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模板(模板)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模板(模板)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模板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模板篇一:模电课程设计报告模板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设名称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设计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1221)学号姓名张琪梁易晓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课题名称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设计二课程设计目的、要求与技术指标2.1 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2)实践所掌握的电子制作技能;(3)会运用EDA工具对所作出的理论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测试,进一步完善理论设计;(4)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5)掌握模拟电路的安装\测量与调试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力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或数据)独立解决调试中所发生的问题;(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7)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8)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课程设计要求(1)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及实验室条件设计出电路图,分析工作原理,计算元件参数;(2)列出所有元器件清单;(3)仿真设计的电路,达到设计要求;(4)记录实验结果。

2.3 技术指标(1)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2)频率范围:100HZ~200HZ连续可调;(3)输出电压:正弦波-方波的输出信号幅值为6V.三角波输出信号幅值为0~2V连续可调;(4)正弦波失真度:??5%。

三系统知识介绍3.1 函数发生器原理方案一:函数发生器组成框图,主要有RC桥式震荡电路,过零比较器,积分器三大主要模版电路构成。

经过RC桥式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经过零比较器产生方法,然后由积分器产生三角波。

方案二: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然后由积分电路将方波转化为三角波,最后用低通滤波器将方波转化为正弦波,但这样的输出将造成负载的输出正弦波形成变形,因为负载的变动将拉动波形的崎变。

3.2函数发生器的各方案比较方案一:通过RC桥式振荡器产生正弦波,在通过过零比较器变为方波,最后通过积分器得到三角波。

方案二: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同时得出,通过控制电路可以分别输出。

因为方案二电路运用积分电路产生信号,所用的元器件较少,思路清晰,所以最终选择方案二。

四电路方案与系统、参数设计4.1 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的函数发生器4.1.1设计思路函数发生器组成框图,主要有RC桥式震荡电路,过零比较器,积分器三大主要模版电路构成。

经过RC桥式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经过零比较器产生方法,然后由积分器产生三角波。

其总的原理设计框如图:4.1.2工作原理正弦波产生电路利用RC乔氏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原理如下图:其中RC串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选频网络,R1,R2,R5及二极管等原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调节电位器R4,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震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利用两个反向二极管D1,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来实现稳幅。

D1,D2采用硅管,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半周对称。

R1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1 振荡频率:f0? 2?R2C1 Rf?2 其振幅值条件:R1 Rf?R4?R5?(R3||rvd) 方波产生电路:利用过零比较器产生方波,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D3,D4决定其输出电压的幅值。

图4 过零比较器原理图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处于开环状态的集成运放是一个最简单的过零比较器。

犹豫理想运放的开环增益为无穷大。

因此,当输入信号小于零时,输出为高电平;当输入信号大于零时,输出为低电平。

从示波器输出波形可知,当输入为正弦波时输出为正弦波。

其中稳压管的作用是实现限幅。

方波的幅值为:Um??Uz 三角波产生电路:利用积分器产生三角波,其原理电路如下图所示:积分器原理图图中,同相输入端接地,由于输入端不取电流,同相端电位为零,反相端虚地,流过电容的电流与流过电阻的电流相等经计算可知当输入方波时输出为三角波。

vi 三角波的幅值:ic?iR? R篇二: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注意:本报告一律采用“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用纸书写,不能采用计算机文档打印形式。

要求字迹工整、文字简练,数据和图表完备,电路图要标注元器件符号及必要的参数。

图和表格一律用尺、铅笔绘制,需要标注和填写的参数及数据一律用铅笔填写] 大连理工大学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一:[根据自己所选题目填写] 任务二:[根据自己所选题目填写] 学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01X—201X学年第二学期(春季)题目:1.设计指标及要求并这里主要叙述设计题目要求、主要技术指标等。

2.系统方案设计分析这里应该有对设计要求进行分析的文字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3.各功能模块硬件电路设计及测试分析根据系统框图,逐级设计各功能模块的硬件电路,计算电路参数值,搭接实验电路,测试实验数据,分析测试结果。

单元电路原理图要求用直尺和铅笔绘制,测试数据用铅笔记录。

每级电路都应有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数据的不同,需要绘制波形图或特性曲线的,必须按规范绘制。

4.电路原理图电路总图用软件绘制(也可以不做)。

5.元件表元件表中应该包括器件名称,主要参数,器件数量,引脚封装等主要信息。

6. 结论分析电路设计过程中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总结设计经验。

7. 参考文献篇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封皮报告纸,到教务科统一购买(内容要求手写,调试,波形图,数据,电路图要求打印贴在相应部分)目录一、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1 二、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1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4四、仿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7 五、设计、及调试中的体会................................................8 六、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9 七、参考资料...........................................................10八、附录...............................................................11 附件1 整体电路图....................................................12 附件2 元器件清单....................................................12 (目录页码按照实际页码标)(相关内如可参考“模电课程设计设计要求.dc”)一设计任务设计时间:201X-12-16到201X-12-20 设计地点:EDA实验室设计任务:设计一个CL功率放大器设计的性能指标:(1)输出功率 p?8 ?10~500mV(2)输出电压幅值Uim(3)负载RL ?8? (100~10Hz)(4)带宽B?(5) ?max?60% 二设计框图及原理概述设计框图:图1 原理框图(这是参考,具体框图根据电路图自己画)原理概述:在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要测量的微弱信号,经过测量放大器的前端同相并联差动放大器,在抑制共模信号输出的同时将差模信号放大并输入到下一级,在经过测量放大器的放大部分将信号再一次放大。

后经过由高通与低通串联构成的有源滤波器进行滤波,选择频率在1到1000Hz的波形进行检测。

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1. 前置级放大器测量放大器由两个同相放大器和一个差动放大器组成,如图2所示。

该电路具有输入阻抗高,电压放大倍数容易调节,输出不包含共模信号等优点。

测量放大器的第一级由两个同相放大器采用并联方式,组成同相并联差动放大器,如图2所示。

该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大。

若不接R时,该电路的差模输入电阻Ri d≈2ric。

共模输入电阻Ri c≈r ic/2。

由于运放的共模输入电阻ric很大,当接入电阻R后,由于R小,则R与Rid或图1 测量放大器电路 Ric并联后,该电路的输入电阻就近似等于R。

图2电路的放大倍数为:Au021? u02?u012R ?1?2 uiR1 由上式可知,改变R1的值就能改变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通常用一个电位器与一个固定电阻串联来代替R1。

这样调节电位器的值,就能改变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参考)2.推动级说明原理;放大倍数等 3功率输出级电路图,原理,放大倍数 4 电源。

四、仿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1、实验现象描述或实验数据记录(最后输出波形,及记录数据)。

2、实验调试排故等描述。

3.结果分析计算(1)PM(2)?max五、设计、及调试中的体会经过一周的模电课程设计,虽然时间是短了一点,设计的没有那么仔细,但我还是感觉收获很多。

我们这次设计的是一个测量放大电路,为了实现检测微弱的差异信号。

经过查阅资料与组员的商讨,最终我们形成了两套方案进行设计。

上面的整合电路就是我们在一周内设计的结果。

它是由四个集成运放和几个电阻与电容组成的,基本功能是抑制共模信号,放大差模信号,在进行选频,实现对一定频带的信号进行检测。

我们结合测量放大器的原理图,利用实验室的元件进行了设计仿真。

在这过程中,我们对不同运放进行了对比调试,实现了不同的效果,从中对集成运放的功能差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掌握了集成运放的工作原理。

整个元件的放大倍数容易实现,通过对前端的电阻的调试更换,我们实现了放大倍数接近1000倍。

在调试的过程中,我们对模电中对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计算有了很好的巩固。

我也从中理解了一直迷惑的问题,就是反馈的作用。

在对滤波那段电路的设计,我们花了很多时间。

为达到指标要求的频带,我们先经过了假设与理论计算,得出了一组数据,我将其安在电路中,进行了比较,到与预想相差很大,我们进过分析调试,我们终于实现了目标,虽然没有那么精确,但已经达到效果。

我们很欣慰,我们也感受到动手操作的好处,将在课堂上学的不好的部分几乎弄明白了。

我们将仿真的出的数据再次进行软件仿真,篇四: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格式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题目:告温度控制器的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撰写日期:目录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电路说明 (3)1.1课程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3)1.2课程设计电路说明........................................................... ........... 4 第二章课程设计及结果分析.. (6)2.1课程设计思想 (6)2.2课程设计问题及解决办法 (6)2.3调试结果分析 ........................................................ ....................... 7 第三章课程设计方案特点及体会 (8)3.1 课程设计方案特点 (8)3.2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 9 参考文献 .......................................................... ................................................ 9 附录........................................................... ...................................................... 9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电路说明1.1 课程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温度控制器的设计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1、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电路;(2)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3)撰写设计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