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与酒驾的危害
(3)驾驶人因年龄、性别、身高、经验 上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驾驶人 只有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适时地把握 自己,不断努力克服弱点,弥补不足, 才能减少行为错误,最大限度地避免交 通事故的发生。 (4)驾驶人在行车时还要有效的控制自 己的情绪、情感,养成优良的性格是安 全行车的重要条件。
四、酒后驾驶的危害 (一)触觉能力降低,精神亢奋。饮酒 后驾车,由于酒精的刺激和麻醉作用, 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 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转向系统,并 且容易兴奋,过分地自信。 (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 后,对光、声剌激反应时间 延长,本能 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 感觉器官 和运动器官如眼、 手、 脚之间的配合功 能发生障碍,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三)视觉模糊。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 受损,视像不稳,辩色能力 下降,因此 不能发现和正确判断交通信号、标志和 标线。同时饮酒后视 野大大减少,视像 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 野的危险隐患 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四)心态不正常。在酒精的刺激下, 驾驶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 己的能力, 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明显迟 钝而引发交通事故。
肝癌(liver cancer)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 性肿瘤之一,死亡 率高,在恶性肿瘤 死亡顺位中仅次于 胃、食道而居第三 位;在部份地区的 农村中则占第二位 ,仅次于胃癌。我 国每年死于肝癌约 11万人,占全世界 肝癌死亡人数的45%
过量饮酒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良 影响
过量喝酒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坏处。世界卫生组织 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60多种疾病跟酒相关。
大量饮酒的人会发生心肌病,即可引起心 脏肌肉组织衰弱并且受到损伤,而纤维组 织增生,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
酒精对消化系统的损害Fra bibliotek由于酒精首先进入的是胃肠道,随即又由 肝脏代谢,那么消化系统的损害是首当其 冲的。过量饮酒与慢性胃肠道炎症的关系 非常密切。 一次大量饮酒会出现 急性胃炎的不适症状 ,连续大量摄入酒精 ,会导致更严重的慢 性胃炎。
肝脏的主要功能
合成与贮存作用。大多食入的营养物 质,通过胃与小肠消化吸收后,通过 肝细胞的作用合成许多人体所需的各 种重要物质。 分泌胆汁,消化脂肪。 解毒作用。肝脏能将吸收入体内的毒 物或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 转变成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加 速其排泄,以保护机体免受毒害,维 持正常生理功能。 防御作用。肝内富含吞噬细胞,能吞 噬和清除血中的异物,是机体防御系 统主要组成部分。 造血功能。在胚胎时期有造血功能, 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肝可以恢复一定 的造血功能。
酒精所致心血管损害
很多研究显示,适度 饮酒可以增进健康, 但是一项新研究发现 ,随时间增加饮酒量 者心脏病危险性增高 。对超过 1.8万名男 性进行研究发现,从 饮酒量增加者与饮酒 量不变者相比,心脏 病危险性增加63%。
酒精所致心血管损害
长期过量饮酒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如心肌 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的主要原 因。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饮酒过量,最受伤的是肝脏 。美国大约有90万人 患肝硬化,其中有40~90%的肝硬化患者有酒滥 用历史。肝损害的发生是与饮酒量直接相关的, 即当饮酒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肝损害的危险性陡 然增加。 酒最核心的化学物质是酒精,常说的醉酒,实际 是酒精中毒。因为酒精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 脏代谢的,其代谢产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 紊乱,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 据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饮 40~80克酒精, 10 年 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 160 克, 8~ 10 年就可发生肝硬化。
酒精对消化系统的损害
大量饮酒对胰管有损 害,可引起胃与十二 指肠炎、十二指肠乳 头部水肿,胆道口括 约肌痉挛,导致胰管 阻塞而使腺泡破裂胰 液溢出而自溶,国外 报道急性胰腺炎20~ 60%发生在饮酒后。
酒精对生殖器官的不良影 响
酒精会使男性 出现精子质量下 降;对于妊娠期 的妇女,即使是 少量的酒精,也 会使未出生的婴 儿发生身体缺陷 的危险性增高。
三、驾驶人的心理特征与安全行车 (1)交通安全与驾驶人的心理活动有 着密切的联系,驾驶人的心理因素是安 全行车的决定因素。积极的心理活动能 保障安全行车,而消极的心理活动必然 导致事故的发生。 (2)驾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交通安 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特征表 现在驾驶车辆时头脑清醒,判断准确, 反应迅速,操作敏捷,行动果断。
洛桑,青年藏族演员。1968年9月9日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 县,他生性顽皮,资质聪颖,13岁考入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1986 年7月毕业考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歌舞团任舞蹈演员,1994年他与 博林搭档表演综艺小品《洛桑学艺》等,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 笑星。 1995年10月2日晚上演出结束,洛桑与几个朋友,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 凌晨回家时又自己驾车(富康),奔驰在京城大街上,谁料,喝酒后, 头脑发昏,由于车速过快,洛桑躲闪不及,一头撞上停在路中正在修 理的大卡车,顿时命归黄泉。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汪文华获悉后放声 大哭,痛惜失去了这位青年喜剧明星。 收视率很高的节目“洛桑学 艺”也从此终止。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90%的酒在肝脏代谢 ,人体如果只能代 谢50克酒精,喝多 的酒精只能堆在肝 脏,产生很多过氧 化物,伤肝。轻的 是脂肪肝,重的是 肝硬化,肝硬化可 以造成大出血死亡 ,还可以造成肝癌 死亡。
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目前,我国脂肪肝患者大约有8000多万 人。研究表明,日均饮酒量在160克以上 ,10年内脂肪肝的发生率92%以上,酒 精性肝炎的发生率75%以上,酒精性肝 硬化的发生率25%以上。 发病的基本原理是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 作用。毒性包括:影响肝脏代谢,使脂 质过氧化,破坏肝细胞膜,微管解聚, 肝细胞肿胀等等。
一、酒驾的含义及范畴
酒后驾驶是指驾驶人饮酒后驾驶车辆 的 行为。酒后是指饮酒后3小时之内或醉酒后 24小时之内。 酒驾的范畴包括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 饮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 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IOO毫升小于80毫克 /IOO毫升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是指车辆 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 克/IOO毫升的驾驶行为。
(五)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 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 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 等疲劳驾 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五、酒后驾驶警示宣传片
从这些图片可看出,酒后驾车肇事已 呈高发态势,严重危害 了广大人民群众 的生命安全。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 发生5075起,造成2363人死亡。2009年1 至8月,共发生3206起,造成 1302人死 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 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 409人死亡。 数据表明,酒后驾驶遇到紧急情况 时,制动距离是不饮酒状态的2—3倍。
脂肪肝(fatty liver)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 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 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 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出 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 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 ,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早 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 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 ,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等并发症死亡。 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 化可占总数的60~70%。
交通事故的悲剧
1997年10月20凌晨, 张雨生于返回淡水的途中发 生车祸。11月12日,昏迷22 天后逝世,享年31岁。张雨 生用他的交通事故的悲剧才 华和短暂的生命为我们留下 了很多经典的歌曲,至今仍 有人唱着《我是一棵秋天的 树》和《大海》深深地缅怀 着他。
牛振华
2004年5月10日深夜著名演员牛振华在北京西直 门外大街白石桥附近发生车祸,牛振华驾驶的奔 驰小汽车和一辆河北大货车发生追尾,牛振华在 车祸中丧生。 晚上大概11点20分,白石桥一辆奔驰轿车和一 辆大货发生追尾,奔驰车主当场身亡。
二、酒驾行为的处罚
违章内容
处罚 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 个月 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 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扣分 12分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 动车 醉酒后驾驶营运机 动车
罚款5000元,吊销驾照,处以15日以下拘 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 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 役,并处罚金。
酒精会影响驾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当 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03%时 ,驾驶人的驾驶能力开始下降;达到 0.1%时,驾驶能力下降15%;达到0.15% 时,驾驶能力下降30%。血液中酒精含 量达0.06%的驾驶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 未饮酒驾驶人的2倍;血液中酒精含量 达0.1%的驾驶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未饮 酒驾驶人的6—8倍。所以,饮酒驾车, 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 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过度饮酒
最近,有个单位一位36岁 的年轻编辑,因为长期嗜 酒,突发疾病,不幸身亡 。身后留下出生仅4个月 的婴儿。这件事引起很多 人的震动,有人说:从来不 知道喝酒也能喝死人;有 人说,喝酒对身体的伤害 竟然这么严重。
生命的教训使人重新审视 自己的生活方式。
中国每年死于酒精中毒的 人数超过11万,占总死亡 率的1.3%。 我国男女饮酒率分别为 84.1%和29.3%,其中 16.1%的男性和2.5%的女 性为每日饮酒。1982年我 国酒依赖的发病率仅为 0.16‰,到了 1990年已 上升了3倍多,且酗酒者出 现低龄化现象,女性的比 例不断增加。 在中国,每年有11.41万人 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 率的1.3%;致残273.7万 人,占总致残率的3%。