管理细分为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补助、贴息和转贷五 种方式。
项目审核审批工作程序及要求
区发改委重大项目处
一、投资体制改革
二、项目前期工作 三、在项目推进中要注意的几个
问题
一、投资体制改革
• 投资体制改革的起因 • 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主要内容
(一)投资体制改革的起因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投资领域初步形成 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化、投 资方式多样化和建设实施市场化的新格局。 但是,相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和完善而言,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 到根本解决。因此,1998年,原国家计委按 照国务院要求开始研究投资体制改革的方案,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2004年7月 国务院发布了《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的核心思想和改革的总目标就是按 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3)使用政府投资资金的项目实行审批制。指使用各级财政 预算内资金、各类专项建设基金、统借国外贷款进行投资建设 的项目。其中采用政府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的项目为审批项 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采用投资补助、转贷和贴息的项目为审 批资金申请报告类项目。
(二)审批类项目审批条件、程序和要求
1、审批类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内容
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要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改革前, 主要有立项、可研和开工报告等程序,改革取消了开工报告的 审批程序(除特殊项目外)。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管理,主要内容有政府投资 项目实行代建制、完善建设标准等。并提出了政府投资方面也 要引入市场机制,对于垄断资源的项目政府要通过招标方式来 确定业主,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效益。
树立“前期就是投资”的理念,深刻认识前期滞后就 是投资滞后、发展滞后的道理,认真贯彻落实重大项目的 战略部署,通过重大项目的建设,促进产业大提升、经济 大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全局发展有着重大而深 远的意义。
3、重大项目定义
指是不同时期,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全局需要出发,根据国力的可能,确定的 进行重点建设的骨干工程。它们关系到国民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4、加强和改进投资的监督管理。
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相关职能部门依法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 强审计监督,完善重大项目稽查制度,建立后评 价制度,特别要发挥社会监督的机制作用等。对 于企业投资项目,主要从产业政策、行业准入、 环境保护、土地使用等方面依法加强监督管理, 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实施。
(二)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主要内容
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主要内容包括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 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 中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具 体的措施是取消对企业投资的审批制,改为区别不同 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2、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1)企业投资的重大和限制类项目,境外投资项目、外资项 目实行核准制。指《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广西壮族自 治区2005年本)中列入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
(2)企业投资的非重大项目和非限制类项目实行备案制。指 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在广西境内投资建设《政府核准的企 业投资项目目录》(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年本)以外的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